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事件,揭露競賽熱的冰山一角
看點 姜萍事件的曝光,揭露了競賽圈的冰山一角。留學申請競爭加劇,造假、暗箱操作等亂象不斷,競賽的公正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Letsight (ID: letsight520)
文丨Ava 編丨袁梓曦
姜萍事件終於塵埃落定,官方對其做出定性,但顯然大家對故事的結局並不滿意。
這次事件的曝光,其實揭露了競賽圈的冰山一角。
隨着留學申請競爭的加劇,各類競賽、奧賽、活動證明等經歷,成爲許多家庭爲孩子申請海外名校鋪路的“利器”。
然而,競賽本該是學術能力的檢驗,卻在逐漸演變成了功利化和工具化的角力場。
伴隨着造假、暗箱操作等亂象,讓競賽的公正性遭受前所未有的質疑。
烏煙瘴氣的競賽圈
當下最受追捧的競賽莫過於美國數學競賽AMC。
自2007年引入中國以來,參賽人數從最初的2000人增長到2023年的5萬多人,16年間暴增25倍,且年增長率保持在20%-25%左右。
AMC的火爆並非偶然,它在名校錄取中享有極高的認可度。
比如,MIT、耶魯、加州理工、普林斯頓等頂尖名校,都會在申請表上詢問學生的AMC經歷和成績,並將其作爲重要的參考標準之一。
2023年,美國AMC數學競賽遭遇大規模泄題,受波及人數超過15萬。
最初,AMC12A的試題在國外的一些競賽機構、討論平臺等泄露,隨後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出現了大量機構號售賣真題和答案的情況。
今年上半年,AMC8考試的系統癱瘓更導致內容提前泄露,甚至有人公然在網絡上以2000的價格兜售試題。
考生間甚至開始以“拼多多模式”共享試題,轉發價格僅200元。
泄題使得考場秩序混亂,20分鐘後部分考生被迫強制交卷,考試的公平性不復存在。
不只是AMC,這類不公平現象早已蔓延至其他競賽領域,競賽逐漸從“學術試金石”演變成某些人鑽空子牟利的工具。
BIO USACN美國生物奧林匹克競賽,是由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education(簡稱CEE)舉辦的美國學術性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理工科競賽之一。
然而近些年因在中國區出現大規模作弊而遭到質疑。
2023年,部分考生收到美國組委會的郵件通知:
中國區的金銀獎獲獎者分數遠高於全球水平,有確鑿證據顯示部分高分考生存在不誠實行爲,組委會要求對這些考生進行生物知識複覈。
這種不誠信行爲導致很多考生努力考出的成績蒙上陰影,成績認可度也大打折扣。
在科技類競賽中,ISEF(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被視爲進入名校的捷徑之一。麻省理工學院官網明確建議申請者參加ISEF,並將其列爲科創類競賽的首選。
但是,今年一份32頁的指控報告揭露了一等獎獲得者Krish Pai的學術不端行爲。
他的機器學習項目中涉嫌使用他人研究成果、篡改數據、竊取設備設計,嚴重損害了競賽的公平性和公信力。
此外,許多國際賽事如英國SMC數學競賽等,也被質疑存在暗箱操作,一些賽事甚至將管理授權給了商業化的培訓機構,導致公平性進一步受損。
很多家長和學生無奈感嘆,國際競賽成了“拼家底”和“拼關係”的遊戲,有些人憑藉金錢或關係取得了不應得的成績。
競賽熱潮下的焦慮與內卷
競賽之所以如此受家長和學生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源於留學申請中的激烈競爭。
海外名校的申請門檻不斷提高,特別是常青藤聯盟等世界頂尖大學,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
爲了增加孩子的錄取機率,不少家長將競賽成績視作“利器”,認爲競賽能夠證明孩子的學術實力,從而讓申請更具競爭力。
然而,這種一味追求競賽成績的現象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內卷”效應。
一些家長爲了孩子的成績,不惜斥巨資聘請名師輔導、送孩子參加昂貴的競賽班、甚至在競賽前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內幕”信息。
對於那些本來循規蹈矩的家長而言,當身邊其他人通過造假提升成績時,他們往往會感到焦慮,擔心自己家孩子會因此落於人後。
在這樣的壓力下,許多原本並不打算“跟風”的家長開始動搖,甚至考慮是否也應通過不當手段幫助孩子獲得高分,增加名校申請的籌碼。
這種“滾雪球”式的焦慮情緒,最終形成了競賽圈內的惡性競爭。
造假、內幕交易等問題愈演愈烈,導致部分學生本應公平競爭的機會變得越來越稀缺,而比賽的初衷也逐漸被“勝負”所掩蓋。
競賽是否真正能助力留學申請?
近年來,隨着申請人數的不斷增加,申請圈子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在很多家長眼中,競賽成績是留學申請的“通行證”,甚至是提升申請優勢的捷徑。
其實,單純的競賽成績在申請中的真正作用往往被過度解讀。
這種功利性的競爭模式不僅無法讓孩子真正脫穎而出,反而容易使得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迷失方向。
隨着競爭的加劇,名校招生官也愈加謹慎,對於單一競賽成績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
近年來,許多招生官更傾向於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學術能力以及實踐經歷,而不僅僅是競賽排名。
事實上,一些名校招生辦明確表示,競賽成績並不是錄取的決定性因素。
除非學生在競賽中表現出色、獲得國際大獎,或者在比賽中展現了極強的創新能力和學術潛力,否則一般的競賽成績對於申請幫助甚微。
相反,如果一個學生僅依賴競賽成績,而缺乏實踐經驗、研究經歷或其他綜合能力的證明,這樣的申請材料往往顯得“空洞”。
競賽本應是對學術能力的一種展示,而非證明個人能力的唯一手段。
越來越多的招生官認爲,學生是否在競賽中展現出真正的學術潛力,是否將競賽成果轉化爲進一步探索學術的動力,纔是更爲重要的考慮因素。
因此,對於那些沒有“硬核實力”的學生而言,競賽成績不僅沒有實質幫助,反而會因爲背後的功利心態而使得申請人失去本該真實體現的個人特色。
迴歸初心纔是正道
競賽成績固然是展現孩子學術水平的一種方式,但其背後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
競賽的真正意義在於提升學術能力和培養競爭意識,而非簡單的“敲門磚”。
對於家長而言,與其追逐表面的競賽成績,不如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找到合適的競賽項目。
不是所有的競賽都具有相同的含金量,家長應當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那些具有公信力、注重學術能力培養的比賽。
只有當孩子具備真實的學術興趣和紮實的學習能力,競賽成績才能真正成爲他們的加分項,而非單純的“包裝”。
此外,家長還應注重孩子在競賽之外的綜合素質提升。
國外大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學術能力,社會活動、實踐經驗、研究項目等都是申請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並在其中持續積累經驗,遠比一味追求競賽成績更有意義。
迴歸競賽的本質,其實是讓孩子們在學術上不斷突破自我、提高能力。
與其盲目追求競賽成績,家長們不妨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和成長計劃,注重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
無論是從學術研究,還是個人興趣出發,激發孩子們的創新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纔是真正能夠助力他們申請的“金牌”。
競賽熱的背後,其實是我們對成功單一的評價,或許我們更需要重新審視,什麼纔是真正的“成功”。
成功不等於取得第一名,成功也不等於拿到競賽獎項,拿到競賽獎項也不代表直通名校。
真正的成功,是孩子能夠找到自己熱愛的領域,敢於探索,善於創新,並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自我成長。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