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拼出高鐵大通道(拼在一線 幹在一線)

【來源:河南日報】

《 河南日報 》( 2025年01月05日 第 01 版)

□本報記者 郭北晨 見習記者 郭秋林

“高鐵可是大工程,建起來難不難?”

“說起來也簡單,就像拼‘積木’。”新年伊始,記者在漯河西站見到中鐵十五局平漯周高鐵項目專職副書記路海龍時,他語氣很“輕鬆”。

看記者半信半疑,路海龍帶大家來到源匯制樑場。剛進大門,就看到不遠處兩個近20層樓高的提樑機正緩緩移動,懸在空中的“身軀”將一節巨大的箱梁吊起,準確無誤地放在了百米長的運樑車上。

“待會兒運樑車會把箱梁送到架樑區,架樑機再把它放到兩個橋墩上,這就算搭好了一段高鐵橋樑。”在路海龍的印象中,修高鐵的關鍵就這幾步。

但說起來容易的事情,做起來往往最難。以高鐵箱梁的生產地——源匯制樑場爲例,這裡每生產一節箱梁,需要經過鋼筋綁紮、混凝土澆築、蒸汽養護、預應力張拉等幾十道工序,工期約25天。

“爲了保證受力均勻,這個長32米、重700噸的‘大傢伙’存放和鋪裝時,4個角的高度差不能超過2毫米。”路海龍指着旁邊一節新制好的箱梁說。

拼在一線,幹在一線。平漯周高鐵是連接平頂山西站與周口東站的重要交通動脈,正線長199.625公里。河南鐵建投集團高鐵公司組織參建單位預製箱梁,把原本需要高空作業的項目轉移到基地中進行,不僅解決了施工、養護等難題,還極大縮短了高鐵建設工期。

“從7月開始架設第1節箱梁,僅半年時間,我們就‘拼’好了1.2公里高鐵線路。”路海龍掰着指頭算了算,到2026年年底,他們負責的28.228公里路段就能完工。

相比陸上拼“積木”,水上修高鐵橋樑更復雜。從源匯制樑場出發一路向北,經過十幾分鍾車程,記者來到了沙河岸邊。臨時搭建的施工平臺上,大型機械設備的鑽孔聲震耳欲聾。

“孔打好後,需要灌進去混凝土,這是大橋的‘地基’。”平漯周高鐵跨沙河大橋項目負責人王兆建說話時,幾乎是扯着嗓子喊。

作爲平漯周高鐵的控制性工程,沙河大橋採取188米一跨過河的建造方式,這樣雖然保證了將來河道能夠順暢通航,但也增加了施工難度。

“跨度大,主墩承載力就要更強。”王兆建指着遠處的河面說,“兩個主墩下面有44根樁,直徑2米,最深的有101米。今天我們打的就是最後一根樁。”

記者拿出手機找好角度,沒拍幾張,手就凍得僵硬,趕緊縮回衣兜。這樣的窘態,被王兆建看在眼裡。“今天風大,不過天氣不算最冷,春節我們不‘打烊’,到時候你再來,保準凍個‘透心涼’。”王兆建笑着說,“目前是最艱難的階段,建好橋墩後,再拼‘積木’就快了。”

說話間,不足百米遠的京廣高鐵線上,不斷有列車呼嘯而過。

再過不久,眼前的項目也將拔地而起,載着“鋼鐵巨龍”,爲中原大地帶來新活力。

記者手記

鐵路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在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

2023年年底,我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站在新的起點上,河南高鐵建設的步伐並未停止,平漯周高鐵項目就是我省鐵路網越織越密、縱橫交錯的一個縮影。

目前,平漯周高鐵項目建設進入“加速期”。施工中,看似輕鬆的拼“積木”,背後是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也是不差分毫的匠人精神,更離不開建設者們克難攻堅的“拼搶”勁頭。

築路也是築夢。看着幾乎“每隔幾天就有新樣子”的在建高鐵,沿線居民都格外期盼。臨別前,記者去了一趟工程項目部,一張掛在牆上的“施工進度表”格外醒目,那是建設者奮鬥的執着,也是對河南老鄉的莊嚴承諾。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