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軟體、網戀上癮 什麼是「網路世界中的性愛關係」
▲手機交友軟體或網路性愛成癮,小心影響正常生活還失去自我。(圖/達志示意圖) 文/蔣麗君資訊科技的進步使得過去不可能做到事情變得可能,如商品購買不再一定要面對面,透過網路,24 小時都可以進行購物交易。在男女性愛方面,也因資訊科技,可以透過網路建立遠距離的男女關係,使性愛關係產生快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和網際網路脫離不了關係。因此,明白網際網路對性愛關係的影響,有助於對N世代年輕人的性愛觀點的瞭解。
何謂網路性愛
「Cybersex」可譯成「網路性愛」、「虛擬性愛」、「視訊性愛」、「電子性愛」等。「網路性愛」,是在網路虛擬世界中,男女雙方沒有實際的身體接觸,只透過視覺或聽覺的感受,建立類似真實世界中的性愛關係。線上互動的雙方可能認識,也可能不相識,而利用網路的線上交談(如聊天軟體、聊天室、部落格等)或以視訊方式(如網路攝影機)認識彼此,可能成爲男女朋友,進行網路性愛關係,也可能只是一時興趣發生網路一夜情。
男女親密關係的建立,最初由線上聊天發展至進行網路性愛關係,整個過程可以用文字、說話語音、圖片或影像來進行。雙方以充滿挑逗性的文字、聲音或肢體語言互動交談來獲取性刺激,甚至玩性愛遊戲,如「誰輸就要脫掉身上衣物」,直至雙方身上一絲不掛爲止。更甚者可能會在網路攝影機前裸露或做出挑逗的性動作,如自慰,給對方欣賞。再則,若未透過視訊方式,只是透過線上聊天或文字傳送,由於彼此不相識,各自性別或身分可以隱藏,雙方能夠毫無顧忌地說出現實生活中壓抑在心中的話和對性的需求。
由於虛擬網路性愛可以「很率性」、「很豪放」、「很露骨」,只要你喜歡,沒有什麼不可說、不可做,得以盡情在虛擬網路世界中滿足性刺激和性幻想。事實上,網路性愛已在網路世界中逐漸流行,也讓N世代的網路使用者漸漸接受的新男女朋友交往方式。
網路性愛是透過視訊方式如聊天軟體或 Skype,看到對方表情和身體或聽到對方聲音,但是無法傳送實際性愛過程中的觸覺和感受。因此,透過視覺感受有多少人會獲得真正性愛滿足,不得而知。或許有朝一日,當人工觸覺技術(artificial touch technology,簡稱 ATT)可以克服實際身體觸覺感官問題時,網際網路有可能讓人在網路上,感受到如現實生活中男女身體接觸的感覺。
▲從網戀到現實見面,可能產生一夜情或是多元認識。(圖/達志示意圖)
現實和網路中的性別角色
在現實社會中,人類的性別區分鮮明可見,無論在服飾、空間使用、商品廣告等,都有性別的刻板印象。如公共廁所外部的標示符號,以穿着「藍色長褲」圖形代表「男性」,穿着「紅色裙子」圖形代表「女性」,使用主觀認知的顏色(紅色代表女性,藍色代表男性)和圖形,來區隔男女使用廁所空間的差異性。
在現實生活中,性別的區隔明顯,不易混淆,讓男女受到自我性別的某些規範。如在兩性關係中,女性特質應屬於被動且具害羞個性,男性特質則須主動積極且具果斷個性。在性愛關係中,當女性說「不」時,常被男性誤解爲是被動害羞所說的反意思,以爲女性說「不」其實本意是說「是」,這樣的誤解常造成女性心理或身體的傷害。
事實上,無論男女都生活在性別壓抑的社會中。尤其對女性而言,如此嚴謹明顯的社會性別規則,讓女性的性愛關係因性別角色受到壓抑而難以突破。例如,男性看到女性身體常被視爲是「賺到」,女性自己的身體被男性看到常被視爲是「賠本」。女性若不依自我性別扮演性別遊戲規則中的女性角色,則易招來他人的側目或責備,造成想突破性別規範的女性,感受到一股來自社會的極大壓力或自我的心理壓力。
由於女性常被期待須扮演純潔、忠貞的性角色,若表現出積極追求愉悅性愛,容易被貼上負面印象標籤,如淫蕩、蕩婦、豪放女等稱呼。換言之,女性在性愛過程中不被鼓勵追求自我性快樂,反而須扮演順從和依附者的被動角色。男性性角色則相反,須積極主動追求快感。
網路性愛關係能夠快速興起,主要是因爲網際網路具有3項重要特質,就是所謂的「三A引擎」: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網路隨手可得且方便訊息存取,更重要是,容易學習上手操作使用;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使用網路費用便宜且成本低廉,一般消費者都可以負擔得起;匿名性(anonymity)—網路世界中使用者的性別和身分不易曝光,雙方對性愛的表達可以比現實社會中的性愛關係更大膽和開放。
在網路上體驗性愛經驗者或談論者,或想購買情趣商品的使用者,都可以在網路匿名性的保護下做這些事,可以讓使用者覺得更自由自在。
男女對現實性愛的觀感,會影響自我對網路性愛的看法,使得現實社會中刻板化的性別關係會延伸到網路世界。
性學專家何春蕤教授在《身體情慾賺賠邏輯》一書中提到,「情慾流動其實被男強女弱、男進女退、男爽女虧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所滲透。」由此,在虛擬網路世界中,使用者扮演女性角色時,可能會刻意做出對應現實中理想女性形象的行徑,如「傻笑、害羞、臉紅,而且動作不能具有侵略性」。當網路角色是男性時,則須「果斷、積極、大膽」,會肆無忌憚地談性,甚至表示自我的「雄性威風」,以達到吸引女性的目的。
