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沃斯、雲鯨、追覓的天花板,取決於多久“丟掉”掃地機?

文/劉勇

編輯/張曉

裁員、利潤大幅下滑、高管離職、創始人套現被質疑、跨界......

以上這幾個關鍵詞,幾乎貫穿了掃地機器人賽道的整個2024年。

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以來,科沃斯、追覓、石頭科技、雲鯨智能,這幾家合計佔據了行業線上市場超80%份額的頭部企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煩惱。

科沃斯今年第三季度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下滑了69.21%,只有603.8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甚至扭盈爲虧,虧損了2656.22萬元。

追覓科技則是迎來了多位高管離職。

11月初,其中國區執行總裁郭人傑離職,此前他搭建了追覓在中國區的營銷體系,推動了追覓品牌從小米生態鏈企業轉型爲一家自主品牌;稍早一些,上半年追覓人形機器人業務負責人、創新機器人研究院負責人喻超也離職了,他9月份創立的鹿明機器人11月獲得了天使輪融資。

此外,新浪科技12月9日報道,有多名雲鯨智能的離職人員透露,雲鯨智能近期開啓了大規模裁員,涉及開發、測試等部門,以組爲單位,一些組別直接人員砍半,極端的組別裁員比例甚至達到65%。

不過後來雲鯨智能創始人兼CEO張峻彬在朋友圈發文迴應:“集團從1600人減肥增效到1400人,組織效率比之前高出了不少......”

至於石頭科技,業績下滑的同時,創始人兼董事長昌敬還因頻繁套現、“不務正業”被很多投資者質疑。此前“套現9億卻勸投資者耐心一點”還登上了社交媒體熱搜榜單。

他們呈現出來的高度不確定性,某種程度上與行業復甦態勢並不相符。

圖/ IDC諮詢

從行業銷量增速來看,掃地機市場最難的時刻其實已經過去了。在中國市場,2022年掃地機器人的銷量同比減少了24%、2023年又幾乎與2022年持平。但今年已經在緩慢復甦,IDC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國內市場掃地機器人出貨量爲132.1萬臺,同比增長了17%。

那麼,在還“賣得動”的市場前提下,爲什麼掃地機器人企業反而集體“觸焦”,並且紛紛急着探索新的成長曲線?

先來看幾組數據。

今年三季度,科沃斯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了4.06%,至32.50億元。淨利潤下滑更加明顯,三季度科沃斯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下滑了69.21%,只有603.88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甚至扭盈爲虧,虧損了2656.22萬元。

石頭科技的業績也在承壓。

三季度石頭科技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1.91%,至25.91億元,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下滑了43.40%至3.5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下滑了45.25%,至3.25億元。

再將視角轉移到全球,今年前三個財季,iRobot的營收額爲5.1億美元,相比同年同期減少了12.56%,也依然是虧損的,淨虧損達到了6841萬美元。

上述幾家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某種程度上映射出了掃地機器人賽道的行業現狀:

經歷過過去幾年快速的“跑馬圈地”後,行業告別了高速成長階段,主要掃地機器人企業開始進入營收放緩週期,部分企業利潤下滑成爲常態。

在這背後,這幾年掃地機器人的均價,其實是在穩步上升的。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2023年,掃地機器人的行業均價分別爲1687元、2424元、3175、3185元。再到今年,3月份以來,掃地機器人均價連續8個月實現了同比增長。11月,線上市場的均價爲3606元,線下市場的均價爲5182元。

再往前倒幾年,這一趨勢也很明顯。如下圖所示,做個簡單對比就不難發現:2019年以前,掃地機器人行業在銷售額上增速最快的價格區間,依次是“1500-1999元”“2000-2499元”“2500-2999元”。

圖/《2021年掃地機器人市場發展白皮書》

行業產品均價的連年上漲,客觀來看無法與利潤高低直接掛鉤。

一方面,各家的產品線不止掃地機,比如科沃斯的營收中,除了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的科沃斯品牌貢獻了接近一半佔比,包括洗地機在內的添可品牌也貢獻了近半營收。

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間市場競爭持續走向激烈,在行業增速整體趨緩的背景下,掃地機器人品牌的投入成本也上升了,爲了維持市場競爭力,他們需要花掉更多的錢來做產品營銷、市場推廣,等等。

這一趨勢下,掃地機器人企業因產品均價上漲帶來的利潤空間,被更大的成本投入壓縮了。

參考科沃斯和石頭科技銷售費用這幾年的變化,更加直觀。

先來看科沃斯。今年前三季度,其銷售費用分別爲9.62億元、10.80億元、11.70億元,佔當季營收比重分別爲27.69%、30.85%、36%。

科沃斯在三季度報中也提到,毛利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正是科沃斯及添可品牌多款新品啓動預售,導致公司加大了市場費用投入力度。

