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新質生產力 匯聚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邵永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佔GDP比重約13%;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型支柱產業快速崛起,其中,2023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7%,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0.3%;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成績亮眼,2023年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新質生產力正成爲各地“百舸爭流”的澎湃動力,發揮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不斷拓展和深化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從去年9月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系統闡述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此次全國兩會期間爲各地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部署要求、明確目標路徑……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順應“兩個大局”相互交織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爲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贏得歷史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從“新發展理念”,到“高質量發展”,再到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的“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與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密不可分。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力量,也是關鍵路徑和重要支撐,將有助於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高質量發展爲新質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政策支持,也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和條件。因此,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在做優特色產業、升級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上持續發力,在佈局未來產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綠色發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潮澎湃,向“新”發展。

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確立的思想路線。“因地制宜”四個字,蘊含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方法論。因地制宜是堅持馬上辦、抓緊幹,但絕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幹。各地應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不斷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培育新增長點,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推動新動能見實效。只要堅持立足實情、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就能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我們既面臨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着嚴峻風險挑戰,形勢逼人、任務趕人,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新增長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要素高效配置,持續釋放強勁內生動力,讓新質生產力展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作爲”“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