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近300部原創作品唱響運河之歌
江蘇既是大運河的生長“原點”,也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範重點,近年來,江蘇運河題材文藝創作如雨後春筍般涌現。藝術家們紛紛走出畫室,走出書齋,走近大運河,用心、用情講述運河故事,傳承千年文化,弘揚時代精神,將大運河的“愛與美”栩栩如生呈現在舞臺、紙墨之上,運河獨有的精神力量也在不斷生長。
千年運河,藉由文藝表達奔涌而來
歌劇《運之河》、大型交響合唱《大運河》、舞劇《千年運河》、實景演出《運河四季》、美術《運河盛景》、小品《運河人家》、微電影《愛在運河邊》……一個個鏡頭、一幅幅畫面、一臺臺演出,定格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的江蘇故事。
江蘇是大運河流經城市最多、運河遺產最豐富、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段最多的省份。如何將“大運河”這一恢弘的題材轉換成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
省演藝集團近年來打造了歌劇《運之河》、歌舞劇《水韻書香》、國風音樂會《聽·見運河》、交響組歌《大運河暢想》等一系列舞臺藝術作品,形成了大運河題材的創作矩陣。來自淮安的舞蹈《悠悠運河情》,以“運河號子”爲元素,通過一位老縴夫的回憶,展現出運河人民勤勞樸實、勇於拼搏的精神。而揚劇《三江口》則把鏡頭聚焦1842年,當英國軍艦的炮口對準了位於運河入江口處的十二圩古鎮時,運河兒女保家衛國百折不撓的抗爭精神。
省文旅廳組織創作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氣韻生動,這幅長135米、高3米的長卷,將穿越2500年、縱貫6400裡的運河壯麗景象盡收眼底,在畫中你可以一覽窯灣古鎮、淮安水上立交、高郵鎮國寺塔、無錫清名橋等的運河繁華。
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推出的中國第一部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填補了“中國大運河無通志”的空白。“這部志書共9卷11冊、1400萬字,歷時8年編纂完成,集結了鄒逸麟、趙世瑜、張廷皓、張英聘、李孝聰、李泉、王雲等100多位專家學者。”中國運河出版中心主任胡久良介紹說,該志書全面記述中國運河的河道變遷、水利工程、運營管理、漕運通航、沿線重點城鎮、社會文化現象、重要歷史人物等,在學術界、出版界以及國際上引起了熱烈反響。
江陰籍作家夏堅勇的歷史散文《大運河傳》獲“五個一工程”獎,出生於連雲港的作家徐則臣憑藉運河題材小說《北上》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如何用藝術展現大運河的歷史價值和當代意義?近年來,江蘇各地齊發力,精心打造運河題材精品力作,已完成或正在推進中的大運河題材作品近300部,涵蓋舞臺藝術、廣播影視、文學出版、美術音樂等各個藝術門類,千年運河,藉由文藝表達正奔涌而來。
由省演藝集團創排的原創歌劇《運之河》,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爲主旨,客觀還原隋煬帝開掘大運河的歷史功過,中國故事,國際表達。該劇在世界各地巡演,曾有過演員謝幕10次的高光時刻,成爲一張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運河文化名片。
“運河一直陪伴我成長,成爲一條不斷引領我前行的河。”省演藝集團青年男中音歌唱家仝濛告訴記者,2014年參演《運之河》時,他才25歲,第一次演歌劇。在與戴玉強、殷秀梅等名家同臺演出的過程中,他汲取到更多營養,從B角、配角逐步成長爲主要角色,一步步在舞臺上“立”起來。2020年紫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當他站在百人樂隊前高歌《大運河》時,他的內心百感交集。他慶幸自己作爲青年演員能遇到大運河如此重大的題材,他也從大運河的藝術演繹中看到了它的歷史、今天與未來。
大運河是一條生活之河,更是一條歷史之河、記憶之河。
無錫市歌舞劇院創排的舞劇《千年運河》,通過講述春秋時期開挖邗溝時發生的一段“悲歡離合”的動人故事,生動展現運河兩岸人民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生生不息的奮鬥精神。古今雙人舞唯美動情又扣人心絃,樂聲時而悠揚唯美時而悲壯磅礴,結尾處,開鑿運河的工匠們坐在舞臺邊緣,想象着千年後運河兩岸的模樣,此時背景出現高樓林立、物阜民豐的畫面,那一番古今遙望,讓人回味無窮。
