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表現好的私募,都做對了什麼?

風險提示:本文爲轉載文章,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風雲君的研究筆記

來源:雪球

上半年收官,風雲君最關注的自然少不了私募老本行——各類產品上半年表現到底怎麼樣,因此也對平時經常跟蹤的管理人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梳理,也寫出來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今年的行情,相比前兩年主觀普跌,量化齊漲,或者再之前牛市的雨露均沾不同。

風雲君梳理下來發現,今年各類策略最大的特徵,如果用一個詞概括:

那就是【分化】

這個分化不是出現在策略互相比較,而是出現在策略內部各產品之間,這個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再進一步看的話,發現每個策略之間,做得好的產品,似乎也能提煉一些信息,而且這些正是私募很有優勢的領域。

主觀多頭

今年上半年,主觀多頭主流業績表現大概在-30%-30%之間,粗略劃分,今年收益如果超過10%,就算是主觀裡面表現不錯的那一檔了。

風雲君也聚焦在這個表現區間內去做觀察,發現多數產品基本上能提煉最核心的信息是:多市場配置。

A股港股美股三地市場至少三選二,表現很亮眼的那家是三地都配置。

其實對於多地覆蓋的管理人來講,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多地比較投資性價比,而且組合也能儘量少受單一市場貝塔的影響。

業績最出色的幾家其實最主要的盈利來源也都佔了多地佈局的優勢,或是港股石油石化板塊、或是美股科技板塊等等。

即使同一家管理人,只做A股與多地覆蓋的兩個產品對比,今年的行情下,後者業績也有明顯優勢。

國內市場目前處於低估值區間基本已經是機構的共識,但是催化劑什麼時候來很難有人預判清楚,再好的公司也難免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多地佈局分散貝塔風險確實能夠有顯著優勢。

當然,主觀多頭的表現,也確實體現了私募的一個優勢——跨市場投資。

量化策略

說實話今年以來如果我們觀察量化各類多頭策略,發現其實這樣的業績差距是不太常見的。

例如500指增,今年最好的管理人基本收益在水線附近,而相對不佳的還在-20%左右徘徊;1000策略普遍還相對集中,在虧損一二十個點之間,但有個另類管理人今年取得了超過10%的收益;量化選股反差也比較明顯,0到-30%都有。

再去觀察,今年業績差異最核心的時間段,就是春節前後小微盤暴跌那段時間各家的處理方式了。

最好的管理人,模型提前識別了小微盤暴跌並收緊風控敞口,躲過風格大幅轉換的那一劫,同時在反彈時風控又恢復正常,所謂“兩頭吃肉”。

但這個無法形成共性特徵,這段期間的耀眼表現似乎也難以去對可持續性做出什麼結論。只能說這樣的管理人風控水平是可以的,但是爆發力不是常態。

另外一些優秀的管理人,如衍復、寬德等,那段期間做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什麼也不干預。前期超額回撤是躲不掉的了,但後期的超額反彈也很迅猛。當然,超額回撤本身雖然幅度比較大,但是因爲過往較嚴格的風控標準,相比同策略比較也實屬表現不錯了。

那麼更多管理人,都是在大跌尾聲收緊了風控敞口,導致回撤吃滿,但是反彈又沒有跟上。而後續爬坡過程中,干預造成的影響也成爲了表現分化的其中一個原因,一些管理人在穩步回升,逐步修復;另外還有一些管理人確實出現了不及預期的表現。

而剛剛風雲君提到的那個今年有超過10%以上的1000指增策略,則是突出體現了私募另一個核心優勢——多工具。

他是多頭1000指增,對衝端則用期權去做的“另類指增策略”。而今年的成績中,基本上都是來源於對衝端帶來的收益。這個產品好處在於,一旦牛市來臨,他的表現又會類似於指增,這樣的結構設計確實也只有私募能做的出來。

宏觀策略

其實宏觀策略本身就是私募領域的策略,股債商單個產品全配置只能通過私募實現,況且很多宏觀策略還會涉及海外市場,更進一步體現自身優勢。

今年表現好的宏觀,如果看歸因的話,收益更多是由債券及海外資產貢獻。

而不佳的宏觀,可能更多都是來源於主觀擇時,但是資產階段性走勢背離預期所導致。人爲判斷多類資產難度很大,且擇時失誤時對產品淨值的影響也更加顯著。

從策略來看,今年風險平價爲基礎的全天候策略,依賴模型定基本配置比例的錨,由於債券資產的價格上漲,整體收益水平相對更好,而且這類策略好處在於對於策略定位也更加可預期。

如果再有疊加海外市場的配置,今年業績方面的優勢就會更加明顯。這裡也同樣體現了私募“多市場”的特點優勢。

上半年收官,我們能從這些產品業績方面,提煉出更多背後的原因,而這些正是我們選擇產品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只有明白每個產品的策略原理、歸因,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通過私募工具實現個人的投資目標。

如何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好邏輯”主觀私募?當下哪些主觀多頭可以關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由雪球私募官方組織的厚雪長坡俱樂部,給大家提供一些專業且專屬的解答和建議。掃碼即可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