現今網路使用者彼此間的交友或聊天互動,仍以文字交談方式爲主,視訊方式尚未普遍。在虛擬網路世界中,雙方互動者的性別、年齡、外表、種族、身體健康情況等容易透過視覺和聽覺產生個人主觀判斷或偏見的因素,都可以克服或欺瞞。因此,在虛擬環境中,人們可以暫時脫離現實社會對性別角色的限制和規範,包括交友、性愛、情趣商品購物等活動。
在現實生活中的個性內向男女、性壓抑者、特殊性偏好者或性侵犯者,容易在虛擬網路世界中得到性慰藉。這些人可以在網路世界中扮演自己想扮演的性角色,或建立性關係,甚至透過色情網路滿足自我的性需求。網路世界的性別角色扮演充滿虛幻、浪漫和刺激,網路性愛關係可說是現實世界性愛關係的延伸。
▲網路性愛後也引發其他爭議,甚至干擾正常生活。(示意圖/Pixabay)
網路世界中性愛關係的問題
網路世界中無疆界、無時間和地點限制的特性,使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更顯得寬廣和多元,也使個人享有更多的便利和隱私。網路使用者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環境,若使用者缺乏誠信,刻意隱瞞自己的性別等個人相關資料時,會使互動的對方根本無法獲知真實的性別和身分。
在網路上爲了性愛目的,使用者會上色情網站交性伴侶、看性愛圖片、從事性交易等。有些網友迷上網路情人,喜歡和網路情人從事性愛關係,導致疏忽自己的伴侶,甚至影響到婚姻生活。有些網友伴侶爲讓自己伴侶遠離網路性伴侶,只好做出符合自己性伴侶的特殊需求,而導致身心疲憊。
網路原本希望能成爲新的社交空間和方式,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彼此平等互動,而無關性別、年齡、種族或階級。然而針對女性所產生的性別歧視、性騷擾和性暴力,在網路世界中仍同樣存在。
有些男性網路使用者被女性網友拒絕交往時惱羞成怒,於是在網路上傳遞該女性電子信箱帳號、私人相片並附上挑逗文字,讓人誤會該女性網友是從事網路性交易者,造成女性使用者不斷收到性交易的查詢郵件,而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飽受折磨,卻又百口莫辯。網路性騷擾事件的發生,以女性較容易遇到,因爲女性常被視爲「弱者」,認爲遇到性騷擾事件較不會聲張。再則,女性遇到性騷擾事件常被誤會是自找的或個人行爲不檢所導致的,女性爲維護自己形象以免被誤解,也只好沉默。
另一爭議性問題是在網上結識異性而發生網路性行爲,算不算對自己伴侶不忠實呢?現今社會仍以「一夫一妻制」爲主,並把伴侶和自己以外的人發生性相關活動都視爲不忠的行爲,雖然網上性愛無實際身體接觸,但是精神上的外遇讓大多數女性更難以接受。
多數人對自己伴侶看色情圖片或影片採接受態度,卻難以接受自己伴侶和自己以外的異性發生任何性相關活動,包括網路性愛關係。大部分女性或男性發現自己伴侶網路外遇時,最普遍反應是覺得被背叛、傷害和氣憤,鮮少能釋懷當作沒發生過。
網路上性愛方式變化多端,而且言詞文字挑逗性令人渾然忘我,會讓人忘記實際性愛關係中的羞澀,造成使用者願意花更多時間,追求線上性愛聊天或圖片欣賞,這種網路性愛上癮行爲可稱爲「網路性愛癡迷症」。
它的症狀就是在網上的活動開始干擾自己的工作、學習、正常娛樂及正常的社交關係。爲了搜尋性幻想和色情作品,網路性愛癡迷者每週花在色情網站上的時間,會達到或超過 11 個小時,造成使用者心情沮喪、社交孤立、婚姻失和、熬夜影響健康、工作時精神欠佳,因而影響工作成效或導致失業。甚至因成人疏忽而讓孩童接觸到色情網站∕圖片等,造成使用者身心受創。
有些色情網站需付費才能觀賞網站中性愛內容或交友從事網路性愛遊戲,網路使用者爲了網上性交易,付出高額金錢購買性愛圖片、光碟或觀賞影片,導致財物受損,甚至成爲信用卡卡奴,造成債臺高築或面臨法律問題。
這些網路性愛癮君子難以用意志力或道德勸說來阻止網路性愛的癡迷行爲,唯有尋求心理諮商治療。若不願親自面對心理醫師或諮商治療師,可以透過相關網站提供的資訊來自我協助,如「兩性成癮者匿名會」(Co-sex Addicts Anonymous,簡稱 COSA)。
網路性愛讓男女可以獲得性愛選擇的自主權和隱密性,讓男男女女可以瘋狂談戀愛。網路性愛甚至可能解決個人在生理方面的需求或對性愛的好奇心,疏導個人的性壓抑,或許也能防止真實社會中性病的傳播,如梅毒或愛滋病的傳播,但是透過色情網站所製造出來的電腦病毒更讓人頭痛。
網路性愛是一個新的性愛領域,也是性愛的革命,若能克服網路性愛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許男女關係會因網路性愛關係而產生變遷。尤其對女性而言,或許是增強性自主和婦權、擺脫現實社會中的性別刻板印象的方式之一。
作者蔣麗君,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本文刊登於《科學發展》442期,以及《科技大觀園-科技部》網站,經作者同意授權全文轉載。★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