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水堀頭考古文化 周穎萱編織藝術展復刻考古遺蹟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駐村藝術家周穎萱(中)《浮現之物》個展以編織藝術方式還原麻豆古港水堀頭遺址考古過程。(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駐村藝術家周穎萱《浮現之物》個展以編織藝術方式還原麻豆古港水堀頭遺址考古過程。(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駐村藝術家周穎萱《浮現之物》個展以編織藝術方式還原麻豆古港水堀頭遺址考古過程。(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駐村藝術家周穎萱《浮現之物》個展以編織藝術方式還原麻豆古港水堀頭遺址考古過程。(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倒風內海故事館內有出土文物展示區、考古典藏室、倒風內海故事區。(臺南市文化局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編織藝術如何與考古文化結合?臺南市總爺藝文中心駐村藝術家周穎萱以藝術方式還原麻豆古港水堀頭遺址考古過程,並邀9位麻豆居民共同創作苧麻、羊毛線編織品,周穎萱《浮現之物》駐村個展即日起至明年1月16日於紅磚工藝館展出,邀遊客觀賞跨時空、跨領域的藝術創作。
周穎萱1995年出生於桃園,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纖維組、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多次參與臺灣北、中、南藝術空間的織品創作展覽,2021年《羣聚現象-降落的鳥》手抄紙纖維作品更入選「2021/22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蛻」,爲新一代亮眼藝術之星。
周穎萱表示,此次創作契機是受倒風內海故事館的考古文物「紡輪」啓發,天然纖維作成的紡織品常因蟲蛀、溫溼度環境影響而脆化、受潮、發黴,保存不易,因此紡織品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經常缺席;周穎萱重製並使用古人紡紗用的工具「紡輪」,以編織型態重新復刻水堀頭的考古遺蹟。
駐村2個多月時間內,周穎萱以麻線、毛線、棉線、竹片、植物皮捻線等素材,現地製作6件編織作品,包含倒風內海故事館內的考古出土馬匹遺骸圖樣、未出土的竹籠與水井、考古挖掘土層、以及2件與居民共創編織作品。
周穎萱以麻豆當地農作物酪梨皮染色苧麻、羊毛線,編織馬匹遺骸圖樣,佈置於長、寬將近4公尺展臺上,模擬考古出土時的樣態;更以「想像500年後出土物件」,與9位麻豆居民共同創作作品。
臺南市文化局表示,《浮現之物》即日起展出至明年1月16日,歡迎遊客同時參觀倒風內海故事館,內有出土文物展示區、考古典藏室、倒風內海故事區,展示陶器、瓷器、石器、青銅武器、動物遺骸、貝類冢等當地出土古物,藉機深入瞭解倒風內海發展史、體認先民的歷史生活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