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訪大學新生認同青春因奮鬥創造無限可能

“等你考上大學就能玩兒了”“上了大學就沒人管你了”“都考上大學了還努力啥”……在有的人眼中,上了大學,刻苦拼搏就成了過去時,“好日子”就來了。也有人覺得,大學時期奮鬥正當時。這屆大學新生對此怎麼看?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333名2024級大學新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8%的受訪新生認同青春因奮鬥創造無限可能,56.9%的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纔能有更多自由。

56.9%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纔能有更多自由

吉林大學行政法學院的大一新生胡智先,讀的是人文社科類專業。在胡智先的心中,大學是神聖的,能學到很多令人終身受益的知識,也有益於一個人涵養氣質。“有的大學生覺得上了大學就可以放縱了,在我看來恰恰相反。”他說,大學是一個人求學的最高學府,既能加強一個學生的“硬實力”,也會賦予其“軟實力”,所以更需要努力。“吉大給人的印象是質樸純粹的,浸潤其中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深深地打上‘吉大人’的烙印。這就是學校賦予我們的‘軟實力’和財富。”

“期待自己能快樂地度過大學的4年時光,在學術上取得一些小成就。”胡智先說,到離家3000公里外的他鄉求學,遠離親人,這是一個不小的決定,“希望4年之後,我不會後悔今時今日的選擇。”

首都師範大學2024級的大一新生薛冰說,她期待能在大學擁有更開闊的眼界。“大學是邁向人生更高層次的階梯,它比高中更加強調綜合素養,對學生的自學自律能力也有更高要求。我希望在大學裡能抓住更多機會去發展多元的自己,實現個人能力的突破。”

這屆大學新生是如何看待“大學”的?56.9%的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纔能有更多自由,56.8%的受訪新生認爲是人生走向的重要分水嶺,當厚積而薄發,51.6%的受訪新生認爲會經歷稚嫩到成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50.1%的受訪新生認爲大學仍需努力,得過且過成不了“金子”,36.3%的受訪新生感慨終於脫離枯燥的學習生活,要盡情享受豐富生活。

此外,還有19.1%的受訪新生認爲學校水平已決定未來起點,努不努力區別不大,6.0%的受訪新生表示進了大學基本都能畢業,學習差不多就行了。

胡智先說,應試環境下備戰高考,一些人難免將大學過於理想化,覺得考上大學一切就會變得美好,也不用努力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認爲進入大學本身也是成長的過程,能讓大家打破不切實際的幻想,清醒地認識到大學不是努力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過去總說‘一考定終身’,上了大學就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職業和發展。但如今延伸教育很發達,只要努力,就能創造更多的發展可能。”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李立國舉例說,“如果對學校或專業不滿意,就能通過未來的延伸學習去改變,也能夠在未來就業時找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

他還補充,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需要發展多種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這些都能爲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抱着‘進入大學就是進入了保險箱,不用努力’的態度,浪費了大學的光陰,錯過了發展各種能力的寶貴時期,就太可惜了。”

“奮鬥才能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奮鬥才能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在薛冰眼中,大學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個階段,正是需要抖擻精神奮進拼搏的時期,“一個人整體的精氣神應該是向上的。”薛冰覺得,每個人都會有疲倦期,這是必然的,就像彈簧,不可能一直繃着不鬆懈,否則總會有失去彈力的那一天。但擁有奮鬥的底色,能夠讓一個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能以更積極、更快的方式去消解,激勵着自己繼續前進,充滿動力。

調查中,89.8%的受訪新生認同青春因奮鬥而創造無限可能。

“大學是讓知識落地、生根、發芽的地方。如果能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與實際結合,會有助於找到更好的實習機會,也會有助於在畢業時找到更好的工作。”在薛冰眼中,讀書始終是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從個體來講,讀書能讓人的視野更開闊,思想更有深度;從國家社會發展來說,人們不讀書社會進步的腳步就會放緩,不會有現在的幸福生活。”她以自己爲例,“我初中時就不是一個愛讀書的學生,成績差。但進入高中後,我意識到應該認真學習,成績進步很快,最終也考進了自己心儀的高校。我期待遇到許多有趣和優秀的人。”

胡智先非常贊同“讀書改變命運”的觀點,但他覺得不能太絕對地看待這個問題,“並不是說讀了書就一定上青雲,但不讀書能變得更好的機會只會更少”。他說,讀了書仍然會面臨許多挑戰,要付出許多辛苦,“這本就是人生啊”。對於現在有的人崇尚“讀書無用論”,覺得大學生越來越多,讀了書也不見得能找到什麼好工作的言論,胡智先認爲,“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讀書能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綜合能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使他變得更好。”

陳晚雪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大一新生,學的是藝術與科技專業。她坦言,自己的學校實力不是很強,這讓自己更深切地意識到,大學裡更要加強專業學習,掌握專業本領,提升自身能力。

調查中,91.6%的受訪新生相信“讀書改變命運”。

讀書到底能不能改變命運?李立國認爲,這取決於怎麼讀書、讀什麼樣的書、怎麼學習和運用知識。“讀書不能讀死書,既要學專業知識,也要努力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受訪新生中,普通本科院校的佔77.7%,高職(專科)院校的佔18.8%,其他的佔3.5%。其中,男生佔51.5%,女生佔48.5%。

(應受訪者要求,薛冰、胡智先爲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覃纓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