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有機食品?「有機」竟驗出7農藥超標、危險指數達2017
據消基會今天公在於傳統市場選擇數種標示「有機」或「有機」農產品,卻有部分品項農藥殘留甚至超過《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甚至驗出7農藥超標、危險商和(危險指數)達2017,涉及非有機農產品標示有機農產品,最重可處60萬元罰鍰。(林良齊攝)
爲確保沒有殘留化學農藥,有消費者購買農產品時偏愛選擇標示「有機」農產品,但據消基會今天公在於傳統市場選擇數種標示「有機」或「有機」農產品,卻有部分品項農藥殘留甚至超過《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甚至驗出7農藥超標、危險商和(危險指數)達2017,涉及非有機農產品標示有機農產品,最重可處60萬元罰鍰。
消基會從傳統市場購買12件蔬菜樣品,其中有3項標示「有機」或「有機」,卻均未提供有機認證,有2品項農藥殘留甚至超標,包括從新北市湳興公有零售市場的「有機皇宮菜」及臺中市向上市場的「有機菜攤」販售的「紅莧菜」。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胡峰賓表示,依農業部訂定「有機農業促進法」農產品要不使用化學肥料、不使用化學農藥及非基因改造等,並經驗證機構驗證包括生產、加工等要,才能標示爲有機農產品,如果不是有機商品以有機商品之名販售,可處6萬元至60萬元罰鍰。
胡峰賓提及,本次抽驗的3項標示爲「有機農產品」的項目中,皆採散裝販售,卻皆未載明「有機農產品或有機轉型期農產品驗證證書影本」,就算是真有機產品恐怕也觸法,主管機關可命限期改善,不改善可處3萬元至30萬元罰鍰。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不是標示「有機」或價格相對昂貴就一定是有機農產品,或未殘留農藥,消費者採購時應觀察有無相關驗證,呼籲主管機關應針對果菜市場的蔬果加強管理,並加強查覈及處罰。
農糧署農業資源組長黃俊欽提醒消費者,有機農產品包裝販售一定要有「有機農產品標章」,散裝販售則要有「驗證證書影本」,其餘的都是假有機;針對部分傳統市場以有機之名販售假有機食品,則會請地方政府加強查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