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個吊打清北的中專生薑萍,我決定換個思路養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閃亮的星星,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讓孩子散發自己的獨特光芒,照亮他前行的路。
作者 | 煙花三月
最近,17歲的中專女生薑萍的熱度居高不下。
因爲她在今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中,以12名的好成績成功入圍決賽,是該比賽舉辦以來首位進入決賽的中專在讀生。
在這次競賽中,她與其他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的選手同場競技,充分展現了她的數學才華和實力。
難怪網友稱她爲“數學天才”。
姜萍來自江蘇省淮安市,是江蘇漣水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學習服裝設計專業。
數學一直是她的興趣所在,上了中專也沒放棄對數學的學習。
在數學老師的支持和鼓勵下,她參加了這次全球性競賽,並一舉成名。
如今她在積極備考接下來的決賽。
在大部分家長的心目中,有一條教育鄙視鏈,按高低排列,依次是重點高中>普高>中專。
如果中考時,孩子的成績不好,報了中專,那孩子的未來幾乎等同於毀了。
事實真沒有那麼絕對。
成績一時的好壞,真的決定不了孩子長長的一生。
就像姜萍,即便上的是中專,只要抓住興趣,不懈努力,未來就有無限可能。
沒有無用的孩子
只有跑錯賽道的天才
浙江的馬宏達也曾是中考失意者,他選擇了用技能改寫自己的人生,走上了從“抹灰匠”到世界冠軍的逆襲之路。
馬宏達並沒有因爲踏入的是技師學院的大門而自暴自棄,而是懷揣着對夢想的渴望,在學習了一定知識和技能後,毅然報名參加了世界技能大賽抹灰與隔牆系統項目的選拔。
訓練期間,他每天早早地來到了實訓室,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手持工具,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訓練。
當他發現自己的技藝還不夠精湛,需要更加努力地練習時,他放棄了休息時間,增加了訓練量,甚至在夜深人靜時還在實訓室中揮汗如雨。
他的雙手磨破了皮,但他從未抱怨過一句。
最終他憑藉精湛的技藝、流暢的動作,贏得了觀衆們的陣陣掌聲,成功奪得了世界級比賽的金牌。
畢業後馬宏達回到母校擔任實習教師和世賽教練,將他的經驗和技能傳授給更多的學生,爲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做出了貢獻。
都說:“上帝爲每一個孩子都準備了一枝矮樹枝。”
每個孩子都有一飛沖天的可能,關鍵是先找到屬於他的那段矮樹枝。
前不久,就讀於廣西某中職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2022級學生徐偉和李玉坤
獲得2024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移動融媒體制作與應用》賽項(團體賽)一等獎。
中考時,他們倆人都因爲成績不佳沒有考上高中,而選擇上中職學校,成爲了同班同學。
但二人沒有因爲進入職校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而是在自己的特長領域裡不斷汲取知識,積極參加各項比賽。
在備賽期間,徐偉全心全意投入訓練。他除了上課時間外,課餘時間幾乎全部用於訓練。
他積極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善於總結經驗並反思問題,有效地解決了遇到的難點。
即使面臨長時間的訓練與壓力,也從未有過抱怨與後悔。
李玉坤在備賽過程中展現出極高的毅力和決心。
她不僅用電腦反覆練習,還用筆記本記錄難點及解決方法。
她視每一次練習爲正式比賽,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她從對比賽技巧一無所知的新手,迅速成長爲能夠高效完成比賽項目的選手。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選擇正確的道路,比盲目地努力更爲重要。”
努力很重要,道路的選擇更重要。
將孩子放置在錯誤的環境中,不僅會阻礙他們展現出潛在的天賦和才能,還會使他們在不擅長的領域裡掙扎前行,感受無盡的艱辛和挫敗。
不怕起點低窪
就怕後勁不足
近日,北京大學公佈了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擬錄取名單,其中一位名叫史雙奎的學子格外引人注目。
他從中專生到高專,再到專升本,一路逆襲,最後成功上岸北大研究生!