不僅以歷史觀照現實,也要從現實回望歷史。
蘇州市歌舞劇院傾情打造的大型原創舞劇《河》,用意識流的表現手法,通過女人、船與河的時空穿越,抽象與寫實切換,將舞蹈巧妙地與音樂、佈景完美融合,多角度、多空間講述了一段關於女人、船、河、生命、命運的故事。全劇飽含生命張力,勾勒出人、河、城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堪稱一部“水上牡丹亭”。
大運河沿線名人薈萃,更成爲書寫大運河的豐富素材。蘇州創排的芭蕾舞劇《唐寅》,在深入走進唐寅的人生後,觀衆會發現唐寅並不只是“唐寅”,他代表的是那個特殊時期的一種人文現象;常州用話劇《周有光》講述大運河孕育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的傳奇一生;揚州打造的舞劇《朱自清》摘得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先生的文人風骨和民族氣節,在新時代更具現實意義。不少文藝創作更從解讀非遺入手,走進運河的古今生活。比如興化的歌曲《吉船下水》,以國家級非遺興化木船製造技藝爲創作元素;蘇州吳中區的歌曲《城南花已開》中,我們可以聽到寶帶橋、緙絲、團扇等文化遺產元素;泰州湖潤鄉土文化藝術團帶來的歌曲《遠去的吆喝聲》,則以曾經活躍在水鄉的匠人們的“吆喝”聲爲主線,充滿了生命的張力。
根植運河精神,講好運河故事
千年運河,如何讓它“活”在當下,流向未來?
江蘇藝術家紛紛走出畫室、走出書齋,深入運河沿線城市,走進運河人家,走近運河生活,體會大運河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2018年,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主辦的“畫說運河——江蘇美術家採風寫生創作展”,彙集了省內極具實力的老中青三代共計70位美術家,其中年齡最長的79歲,最小的25歲。他們兵分三路,奔赴大運河沿線11個城市採風寫生,感受運河兩岸的歷史變遷,體會運河水域的文化內涵。
領銜《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創作的著名畫家秦劍銘年屆八旬,卻在團隊寫生之前提前“巡河”,考察成果爲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參與創作的藝術家不少畫過運河甚至住在運河邊,但大家都把採風和寫生當作藝術源泉,單獨走、分組走,把運河跑了好幾趟,在把握運河全線、全貌的基礎上,再着手提煉各部分的創作理念、畫面佈局和筆墨風格。
講好運河故事,傳遞運河精神,一批聚焦新時代運河故事的文藝作品應運而生:蘇州彈詞《悠悠運河情》以小組唱的形式表現了大運河常州段的美麗景色;曲藝《運河號角》聚焦大運河畔徐州馬家莊的發展;獲得第四屆江蘇省文華獎小戲類優秀節目獎的小揚劇《“河”約》直面的則是千年運河將要改造,兩岸居民如何面對搬遷的故事;新華日報啓動“千問千尋大運河”系列專題紀錄片項目,以小切口、講故事的方式,展現運河之美、運河之魅。
如何挖掘新時代的運河精神,構建具有辨識度的大運河審美?
著名作曲家唐建平認爲,“大運河連通了黃河,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品格;它連通了長江,讓我們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貫穿其中;它連通了淮河、海河,帶去了富足……”所以,在合唱交響曲《大運河》中,他用“天下之水,千里流波”這八個字來闡述大運河在精神文化上的價值。
2020年8月,長三角作家聯合開展大運河文化主題創作採訪活動,以新沂窯灣古鎮爲起點,而後由徐州南下,一路經宿遷、淮安、揚州、鎮江、蘇州,最終抵達京杭大運河最南端——杭州。用腳步丈量運河華章,讓著名文學評論家汪政有了新的思考:“如何書寫‘新大運河文學’?我們可能要調整單一的姿態,在凝望歷史的同時寫出大運河的現在,在書寫這一偉大遺產前世的同時寫出它的今生,而大運河的今生更能顯示作爲歷史的當代意義。”
“大運河像一條國畫中的線,緩緩向前,爲大地創造了線條的內容,也創造了生命的美。”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爲山以詩一般的語言描繪大運河,“今天,藝術家們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讓我們仿若置身於運河母親的懷抱,也體現了江蘇在新時代的藝術新創造。”
希望江蘇豐富的運河題材創作,能成爲江蘇主題創作譜系中一個鮮明的亮點,希望江蘇藝術家們的創作與思考,就像運河之水奔騰向前,永不停歇。(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