石頭科技的銷售費用同樣不低。今年前三季度,其銷售費用分別爲3.82億元、8.85億元、15.64億元,佔當季營收比重分別爲20.75%、20.05%、22.31%。

再從行業視角出發,目前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下,這幾個賽道頭部玩家某種程度上都很難在短期內把銷售費用降下來。

原因在於,從過去幾年行業的進化歷程來看,賽道內的每一個玩家,幾乎都還沒有建立起穩定的壁壘,依然處於靠新品持續拉動市場份額增長的局面。

科沃斯、石頭科技、雲鯨智能、追覓科技,這四家企業中,有三家的創始人都是技術背景。

石頭科技的昌敬、雲鯨智能的張峻彬、追覓科技的俞浩。

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大都具備借技術打造出顛覆性產品、改變乃至引領行業的野望,也從不掩蓋市場野心。

一開始,他們確實做到了。

石頭科技2016年首次將激光雷達導航技術大規模化應用在了掃地機器人上,這先是帶動了其代工的“米家掃地機器人”的火爆,後來推出自有品牌“石頭掃地機器人”後,又幫它快速在市場站穩腳跟。2018年時,石頭科技在掃地機器人市場已經拿到了接近15%的市場份額。

後來入場的追覓科技、雲鯨智能,也上演了類似的劇本。

2019年雙十一,雲鯨智能推出首款產品,依託“自己清洗拖布”這個創新功能,迅速在紅海里站穩了腳跟。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時,雲鯨智能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10.5%,躋身線上市場Top 5;

更晚做掃地機的追覓,2022年時還只有5%的市佔率,2023年結束時,這個數字已經來到了近20%。

就在他們憑藉着一款或幾款產品、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吃到行業蛋糕的同一時期裡,行業格局悄然被改寫了:

科沃斯依然處在行業頭名,但早已不復昔日榮光,它從早期幾乎壟斷的市場地位,到如今只能吃到近三成的市場份額;

市場上更多投入掃地機器人這股洪流的企業要麼倒下了,要麼早已失去了上牌桌的資格,12月15日,成立近10年的睿米科技也宣佈品牌終止運營;

上述幾家再加上小米,前五名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太高了,根據IDC的跟蹤報道,今年第三季度,按出貨量計,他們的市場份額合計在90%上下。

不過在那之後,掃地機器人很難在產品端有更大的技術創新了,某種程度上更像是進入“小修小補”的階段。

這並非廠商不努力,而是目前階段,憑藉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體驗的空間,確實變小了。

光大證券此前在一份研報中就指出,全局規劃導航技術(核心是傳感器信息採集和SLAM算法,讓掃地機器人長出“眼睛”),是掃地機產品出現以來最重要的技術升級,經過全局規劃算法對導航能力的升級,掃地機之前的槽點基本得到了解決,產品體驗已經突破了“好用”的臨界點。

其認爲,目前主流產品在清潔能力、導航能力、續航能力和操作便捷性四個方面,都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功能已經能夠滿足日常家庭的清潔需要,因此行業技術方案正加速邁入漸進式創新階段。

由此,掃地機器人賽道的競爭,加速從過往純粹的產品價值競爭,演變爲產品、價格、渠道、品牌等多個維度的綜合競爭,內卷激烈程度日益加深。

體現在今年,則是廠商間的推新速度不斷加快,並且持續向中高端市場發起衝擊。一邊保持市場熱度,一邊試圖推動向上,爭取更高的利潤空間。

這背後實則是,在行業越來越進入到充分競爭的階段後,掃地機器人企業建立壁壘的難度更大了。

相對穩固的頭部陣營格局,決定了它們很難在市場份額上建立起更深的壁壘。

技術微迭代背景下,大家很難在技術研發上探索出差異化優勢,也把更多的錢花在了營銷上。今年1-3季度,科沃斯花在銷售上的費用,甚至是花在研發上費用的4到5倍,石頭科技花在銷售上的費用,也是研發費用的2倍。

此外,產品層面的同質化,決定了它們很難建立起產品層面壁壘;營銷層面,線上市場爲主的渠道格局下,大家進行市場化營銷投入的渠道就那麼幾個、方式就那麼幾種,也很難建立壁壘。

上述背景下,這兩年掃地機器人企業已經普遍達成一個共識,即要加速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出海,是其中一個策略。

原因不難理解。儘管從滲透率來看,海外市場掃地機器人的滲透速度更快,但從產品力維度上,中國廠商已經走在了前列。

開源證券此前在一份研報中判斷,海外市場掃地機在產品力等層面,整體上落後中國市場3到5年。

其指出,海外掃地機市場以西歐、亞太和北美市場爲主,目前處於量價齊升階段,不僅滲透率快速提升,產品結構也處於低端單機產品爲主,向基站類智能導航快速轉變的時期,與我國2017年-2022年間的行業發展情況類似。

