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AI龍頭英偉達風險出現,國內AI芯片突破,也是大坑

這是AI產業鏈的第六篇文章。

最近有兩件事,應該引起大家的關注:

第一件,英偉達的AI芯片似乎正在從緊缺轉向過剩。

據媒體報道,日前有多家頭部人工智能企業表示,正在減少採購英偉達AI芯片,因爲從雲服務廠商租用算力正變得越來越容易。

而且,一些在早期瘋狂搶購GPU的買家,現在正尋求出售部分芯片存貨,因此增加了市場供給。

2023年海外AI芯片緊缺的形勢,似乎正在逐漸過去,這也導致了海外市場出現大量關於“英偉達的股價是否要見頂”的討論。

空方的力量已經在加強,美國AI軟件公司Databricks的CEO阿里·戈德西甚至直言,隨着明年供需再平衡,英偉達GPU芯片價格將會大幅下降(暴跌)。

當然,現在就下定論海外AI牛市已終結,顯然是草率的,但無疑早期的風險已經出現了。

第二件,3月12日晚,景嘉微發佈公告稱,面向AI訓練、AI推理、科學計算等應用領域的景宏系列高性能智算模塊及整機產品(下稱“景宏系列”)研發成功,並將儘快面向市場推廣。

在技術上,景宏系列支持INT8、FP16、FP32、FP64等混合精度運算,支持全新的多卡互聯技術進行算力擴展,能夠支持當前主流的計算生態、深度學習框架和算法模型庫,可以認爲是國產AI芯片的代表產品之一。

景嘉微這家公司,在國產AI產業鏈中也算是關注度比較高的龍頭,它的機會和風險都很明顯。

先說機會。

國產AI產業跟海外相比,屬於跟隨式,整體發展水平是要晚一兩年的。

比如海外某款AI應用火了,國內企業往往是晚幾個月到半年纔會跟進,等做出來滿足市場需求時,通常已是1-2年之後的事情了。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有一個好處:

可以先投資海外產業鏈,等海外牛市結束後,回過頭來再投資國內產業鏈,這時候國內產業鏈仍處於快速成長階段,行情仍然能夠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

這是一根甘蔗從頭吃到尾的最佳策略。

以前,這種策略的主要對象是互聯網行業,美國的某個互聯網應用火了,趕緊回來在中國copy一個創業,或投資類似的中國標的。

成功率極高。

軟銀的孫正義就是這樣,他早期靠投資美國雅虎賺到第一桶金,後來回國將雅虎模式搬到日本,以及投資ebay模式的中國標的阿里巴巴,從而坐上了日本首富之位。

現在,隨着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產品,一個巨大的國內自主AI產業鏈也在快速發展中。

這個行業充滿着機會,堪稱是互聯網之後的下一個浪潮。

而且,與A股的海外產業鏈只能投資於光模塊等二線資產不同,自主產業鏈是有更多優質標的可選的。

自主AI產業鏈包括四大細分板塊:

第一是芯片,第二是服務器,第三是配套環節(液冷、PCB、光模塊等),第四是軟件應用。

現階段需求最緊缺,受益程度最大的,當然是芯片了。

尤其是去年底美國加大限制力度,英偉達對中國供給的芯片不得不閹割掉80%的性能以後,這塊市場的飢渴達到了最高點。

中國AI芯片企業的進入門檻已經大大下降,未來只要能做出性能優秀的芯片產品,就有機會吃下這個巨大的蛋糕。

看起來,誰都有機會。

作爲行業龍頭,景嘉微自然是熱門選手之一。

早在2023年中,景嘉微就發佈了公告,擬募集39.78億元資金,投入“高性能通用GPU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和“通用GPU先進架構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發展。

要知道,這39.78億元的投入,大概相當於景嘉微2022年營收11.54億元的3.5倍,超過了其歷史上所有年份的利潤之和。

如此激進的研發投資,可見其對AI芯片市場的all in決心。

從歷史上來看,景嘉微算得上是一個踏實發展的企業,從早年的雷達圖形顯控模塊,到軍用航空航天的GPU龍頭企業,業績連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支撐其一步步做大的關鍵點:

第一,是紮根細分領域,做精做透,在軍用圖形芯片這塊市場,景嘉微應該是沒有對手的。

第二,對研發的高度重視。

看最近六年的研發收入佔比——

2018,研發0.81億元,營收3.97億元,佔比20.40%;

2019,研發1.17億元,營收5.31億元,佔比22.20%;

2020,研發1.77億元,營收6.54億元,佔比27.06%;

2021,研發2.53億元,營收10.93億元,佔比23.14%;

2022,研發3.12億元,營收11.54億元,佔比27.03%;

2023Q3,研發2.39億元,營收4.69億元,佔比50.96%;

常年保持在20%以上,A股罕見,到2023年甚至突破了50%的超高比例。

其實,只要研發營收佔比保持在30%以下,隨着新產品研發成功,營收爆發,第二年佔比下降,這個投入比例還是比較健康的。

比如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佔比一度達到27%。

但由於第二代圖形芯片JM7實現量產,2021年帶動公司營收大幅增長67%,研發佔比也就回落到23%的水平了。

接下來,說下風險。

很多時候,風險和機會是一體的。

對於景嘉微來說,進入AI芯片市場,既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巨大的風險。

景嘉微高度重視研發,這是其值得讚賞的地方。

但是,如果過度激進,研發投入佔比過高,大量吞噬掉現金流,未來又不能獲得預期中的利潤的話,就有可能釀成巨大的風險。

要知道,過去十幾年,景嘉微的研發能夠獲得回報,很重要的一個前提,是它一直堅持在軍用芯片這個細分領域裡做精做透。

軍用芯片的市場並不大,競爭對手少。

景嘉微作爲行業龍頭,熟悉市場需求,產品又有領先優勢,因此研發回報的確定性是很高的,發展才能順風順水。

但現在,它踏出了自己的舒適區,進入到了民用芯片市場。

民用芯片市場確實大得多,但競爭也要更激烈,對手更是強大得多。

而且芯片這種產品,技術是唯一的門檻,行業第一的企業往往能吃掉60-80%以上的份額,第二也只能喝點湯水。

排名第三的,就生存都困難了。

景嘉微雖然也是自主AI芯片陣營中的明星選手,但老實說,就資金實力和現有市場份額來看,它只能算是二線龍頭。

這種情況下,過度激進的研發投入,未來能否收回來,是很難說的。

一個典型例子是,景嘉微已經發布的第三代GPU芯片JM9,這款產品是定位民用的,支持多媒體和遊戲應用,主打信創市場。

產品2021年流片成功,2022年上市,2023年卻並未能帶動業績增長。

根據已披露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爲6.5億元至8.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34%至43.67%;實現淨利潤5300萬元至6100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8.89%至81.66%。

一方面,是軍用業務相對進入低谷。

看已披露的產品結構數據,2023年上半年相比2022年上半年,“圖形顯控+小型雷達”兩塊軍用業務的營收從3.28億元減少到2.87億元。

跌幅12.5%,還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是民用芯片業務的大幅減少。

22H1-23H1,芯片業務從2.09億元減少到0.43億元,跌幅高達79.42%。

這個營收跌幅,在2023年本土芯片企業中也是罕見的,可見在民用市場,景嘉微的競爭力還是相對較弱的。

因此,對於景嘉微這個熱門AI芯片龍頭,短線炒預期是可以的。

但長期前景,還是要調低預期。

關於AI產業鏈的其它個股,我會在後續文章和私享版中和大家繼續深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