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點亮美好生活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5G通信等先進技術快速發展,極大提升了人民羣衆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

“這裡是應急指揮中心,您的車輛到達隔離點了嗎?”通過武漢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工作人員正即時進行視頻聯動調度,防患於未然。通過數據治理,武漢市已經實現了“聯防聯控”和“同城同管”。

“隨着大數據系統的應用,武漢市發熱門診已經接入網絡,爲一線醫療人員提供了風險預報,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曾堅守在戰“疫”一線的武漢市第三醫院醫務工作者付守芝說。

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萬洪教授認爲,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力保障了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通過互聯網,素昧平生的人們用愛心匯聚教育扶貧的橋樑。”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翻閱着手中厚厚一沓扶貧資助明細,這樣的明細冊有上百本、記錄了數千人。孩子們從各大高校寄回的感謝信中,親切地稱呼她爲“英子姐姐”。

“英子姐姐”的名字背後,有着許多溫暖的身影。2010年,爲了資助更多貧困生,劉發英組建起助學團隊、創辦“英子姐姐助學網”。2015年,她穿行在大山深處尋找扶貧對象、覈實學生信息,與資助者交流教育心得,越來越多各行各業、年齡不同的志願者加入她的團隊。

長陽縣山高人稀,學校分佈散,一度深陷教育均衡發展水平欠佳的泥淖。近年來,長陽縣投入千餘萬元,以教育城域網教師信息化應用水平培訓爲基本抓手,硬件配置與提升師生的信息化素養並進,以教育信息化爲山區教育全面賦能。

走進重慶市永川區重慶智能工程職業學院,智能機器人大廳與往來者打趣互動,學生們在科技感十足的課堂內實踐着創新想法。

“永川區職業教育把握新科技人才的需求,與高新技術企業強強聯合,打造出一套起點高、機制好、轉化快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永和教授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無疑能夠增加百姓幸福感。

百年以來,長江、烏江交匯處的重慶市涪陵區榨菜聞名於世。但曾經,小作坊式的傳統醃菜工藝對當地環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壞。

“涪陵區十分重視榨菜污水的處置,榨菜企業收購周邊鄉鎮半成品榨菜的同時,需收運榨菜污水到榨菜污水處理站處置,所有污水都要處置達標後才能排放。”涪陵區新妙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袁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