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實踐基地、實施融合教學……北京中小學勞動教育不斷上新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勞動教育逐漸成爲北京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新實踐基地,開闢勞動教育新場景;整合實施“勞動﹢”課程,開展跨學科融合教學;家、校、社協同,實現最佳效果……北京市把勞動教育融入各學科、各領域、各環節,中小學勞動教育不斷創造出新場景、走出新賽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朝陽區舉行的勞動教育展示活動中 學生在做湯圓

基地上新 勞動教育開闢新場景

來自昌平區一所學校的小學生走進北京農學院智能溫室

學校場地、設施及環境是勞動課程實施最基礎的資源。位於北京農學院校園西北角的圖書館背後,有一棟約3層樓高、寬敞明亮的玻璃房,這是北京農學院全新亮相的智能溫室,更是北京中小學勞動農學教育實踐基地。智能溫室佔地約3000平方米,集無土栽培、自動水肥管理、精準環境調控、實時數據監測等智慧功能於一體,一年四季作物常綠。記者從北京農學院瞭解到,未來,溫室將面向校外開放,帶動中小學生走進田間地頭,感受智慧農業的魅力。

懷柔區是北京市的生態涵養區之一,在農業產業發展上極具特色,有“懷柔板栗”“虹鱒魚”等特色農產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有着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優勢,目前已形成校內有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區域特色。記者走訪地處懷柔北部山區的湯河口中學,看到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大山資源融入勞動教育,開啓校外“後山勞動基地”。

懷柔區湯河口中學後山勞動基地、校內大棚基地和食堂勞動基地

(多圖可左右滑動)

任何一所勞動教育基地都應提供豐富的勞動教育課程。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表示,勞動基地可以利用各自勞動教育資源,共同開發出四季勞動教育課程,以滿足中小學生開展校外學農勞動教育的需要。

平谷區第十一小學爲學生準備了社會大課堂勞動體驗基地,學校每年帶領孩子走出校園,開展社會大課堂體驗活動。“每年活動中必有一個關於勞動教育的體驗項目,如走進農耕基地種植花草、蔬菜、花生、植樹等,或者進行摘草莓,挖紅薯等採摘活動。通過勞動教育,學生責任感和勞動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勞動教育讓小學生從實踐中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在一些需要與他人合作完成的任務中,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了鍛鍊。”校長丁小輝說。

平谷區第十一小學社會大課堂勞動體驗基地

(多圖可左右滑動)

課程上新 勞動教育呈現新形式

勞動教育與中考改革、“雙減”提質增效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如何結合?在課程實施、融合創新上勞動教育又該如何下功夫?北京市整合實施“勞動﹢”課程,將勞動教育融入其他學科、實驗教學、課後服務等。

勞動課程資源是實施勞動課程的必要條件。吳穎惠認爲,勞動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應堅持以核心素養髮展爲導向,緊密結合地方經濟文化和學生生活實際,滿足勞動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

海淀區五一小學廚藝社團的學生在展示活動中烙小餅

記者從海淀區五一小學瞭解到,學校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三大類勞動教育內容進行校本化整合,形成了五大類校本勞動課程,包括“創美生活、匠心工藝、添翼科創、勵耕田園、雲帆志願”。“我與蘋果樹共成長”系列課程中,教師利用蘋果樹四季的變化,引導學生將學科知識應用於實際勞動中,如果實加工、包裝設計等;“趣味建築”課程則通過從簡單到複雜的項目,提高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小肌肉羣的發展;“巧手家政”課程則借鑑芬蘭先進的家政教育模式,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開展跨學科融合教學,不僅能增強勞動教育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建立起良好的勞動觀念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平谷區第十一小學將勞動教育與其它學科相結合,開展跨學科融合教學,如結合數學教學進行勞動基地種植時的面積測量、植株計算,結合科學教學進行種植等,實現知識的綜合應用。

效果上新 家校攜手有了新探索

勞動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北京各級各類學校通過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力量,實現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規範化、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

和爸爸媽媽比夾豆子、給爸爸媽媽剪指甲……近日,朝陽區實驗小學左家莊分校在一年級新生家庭中推進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向家庭延伸,開展“我的勞動日誌——家庭勞動崗”活動。孩子們回到家後,會迫不及待地向家長展示自己在學校學到的新技能,活動中,家長不但能參與其中,還能見證孩子的勞動過程和成果。家長們欣喜地看到,平常穿衣吃飯都需要家長幫忙的孩子們,上學後漸漸發生了變化,不但可以自己穿衣吃飯,還會主動將脫下的衣物疊好收納;鞋帶開了再不用向家長伸腳;書包裡的物品按需要分門別類、整齊有序,再不張口說忘了帶這個、漏了帶那個……學校校長郝榮軍感慨,有了這些變化,家長們放心了、踏實了,對老師更加認可、對學校更加信任,家校溝通更加順暢。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基礎,勞動教育更需要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丁小輝介紹,在推進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成立了家長促進教育委員會,共同指導學生在家中參與適合自己年齡的家務勞動,如整理書桌、疊衣服等,讓勞動教育延伸到家庭環境中。

學校在家促會中徵集勞動教育視頻教程,家長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勞動技能教學視頻,方便學生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和練習。同時,組織居家線上勞動技能大賽,如美食製作比拼、我的房間整理比拼等。學校通過舉辦勞動技能比賽,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同時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學校每月末還組織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與全區倡導的月末環境整治、小手拉大手,爲創建文明城區貢獻力量。”丁小輝說。

勞動教育不同於普通學科知識的學習,勞動教育核心應是勞動價值觀的養成,需要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共同提供勞動課程資源,讓學生有機會從事勞動實踐活動,在勞動中增長才幹以及見識。“勞動教育能幫助青少年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勞動情感、勞動精神,瞭解和懂得生產技術知識,掌握生活和勞動技能和能力,在勞動創造中獲得幸福,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成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吳穎惠說。

專家觀點

培養勞動價值觀更爲重要

趙瀾波(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北京市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重點研究室負責人):在中小學階段,勞動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勞動價值觀,讓他們熱愛勞動。

基於這個目標,勞動教育需要家校社協同。在三方的關係中,學校的引領和社會氛圍的營造,必須要起到支持家庭教育的作用。比如學校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列出家庭勞動清單,學生完成後在校內給予展示、評比、表彰等具體舉措,起到真正的效果。同時,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把社會資源納入進來,開發勞動課程,或者帶領學生到校外資源基地參加實踐活動。此外,政府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對相關資源單位進行統籌,指導資源單位研發出一定數量的勞動教育項目。而研發課程又需要學校專業教師的支持,這樣就把家校社的資源盤活了。

隨着科技的發展,未來的勞動教育可能與科技創新或者與人工智能高度關聯,體現在腦力勞動方面多一些。因此,如何堅守科技倫理這個底線,對中小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引領就成爲未來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同時,仍舊不能忽略生產勞動對培養人的作用。

策劃:韓衝 凌月雲 鄧麗 李繼君

編輯:楊旭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