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哪座城市是最佳選擇?
165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達2018.68億元。在6月26日舉辦的2024武漢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這組數據讓地處中國經濟地理“心臟”的武漢市,成爲全球產業及金融資本投資關注的焦點。
在當日大會上,武漢優化升級政府產業基金運作模式,推出《武漢產業基金管理改革思路措施》,將產業基金目前存量資金及股權注入投控集團、金控集團,整合打造武漢產業發展基金(簡稱“武漢基金”)、江城產業投資基金(簡稱“江城基金”)兩支產業母基金,圍繞構建“965”現代產業體系強鏈、補鏈、延鏈,“以投帶引”,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金融賦能超3000億元。
改革煥新後的政府產業基金釋放出武漢的創新魄力,並進一步放大了武漢經濟提速、產業升級、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優勢,讓正在全國“跑馬圈地”的股權投資機構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科技企業將投資武漢作爲首選。
“我們觀察發現,一些地處長三角的科技公司,早期藉助上海這一國際性窗口獲得很好的成長,如今到了需要面向更大市場的階段,武漢成爲他們建立第二增長曲線的首選落戶城市。同時,武漢的投資環境受到越來越多行業龍頭企業的關注和青睞。”來自上海的上海江享科技集團董事長聶清平如此表示。
無獨有偶,蔚來董事長李斌也透露,“自2017年正式落戶以來,蔚來能源一直紮根武漢,武漢不僅是業務的重要基地,也是創新和發展的搖籃。蔚來能源將繼續深化與武漢的合作,共同探索充換電網絡的創新模式,加大投資佈局,加強充換電、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和製造運維,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武漢聚集。”
推陳出新的投資政策、良好的投資氛圍和環境,增強了武漢招引國內外資本的底氣,更多企業和機構方加速將武漢作爲搶灘登陸的重要城市。
產業基金管理改革煥新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會上強調,要積極發展風險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政府產業基金是推進風險投資的重要支撐,也是因地制宜做強優勢產業集羣、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2021年,武漢整合分散在各部門管理的政府引導基金,在近幾年的投資運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武漢產業資金出資規模364億元,參與設立各類母子基金146支,帶動社會資本投資1637億元,有69家掛牌上市,77家“專精特新”,7家獨角獸,64家“金種子”企業。
如今,武漢站上GDP突破2萬億的新起點,並身處“三個優勢轉化”和構建“965”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窗口期,這對武漢政府產業基金運營模式和“以投帶引”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武漢此次對外提出,整合打造武漢基金、江城基金兩支產業母基金。這種更能加強資本運作效率及效應的改革,吸引了諸多機構的關注。不少機構人士解讀,這種模式將以往由財政系統管理的基金運作模式,變爲企業化管理模式,更易於決策,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也能更好地賦能產業,對於合作的機構方來說,吸引力更大。
在聚焦“965”產業體系的前提下,兩隻政府產業基金有着不同的側重點。武漢基金將繼續聚焦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與智能網聯車五大優勢產業和量子科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江城基金則重點聚焦泛半導體領域,加快打造武漢泛半導體產業集羣。
武投控集團權屬企業武漢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總經理佘志宏表示,前期,在資金總體有限的情況下,武漢基金主要與頭部機構及有產業背景的管理機構合作設立母、子基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此次改革調整後,武漢基金將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及產業協同等方面更加務實高效。
在政策支持方面,武漢基金對參投母子基金返投武漢的比例要求降低至1倍,母子基金存續期最長可至10年,對天使基金、種子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出資比例上限提高至50%。在資金投入保障方面,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國資母基金整合效應,大力爭取國家、省級基金支持,放大招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提升產業投資資金供給。
據武漢金控集團副總經理,湖北集成電路基金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程馳光介紹,武漢金控整合了旗下湖北集成電路基金的優勢資源,融合證券、信託、金融租賃等綜合金融資源,以及國際貿易、供應鏈等產業資源,組建江城基金。目前,集團在集成電路領域投資規模277億元。