掃地機器人企業,也正加速卷向海外,希望抓住海外市場的增長紅利。GfK調研報告顯示,從發展趨勢來看,當前中國品牌的掃地機器人在除拉美市場外的多個主要市場市佔率 (銷額)已經過半。

另一方面,它們也加速了在掃地機器人之外的業務探索。

其中一條路徑,是繼續在清潔電器其他細分市場深耕。

這對應的是,家用智能清潔市場也涌現出了新變化,比如洗地機近兩年成了市場規模增速最快的一個細分品類。

2020年至2022年,洗地機全渠道銷售額由13億元增長至100億元,2022年,在清潔電器行業整體下行的市場環境下,洗地機品類仍保持了72.4%的高位增長態勢。

這一態勢下,掃地機賽道頭部陣營的玩家們,紛紛入局了洗地機及其他細分品類市場。

比如石頭科技2020年進入了手持無線吸塵器市場、2021年進入了洗地機市場、再到2023年又進入了洗衣機市場,當年年初發布了首款洗烘一體機產品H1。

圖/方正證券

雲鯨智能也在2023年開始入局洗地機賽道,目前已經發布了S1、S1 MAX、S1 PRO、S2四款產品。

科沃斯則要更早一些,它早在2018年就開始試圖探索多元化業務佈局。一邊通過子品牌添可發力智能小家電賽道,洗地機是重點品類;另一邊則是依託科沃斯品牌進行場景延伸,比如後來相繼推出了多功能空氣淨化機器人、擦窗機器人、割草機器人等等。

追覓也在加速擴充品類。今年9月,當時還是追覓中國區總裁的郭人傑公開表示,追覓已經形成了無線吸塵器、掃地機器人、洗地機、高速吹風機四大品類的產品格局。

另一條路徑,則是跨界,進入到全新的市場。比如石頭科技和追覓已經嘗試造車了。

今年10月,有媒體報道稱,追覓正組建200人左右的造車團隊,計劃推出一款增程式汽車,目前處在demo階段,未來或將出口到歐洲。

其中,追覓造車計劃最早在2021年立項,今年7月開始以最高5萬元月薪大規模招聘造車人才,覆蓋智能座艙、底盤電控、轉向系統等領域,有知情人士表示,其新車上市“樂觀估計要等到2026年以後。”

石頭科技倒是走得更快一些。早在2021年1月,昌敬就與威馬汽車的原CTO閆楓聯合創辦了上海洛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極石汽車主體公司),並在去年8月發佈了首款汽車極石01。

但目前階段,極石汽車的銷量表現並不算理想。其在今天宣佈,12月公司共交付了1268臺,這還創下了歷史新高,此前,極石汽車的月均銷量大約停留在幾百臺水平。

總結來看,當掃地機器人市場的潛在成長空間、利潤空間受到挑戰,賽道內頭部的玩家們,都開始想方設法替公司尋找新的出路,我們也可以預見,接下來,無論是全球化還是更多多元業務的佈局,這都將成爲行業常態。

不過長遠來看,擺在他們面前的長期挑戰也更多了:不僅要想辦法讓其他業務儘早開花,也要守住主業。

昌敬和石頭科技,已經得到了教訓。

前段時間,昌敬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佈了一段關於“沙漠越野”的視頻後,還引發了外界對其“沉迷造車”“不務正業”的質疑。

後來昌敬迴應稱,“現在是石頭的戰略轉型期,希望投資者能給石頭科技更多耐心”。

但此番迴應反而爲石頭科技招來了更大的質疑聲。

一方面,如上文所述,石頭科技主營業務的業績表現並不理想,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滑了43.40%。其他的多元業務嘗試也不算成功,2023年,其87億總營收中,掃地機器人就貢獻了81億元。方正證券預測,今年其營收將達到113億元左右,其中掃地機器人將貢獻其中的105億。

另一方面,雖然希望投資者能對公司抱有耐心,但昌敬此前已經多次減持持有的股份套現。

昨天(12月30日),石頭科技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昌敬自願承諾,自2014年12月30日起,6個月內不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在上述承諾期間內,如發生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派送股票紅利、配股等產生新增股份,亦遵守該不堅持承諾。

不過,類似的承諾昌敬此前也做過,但承諾期過後還是減持了。

不難發現,於掃地機器人企業而言,探索掃地機器人之外的其他業務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如何平衡好主業與其他業務,也很重要。科沃斯、雲鯨、追覓的天花板,取決於多久“丟掉”掃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