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步伐加快 爲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近年來,我國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不斷涌現出一大批新興高科技產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日益加快,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中,持續培育和壯大新質生產力,爲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和新優勢。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全球創新力排名已升至第十一位,成爲10年來創新力提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這一成就不僅體現在創新指數的排名上,更體現在我國擁有的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羣上,中國創新發展正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主辦的首屆“京滬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論壇圍繞如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培育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展開討論。
北京、上海作爲中國創新的兩大重地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面對如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這個課題,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大學校長、國家生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應漢傑表示,一是要加快培育體系化戰略科技力量,賦能國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二是要深入推進整合式創新,協同攻關重大科學問題,不斷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三是要堅持自主與開放並重,不斷推進世界性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
科技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傑表示,強化推進全球人才高地建設領域的先行先試導向改革突破,是加快推進北京國際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任務。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郭鐵成表示,依靠人才引領是科技創新的關鍵。他建議開展通識教育和STEM教育,出臺未來人才成長計劃,建立以研究人員爲核心的資助體系,按科研規律和人才發展規律建設現代科研團隊。
隨着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智能化、數字化已成爲推動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北京交通大學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馮華教授認爲,中國式現代化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發展新經濟需要有新的路徑、新的基礎設施和新的體制機制。其中,最重要的路徑是以完善創新生態系統爲抓手,以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四鏈融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推動創新產業化和產業創新化,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專家表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的重要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各展優勢,各顯特色,避免單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