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7.73萬億元——今年前11個月,安徽省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62%。全省各項貸款餘額增速連續12個月位居全國第一。
新增信貸是經濟活力積蓄釋放的直觀反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
11月末,安徽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4883.13億元,同比增長52.85%;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1594.00億元,同比增長27%……數據的背後,是安徽加強對先進製造業、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不斷優化的信貸投放行業結構。
安徽各項貸款增速在全國保持領先,信貸結構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等重點領域信貸持續高增長,充分反映了全省實體經濟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製造業融資結構持續優化
“最近都在忙着趕訂單呢。”見到廣德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廣德同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嶽從新很是高興,忙着介紹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在嶽從新看來,公司順利投產離不開金融助力。
“我們是一家鋁製壓鑄類汽車零部件等產品的製造企業,看好安徽汽車產業發展,決定落戶廣德經濟開發區北區。”嶽從新說,2年多的建設期後,廠房、設備都到位了,準備今年8月份投產,但前期建設投入大量資金,投產前期的原料儲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企業流動資金出現了短缺。“廣德農商銀行了解企業困難後,在前期授信3000萬元的基礎上又爲企業增加1000萬元的授信額度,爲企業發展送來‘及時雨’。”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其價值鏈長、關聯性強、帶動力大,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
今年以來,安徽省金融機構不斷加碼,通過產品創新、流程再造、優化服務等方式,將更多的金融資源精準配置到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對製造業重點項目的中長期金融支持。
業內人士指出,製造業企業的資金需求有其特點——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都較渴望長期資金,這是由製造業的發展規律所決定的。爲此,安徽金融管理部門近年來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提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比。
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末,安徽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4883.13億元,同比增長52.85%,高於各項貸款增速37.23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1575.54億元,同比多增504.86億元。其中,投向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貸款餘額1324.21億元,佔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的27.12%。
製造業貸款增長較快一方面折射出企業投資需求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受益於政策的驅動。
今年以來,爲更好服務製造業企業,安徽省金融部門持續開展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通過加強項目申報環節的指導和服務、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項目對接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和配套服務、豐富金融產品供給等舉措,製造業企業特別是民營製造業企業的相關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獲得不斷加碼。
科創企業迎來新“合夥人”
“作爲輕資產公司,可抵押物少、貸款難,希望有更多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創新成本高、投入大,希望得到更多類型、更可持續的金融服務”……在採訪中,不少科技型企業曾向記者反映,隨着科技競爭越來越激烈,自身金融需求越來越迫切、多元。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爲首篇文章。
如何推動科技與金融“雙向奔赴”?
今年,安徽在全國首創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革新傳統信貸理念和模式,鼓勵銀企雙方開展中長期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該計劃自6月底實施,截至9月末,已授信878.96億元、發放貸款491.6億元。
前不久,合肥啓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簽訂“共同成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
“爲加快企業技術研發攻關,我們爲其發放了100萬元純信用貸款;而與啓灝醫療約定未來認股優先權利,從我們的角度來看,能與企業遠期共贏。”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公司部副總經理黃沁說。
找準科技和金融結合點,提升金融服務科技質效,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眼下,安徽已初步形成了涵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天使投資、上市培育爲主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推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型企業培育和產業集羣發展。
設立“科創中心、特色支行、科創網點”三級專營機構;推進科創人才貸、選擇權貸款、股權激勵融資、專屬服務等一系列特色化創新產品……安徽各銀行紛紛創新產品加大布局,打通企業融資堵點,更好滿足科技主體融資需求。
“我們已與安徽63個縣(區)建立‘科技擔’合作;今年9月組建10個工作組,分別對接安徽十大新興產業專班,推動融資擔保‘貸動’科技創新。”省擔保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圍繞科創企業發展不同進程,通過推動對接區域性股權市場,引入基金力量支持和實現上市融資,支持科創企業運用資本力量發展壯大。”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安徽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由全國第7位上升至全國第6位。
持續不斷強健實體經濟“筋骨”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在穩定經濟增長、推進創新引領、促進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爲護航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安徽省出臺了一系列相關舉措。在所有的支持政策當中,金融無疑是重要的一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
“現有廠房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我們計劃今年在原有廠房基礎上擴建多層廠房,由於投資資金量較大,造成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合肥柏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櫥櫃、板式傢俱系列產品生產及銷售,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人民銀行對轄內小微企業開展融資需求調查時瞭解到我們的情況後,指導肥西農商銀行上門服務,運用支農再貸款資金精準對接,不僅很快發放了950萬元的貸款,而且貸款利率下調,幫助我們每年節約資金成本6.08萬元。”
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轄內機構不斷豐富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流程,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採取增加貸款額度、擴大債權融資、發展創新金融等多項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扶持中小微企業成長。11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1594.00億元,同比增長27%,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1.38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2434.53億元,同比多增670.06億元。
不只是小微企業,在安徽,金融“血脈”的進一步暢通,持續不斷地強健實體經濟“筋骨”。
從總量到增量、從製造業貸款到普惠小微貸款、從放貸速度到融資成本,一連串的數據折射2023年安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
這種提升體現在統計數字裡,也體現在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積極性中,還體現在經營主體的獲得感中,小微企業通過線上化、自動化的審批快速獲得貸款;科技型企業與金融機構“共同成長”,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明顯提升。(記者 何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