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經典影展推出「義大利電影課」 飽覽37部珍貴經典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去年暑假推出「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大獲好評,影迷紛紛要求續辦。今年決定再度規劃與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合作,於7、8月在臺北、臺中舉辦「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本屆影展構想源自美國名導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他有感於許多影迷、尤其年輕人常對影史不得其門而入,遂以自己爲例,爬梳自身與義大利電影的淵源,也對多位重要導演和作品提出獨到見解,被譽爲有史以來最精彩的電影課。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這回除了將特別放映《義大利電影課》,更網羅史柯西斯在片中提到的經典之作,包括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亞力山卓佈雷塞提(Alessandro Blasetti)和皮亞託傑米(Pietro Germi)共37部電影參展,不乏多部首次在臺公開的珍貴拷貝,因此增加不少成本。但影展依舊推出「超級影癡套組」,讓想要一次飽覽所有經典的觀衆能以將近6折的優惠價格過足片癮,還有好禮相送。
▲《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不設防城市》(Rome, Open City) 義大利傳奇影后安娜麥蘭妮。(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的重頭戲自然是影響全世界的新寫實主義運動,《對頭冤家》、《不設防城市》、《老鄉》、《擦鞋童》、《德國零年》、《單車失竊記》、《大地震動》、《退休生活》都是影迷不容錯過的代表作。然而即使在同一個運動中發光,個別導演的創作差異、甚至前後風格的蛻變,更豐富了影史面貌。
▲《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左:畢蘭卡斯特,右:克勞黛卡蒂娜。(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因此片單也包含羅塞里尼在法西斯時期拍的《白船》以及他和傳奇女星英格麗褒曼戲裡戲外皆轟轟烈烈的《火山邊緣之戀》、《歐洲51年》與《義大利之旅》,狄西嘉讓蘇菲亞羅蘭登峰造極的《拿坡里黃金》、《烽火母女淚》、《昨日今日明日》、《義大利式結婚》也不可或缺,維斯康提的可寫實(《小美人》、《洛可兄弟》)亦可唯美(《戰國妖姬》、《浩氣蓋山河》)更會教觀衆目不暇給。
▲《情事》(L`Avventura) 莫妮卡維蒂。(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經典影展「法國第一美男子」亞蘭德倫代表作《洛可兄弟》(Rocco and His Brothers)。(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至於受新寫實主義薰陶,卻另創新局的安東尼奧尼,除了《情事》、《慾海含羞花》,影展更難得補齊他鮮爲人知的早期劇情片,如《愛情編年史》、《不戴茶花的女子》、《女朋友》、《哭泣》等。
▲《生活的甜蜜》(The Sweet Life)女主角安妮塔艾格寶。(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而影迷也許熟悉費里尼的《小牛》、《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卻想不到他曾在恩師羅塞里尼的《愛》出飾要角,他的作品這次雖然選得不多,但影迷可以期待明年費里尼百年誕辰,應該會有更完整的放映規畫。
▲《八又二分之一》(8½)男主角馬斯楚安尼經典一幕。(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最特別的是這次影展還加進義大利賣座導演亞力山卓佈雷塞提的歷史奇情巨片《神話故事》,以及皮亞託傑米妙趣橫生的《義大利式離婚》,藉此呈現義大利電影轟動國際的同時,他們國內的另一種「主流」。 「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臺北場映期爲7月26日至8月15日,臺中場映期則於8月15日至26日舉行。
「2019金馬經典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放映片單:u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義大利電影課》(My Voyage to Italy, 1999),免費放映
u 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小牛》(I Vitelloni, 1953)《生活的甜蜜》(La Dolce Vita, 1960)《八又二分之一》(8½, 1963)
▲義大利名導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u 羅貝託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白船》(The White Ship, 1941)《不設防城市》(Rome, Open City, 1945)《老鄉》(Paisan, 1946)《德國零年》(Germany Year Zero, 1948)《愛》(L'amore, 1948)《火山邊緣之戀》(Stromboli, 1950)《聖方濟各之花》(The Flowers of St. Francis, 1950)《歐洲51年》(Europe’ 51, 1952)《義大利之旅》(Journey to Italy, 1954)
▲義大利名導羅塞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u 盧契諾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對頭冤家》(Obsession, 1943)《大地震動》(La Terra Trema, 1948)《小美人》(Beautiful, 1951)《戰國妖姬》(Senso, 1954)《白夜》(Le Notti Bianche , 1957)《洛可兄弟》(Rocco and His Brothers , 1960)《浩氣蓋山河》(The Leopard, 1963)
▲義大利名導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u 維多里奧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擦鞋童》(Shoeshine, 1946)《單車失竊記》(Bicycle Thieves, 1948)《米蘭奇蹟》(Miracle In Milan, 1951)《退休生活》(Umberto D., 1952)《拿坡里黃金》(The Gold of Naples, 1954)《烽火母女淚》(Two Women, 1960)《昨日今日明日》(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1963)《義大利式結婚》(Marriage Italian Style, 1964)《費尼茲花園》(The Garden of the Finzi-continis, 1970)
▲義大利名導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u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愛情編年史》(Story of a Love Affair, 1950)《不戴茶花的女子》(The Lady Without Camelias, 1953)《失敗者》(The Vanquished, 1953)《女朋友》(Le Amiche, 1955)《哭泣》(Il Grido, 1957)《情事》(L'Avventura, 1960)《慾海含羞花》(L'Eclisse, 1962)
▲義大利名導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u 亞力山卓佈雷塞提(Alessandro Blasetti)《神話故事》(Fabiola, 1949) u 皮亞託傑米(Pietro Germi)《義大利式離婚》(Divorce Italian Style,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