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期待建置臺灣金融的風險阻尼器

應對地緣風險,並強化臺灣金融體系韌性,可在資訊情搜、情境模擬、對策演練上更趨完備,讓世界看見臺灣成就。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403強震中,那顆重達660公噸的金黃色阻尼器穩定了臺灣最高樓,讓臺北101再次度過強震挑戰,繼續迎向未來。對於地處颱風地震帶的臺灣而言,建築技術的突破,已經強化了我們面對天災的應變能力,但對於同樣身處地緣政治衝突熱點的臺灣而言,我們是否也該開始架構屬於臺灣金融體系的金融阻尼器,來爲臺灣下階段的金融發展建構出更穩定的發展基礎。

放眼國際格局,美蘇冷戰所形成的國際秩序與金融體系,在蘇聯解體後,美國曾一度獨領風騷的爲全球帶來穩定與和平。然而,金融海嘯後,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對既有秩序的挑戰,卻崩動了世界穩定態勢根基,讓原本懷抱和平美夢的歐洲與東亞諸國調整國防方向。

畢竟,除了國防考量外,臺灣的經濟發展更是依賴世界的和平,例如我國原油來源極大依賴荷姆茲海峽的開放運作,一旦有所變動,所造成的經濟衝擊程度不言可喻。而且,不論是各種冷戰熱戰,反映在金融市場上,都是金融商品劇升驟降的價格波動,將影響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穩健程度,進而改變整體金融系統的安定與否。所以,對於地緣政治風險的考量,也是整體金融系統穩定與否的重要關鍵。

只是,目前我們國內的金融風險研究仍少有此類考量,以最重要的《中華民國金融穩定報告》爲例,在「潛在影響金融體系之總體環境」章節中,仍是以「國際金融情勢」、「國內總體環境」、「國內外總體環境之綜合評估」等三個面向來分析,對於地緣政治風險着墨仍然有限。而其他國內金融集團的研究也同樣偏重產業經濟分析,對於會影響金融安定的地緣政治分析內容探討相當有限,更遑論思索應變計劃的擬定。

特別是在面對今年11月美國大選的撲朔選情,中國大陸經濟下行的政治決策,烏克蘭護國戰爭的終局結果…這些都是攸關臺灣金融穩定的議題,實在值得整合分析,爲臺灣金融未來的可能風險投石探路,也爲臺灣龐大的資產量身考量風險對策。

臺灣金融研訓院因此今年加設了金融穩定研究中心,期望藉由專責人員就地緣政治各項風險,彙集各方專業思索草擬應變計劃,更期望做爲產官學討論平臺,略盡智庫綿薄。

如同防疫初期成果,這次臺灣抗震表現同樣驚豔世界。對照之下,臺灣金融產業人才濟濟,真心期待共同建置出「臺灣金融的風險阻尼器」,讓臺灣金融體系在資訊情搜、情境模擬、對策演練上,都能逐步完備,強化臺灣金融體系韌性,讓世界永遠看見臺灣。當然,我們也期望這樣的風險阻尼器永遠不要用到,就讓它成爲後代子孫參觀的無用的遺蹟,那也是另一個更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