KPMG引領企業 接招國際新稅制
IFA與KPMG日前合辦國際租稅發展及實務研討會,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左起)、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IFA國際財政協會理事長李慶華、政治大學財政學系教授陳國樑、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業會計師丁傳倫與執行副總經理林嘉彥均一同與會。圖/KPMG安侯建業提供
過去各國政府爲吸引外商投資,紛紛祭出租稅優惠措施,但在企業全球化、經濟數位化趨勢下,衍生不少跨國企業進行租稅規避。爲導正這種狀況,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繼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行動方案後,更進一步提出全球最低稅負制。此外,隨着氣候變遷議題日受重視,歐盟日前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草案,擬對特定產業開徵碳關稅,對跨國企業將造成深遠的影響。
有鑑於此,國際財政協會(IFA)中華民國總會與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舉辦「國際租稅發展及實務研討會」,協助跨國企業掌握國際租稅制度的最新發展,以及對企業營運的可能影響。
IFA理事長暨財政部常務次長李慶華指出,OECD提出全球最低稅負制的原因,是避免跨國企業刻意到低稅率國家投資,規避租稅負擔,此制度獲得會員國共識,各國皆可望跟進立法。臺灣雖然不是OECD會員國,但財政部的國際租稅制度致力與國際接軌,因此當OECD最低稅負制的細節規範出來後,財政部會審慎評估修法,包含企業基本稅額的徵收率,以及受控外國公司(CFC)制度的實施日期等。
此外,面對氣候變遷議題,李慶華表示,經濟部現正協助企業啓動碳盤查,環保署也正在推動溫管法,使企業導入氣候揭露機制、推動企業內部碳定價等,務求接軌國際,達成政府所訂的零碳排放的政策期程。
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表示,OECD的「數位經濟稅收挑戰的兩大支柱解決方案」中,其中一個支柱就是全球最低稅負制,此新制將大大影響跨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架構,因此建議大型臺商應關注新制的後續發展,並評估對集團總稅負的影響。而跨國企業也應檢視現行稅務政策與利潤配置,以兼顧價值鏈佈局與稅務管理。
能源轉型 臺灣不能缺席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提及,日前召開第26屆締約國大會(COP26)後,各國共同發表《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協定》,主要有4大關鍵內容,包含加強減碳積極度,承諾減少燃煤發電以及化石燃料補貼,已開發國家需挹注資金協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以及建立國際碳交易規則。
黃正忠說,COP26後,歐盟已率先表示將調整能源稅賦,先進國家開始建構新的低碳經濟基礎建設,臺灣不能原地踏步。但他也坦言,轉型是痛苦的過程,但唯有通過這段痛苦的歷程,能源轉型纔有可能成功。
針對企業如何因應未來零碳排放的終極目標,黃正忠表示,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世界前500大企業採用或即將採用「內部碳定價」,並追蹤碳費投資績效成果。因此企業經理人必須知道,如何透過減碳達到降低成本的效益。
而隨着歐盟推動「綠色新政」,致力於2030年底前實現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減排55%目標,並在2050年前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日前更祭出碳邊境調整機制。
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執行副總林嘉彥表示,這將對臺灣高污染出口產業造成極大衝擊,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臺灣產業對於碳排放量的認知和減碳努力仍不足。
林嘉彥說,臺灣企業普遍未揭露或計算其本身活動的碳排放量,反觀歐盟已經明確要求其企業揭露單位生產排放量,並設定經濟活動(產品)的環境永續標準,透過綠色金融迫使企業強化環境表現、協助企業降低產品碳含量,因此臺灣產業仍有很大的減碳空間。
第二,是歐盟碳訂價居高不下,將導致臺灣企業出口成本增加。林嘉彥指出,根據臺灣媒體調查,逾8成臺灣企業希望碳定價10美元或更低,但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價格爲每噸78美元,兩者相差甚遠。在碳邊境機制下,臺灣企業所負擔的出口成本恐大幅提升,對臺灣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將產生重大打擊。
第三,是高污染產業佔臺灣出口比重仍高。林嘉彥說,歐盟政策短期內對臺灣造成的影響雖不大,但日前美國與日本陸續發表聲明將考慮碳邊境調整措施,如未來皆納入相關措施規範,其影響不可謂不小。
因此,林嘉彥建議,面對國際來勢洶洶的碳邊境管制措施,企業必須即時掌握各國的碳制度資訊,儘早規畫碳訂價路線圖,以避免在此趨勢下,逐步失去國際貿易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