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知:孩子經常咬指甲,試試這十招

孩子咬指甲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很多孩子從幼兒園起開始咬指甲,儘管家長想盡方法,但仍然很難糾正。孩子長期咬指甲,或啃食指甲周圍的皮肉,可造成指甲變形、創傷出血、甲溝炎、皮膚老繭、牙齒咬合不正。有些孩子不僅咬手指甲,還咬腳趾甲,甚至部分孩子直至中學仍有咬指甲的行爲。

如何才能糾正咬指甲這一習慣?精神科醫生針對存在咬指甲習慣的不同人羣,總結了十組策略。

排除精神疾病

家長首先需帶孩子至精神科門診,請醫生評估是否存在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緒障礙等,是否需要藥物治療或心理干預,家庭教育方式是否需要改進。

完善微量元素檢查

針對性補充缺乏的微量元素,也可直接日常補充小劑量的鐵鎂鋅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D3、多種維生素B等,對神經及身體發育有好處。

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沒有藥物治療或心理干預的指徵,僅是難以糾正的習慣問題,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即當孩子咬指甲時,不露聲色地、自然地引導孩子做其他活動。

塗苦味指甲油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使用苦味指甲油,也叫苦甲水。國外研究表明,使用苦甲水的有效性高於使用提醒腕帶。還可以給較小的孩子戴上手套,物理性隔絕口脣和指甲的接觸。

拿個解壓神器

有些大孩子常在寫作業和看書時咬指甲,可以允許他們在寫作業時用另一隻手玩橡皮、捏捏樂,甚至可以給他們買一些手串、核桃。雖然都是小動作,但盤玩手串等小玩意,至少不損傷手指、影響指甲外觀。

做手部保養

經常給孩子修剪指甲、塗護手霜、按摩手部,讓孩子養成愛惜和照顧自己身體的習慣和意識。

激發孩子愛美之心

給女孩子的指甲上貼上漂亮的貼紙,或者給她們佩戴一些可愛的戒指、手鍊,這樣做可以激發女孩子的愛美之心,她們自然地會減少咬指甲的行爲。

讓小手忙起來

讓孩子的手指動起來、用起來,可以教小孩子做手指操、手影遊戲,或讓大孩子學習一種需要使用指甲的樂器,如吉他、古琴。

教孩子剋制方法

教孩子在有咬指甲衝動的時候,用大拇指或其他手指,抵住另一隻手的掌心。如果孩子實在想咬指甲,可以堅持不咬某一個手指、只咬其他九個手指,然後逐漸擴大範圍,如只咬某一隻手的指甲,直至過渡到只咬某一個手指。

孩子有進步,家長就予以表揚和獎勵,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合理的獎勵項目,以提高其積極性。家長還可以拍下之前和現在的手部照片、洗印出來掛在牆上。這樣,當孩子能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時,對自己控制力的提升也會更有信心。

少指責多陪伴

總有一些孩子本身學習壓力大、習慣實在難以糾正,或者家長時間精力不足,不能充分施行以上建議,那麼家長所能做的就是不要過於擔心,不要因此經常指責孩子,從而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

總體來講,即使不做任何處置,隨着年齡增加,咬指甲的行爲也會逐漸消退。家長可以多看孩子的優點,多爭取親子陪伴、娛樂放鬆的時間,給孩子的童年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這些美好的回憶,會是支持孩子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敲黑板

40%咬指甲青少年

患“多動症”

根據統計數據,首次出現咬指甲行爲的平均年齡約爲5歲,在青少年人羣中的發生率約爲20%-30%,女性略多於男性。隨着年齡增長,咬指甲的行爲會有所減少,停止咬指甲的平均年齡約爲14歲。

國外學者將咬指甲的習慣稱爲咬甲癖,和拔毛癖、撕皮、咬脣、咬頰黏膜等,都歸爲強迫相關障礙或衝動控制障礙。有研究發現,在咬指甲的青少年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即“多動症”的發病率約爲40%,焦慮症、強迫症、抽動症的發病率也高於普通人羣。

有些孩子可能存在緊張、煩躁的情緒,但不會用更好的方式排解,故採用兒童口脣期的方法,通過咬指甲來自我撫慰,長此以往便形成習慣,在沒有焦慮情緒時也會咬指甲。

文/顧藝(北京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