程馳光表示,未來,江城基金將加強與頭部基金合作,引進來自英偉達、華爲海思等頭部機構的產業專家庫,建立“母母子”架構,“政策類”與“市場類”兩大基金集羣平行運營,多渠道募集資金放大財政投資,圍繞武漢集成電路產業補鏈、強鏈、拓鏈,面向武漢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搭建重大項目的投融資需求橋樑,助力重大產業招商引資項目快速落地。“我們將力爭用3-5年時間,將江城基金規模做到500億元,帶動形成15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集羣,金融賦能超3000億元,引導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資源在武漢聚集。”
高質企業加碼落子
近年來,武漢經濟及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2023年,武漢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經營主體總數突破200萬戶;2024年一季度,武漢經濟增長5.6%,連續5個季度回升,武漢正日益成爲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與此同時,武漢以控制成本爲核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3年在漢投資的世界五百強企業累計達到310家,居中部城市第一位;今年1-5月份,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到位資金增長25.8%,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8%。武漢正逐步成爲國內外資本搶灘登陸的重要目的地。
經濟提速、產業升級、營商環境優化等因素,促使武漢成爲各類行業龍頭企業佈局的熱土。
如上海江享科技集團董事長聶清平所言,長三角企業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時,武漢的吸引力逐步顯現。
2023年1月,總部地處上海的國內新能源工程機械領域龍頭企業博雷頓與武漢經開區簽約新建博雷頓管理總部及生產基地項目,成爲武漢經開區智能網聯和電動汽車產業園的第一個新能源工程機械項目,該項目於今年5月正式投產。
無獨有偶,採埃孚集團於2011年在武漢建廠,從零起步,到目前銷售額已達到30億元規模。在此次2024武漢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採埃孚亞太區底盤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裁、制動產品線負責人楊宏傑表示,背靠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和武漢優渥的人才市場,公司可以找到優秀的人才,深耕十餘年,採埃孚集團總部對武漢的營商環境高度認可,並計劃加大在武漢經開區的投資力度。
“我們非常看重武漢經開區這片熱土。”楊宏傑提到,集團的戰略是把武漢的製造基地打造成爲中國最大的技術制動產品製造基地。根據規劃,採埃孚武漢工廠有望在未來幾年爲亞太乃至全球乘用車客戶提供更先進的線控制動產品,武漢工廠的銷售額也會迎來大幅增長。
武漢的投資環境同時收穫了氫能企業的青睞。重塑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琦認爲,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也是中國最早佈局氫能產業的城市之一,有完善的氫能產業政策體系,並擁有鋼鐵、石化、汽車等氫能相關產業鏈,產業延伸觸角豐富。同時,武漢有超百萬的在校大學生和數十家涉氫能科技的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科研實力雄厚。且武漢道路運輸、內河船舶、工業用氫、城市供能等多元化的氫能應用場景非常豐富。
“武漢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潛力,發展氫能恰逢其時,希望未來能夠將我們過去在氫能產業探索和實踐中的經驗,融入武漢市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助力武漢建設千億氫能產業高地和應用高地。”林琦表示。
現場簽約信息顯示,此次大會上的簽約項目,則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製造和服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及大健康、新材料、綠色環保、商貿服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
威斯卡特渦輪殼生產基地項目、金石三維華中總部及3D打印產業基地項目、臻想醫療車生產基地項目、正泰集團風光氫儲及裝備製造一體化項目、湖北交投汽車供應鏈產業園項目等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效應強的企業與武漢達成合作意向,補齊上下游短板,助力武漢加快打造良好產業生態。
其中,臻想醫療車生產基地項目將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及汽車製造產業,將新質生產力引入傳統醫療領域,推動智慧醫療服務的普及,預計項目年底投入運營後,能有效填補武漢在特種醫療車領域的市場空白,豐富武漢經開區汽車出海新業態。
臻想智慧醫療裝備(武漢)有限公司董事姚莉表示,近年來,武漢經開區實現大健康產業突破性發展,一批高水平醫療機構相繼建成投用,輻射武漢西南區域的“車谷醫療中心”初現雛形。同時,武漢經開區正致力於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示範區,是不可多得的投資發展環境。“投資武漢能讓我們利用當地豐富的醫療資源和科研力量,結合區域內大健康和新能源產業鏈優勢,加快AI智慧醫療項目的落地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