回溯史雙奎的求學之路,充滿了堅韌與決心。
初中時期,他就立下了學醫的志向。面對家庭壓力和學習挑戰,他選擇從醫學類中專起步,三年後升入大專深造。
然而,他並未止步於此,通過專升本考試,他成功考入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成爲臨牀醫學專業2021級新生。
在本科階段,史雙奎被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感染。
每當看到校園研究生光榮榜時,他心中的“北大夢”便開始生根發芽。
“爲什麼不能向自己的夢想衝擊呢?”他這樣問自己。
於是,他開始了全力以赴的備考之路。
圖書館、自習室、小花園……在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的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史雙奎努力學習的身影。
如今,他已成功圓夢北大研究生,爲自己的求學之路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別因起點是個小山丘,就畏懼前方的巍峨山脈。
只要心懷夢想,勇敢前行,終能攀登至屬於自己的人生的巔峰。
還記得三年前,在演講中自信滿滿地說出:
“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而引起不少爭議的衡水中學畢業生張錫峰嗎?
當年,他以674分的高分考入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
在今年的高考前夕,他又一次接受採訪。
如今大三的他已與3年前判若兩人,再也沒有以前那種青春昂揚、鬥志滿懷的樣子。
他坦言此時的自己非常迷茫,對自己選擇的計算機專業很後悔。
當初填志願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愛好在哪裡,只是聽說計算機專業賺錢就填了計算機。
真正學起來又發現根本不是自己喜歡的內容,他討厭寫代碼。
他還表示自己高中學夠了不想再考研。
如今他正非常痛苦地找實習單位。
他說他現在的狀態,就像卡皮巴拉(水豚)一樣:“活着挺好,死了也沒事。”
曾經的張錫峰也是眼中有光的,如今卻是滿目空虛。
對比中專生無論是姜萍、馬宏達、徐偉和李玉坤,還是史雙奎,他們的起點雖低,但是從未放棄努力,同樣可以收穫燦爛的未來。
而那些考上名校後不再進取的孩子,會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
不怕孩子的起點低窪,就怕他們的後勁不足。
作爲父母,如何根據孩子的獨特性格和潛能,爲他們選擇最適合的成長道路,併爲之提供一個能夠深深紮根的沃土,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去做的課題。
1. 接納孩子真實的樣子
小姨家的表妹中考成績並不理想,未能達到高中的錄取線。
表妹想讓中專學門技術,可是小姨和姨夫覺得那樣丟人。於是就決定花重金,託關係將表妹送進了市裡高中。
然而,進入高中後,表妹發現自己與周圍的同學格格不入,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學習節奏,她都顯得力不從心。
父母的期望、學校的壓力,讓她倍感壓抑,本來就墊底的成績更是滑坡厲害。
漸漸地,表妹變得沉默寡言,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並且一見到試卷就渾身發抖,晚上還失眠,頭髮掉得厲害。
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有期待,這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無法接受孩子的真實樣子,非逼着孩子在不擅長的領域裡死磕,就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限,考不上高中,退而求其次也不錯。
2. 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孩子的天賦
兩年前,浙江衢州的男孩龔正憑藉在數學上的滿分和總分562分的優異成績,成功被浙江理工大學錄取,位列全省第二。
要知道,他可不是重點高中裡的學霸。
回溯到五年前中考時,龔正的媽媽面臨了一個重大的抉擇:
是否讓她的兒子選擇中專這條道路。
龔正的學習狀況令人擔憂,他的成績一直不盡人意,特別是在英語和語文上,分數常常不及格。
儘管他在科學科目上表現優異,但中考的總分僅爲450分,這使他無法進入當地的普通高中。
龔正的媽媽,作爲一位重點高中的教師,對兒子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然而,面對兒子嚴重的偏科現象和中考的失利,她只能在無奈地嘆息後做出積極調整。
在深入與兒子溝通後,她決定尊重龔正的意願,支持他選擇中專。
這個決定在當時可能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甚至被認爲是一種無奈的選擇。
沒想到,三年後龔正的華麗轉身,讓所有人都爲之驚歎。
其實,不管是職業教育,還是上大學,父母協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最好。
人生出彩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定是用學習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爲自己的愛好努力的人也同樣值得被人認可。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去評判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都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有自己的優點和特長,也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擅長數學和科學,而有的孩子則可能更擅長藝術和音樂。
作爲家長的我們應該尊重和支持他們的選擇,而不是強迫他們去追求我們認爲的“成功”。
記住: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封面雖各不相同,但都值得被溫柔地翻閱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