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觀平:大規模債務置換精準發力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日前通過決議,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這項重量級的增量政策,指向準、力度大,將有力促進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爲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指向準,在於政策精準針對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這一關鍵問題。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關係經濟財政可持續運行,影響發展和安全大局。我國建立健全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着力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隱性債務風險整體有所緩解。今年以來,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一些地方財政收入緊張,化解債務風險難度提高,有的地方甚至影響經濟發展,進一步推進地方化債工作重要且迫切。此次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可謂一場“及時雨”。

力度大,在於通過打出一套組合拳,以“大手筆”的資金安排,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從2024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同時明確,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這三招協同發力,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大幅下降,政策力度之大超預期。

從直接效果看,此次債務置換政策可以優化期限結構、節約利息支出,降低債務成本,減輕地方當期化債壓力,化解存量政府債務風險,促進債務規範透明管理。同時,地方通過有效化債,實現輕裝上陣,騰出更多資金資源用於促發展,特別是支持擴內需、科技創新、民生保障。此外,有利於推動解決地方各類“三角債”問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起到“滿盤皆活”之效,助力經濟運行回升向好。

債務問題是各國發展中普遍面臨的重要問題。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政府負債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特別是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規範、合理的政府債務是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在經濟發展中具有突出作用,能夠有效擴大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改善民生。下一步,我國將採取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舉措,給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同時,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這根弦還要時刻繃緊。在解決存量債務風險的同時,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不能一邊化債一邊新增。保持“零容忍”的高壓監管態勢,對新增隱性債務和不實化債等行爲,從嚴追責問責。地方政府要嚴肅財經紀律、強化預算約束,不得觸碰違法違規舉債融資的紅線。統籌好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推動債務管理更加規範透明,逐步降低債務風險水平,堅決守住風險底線。

債務置換舉措明確,還要重視落地實施,把握時度效,更好發揮政策資金效用。既突出“準”,針對各地隱性債務規模和風險情況,合理分配債務限額;又突出“快”,儘早下達分地區限額,加快推進債券發行,力爭早見成效。通過組合拳的有效實施,在高質量發展中解決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題,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作者: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