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潤今文脈長——浙江紹興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觀察

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 11月19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汲古潤今文脈長——浙江紹興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觀察》的報道。

從王陽明稽山書院講學、劉宗周開創蕺山學派,到涌現蔡元培、經亨頤、夏丏尊、馬寅初、竺可楨等近現代中國傑出的教育家,再到當代紹興籍教育工作者百花齊放……

縱覽紹興綿延2500年的文脈長卷,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大先生”可謂星光熠熠、濃墨重彩,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汲古潤今文脈長。站在未來看現在,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下何以賡續文脈、煥發時代光彩,透過當地基礎教育則能找到生動的註解。

“縣中崛起”背後

地處紹興與杭州之間的“國際紡織之都”柯橋,發展程度在浙江省內亦屬前列,2023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7.9萬元。儘管與周邊大中城市距離頗近、聯繫緊密,這裡的中小學生卻鮮有外流。

“最近10年,柯橋中學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的學生有70多名。”浙江省特級教師、柯橋中學校長孫國標說,因爲辦學成績突出、學生表現優異,柯橋中學成爲北京大學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清華大學生源中學。

縣縣都有特控線率保持在高位的優質普通高中,縣縣都有高考700分以上考生,縣縣都有學生考上“清北”……紹興市域基礎教育均衡水平近年來領跑浙江全省。

紹興市教育局介紹,當地現有普通高中56所,其中8所每年特控線率保持在高位的優質普通高中,覆蓋紹興每個區、縣(市)。

“各縣域優質生源很少流失,頭部高中學校數量和在校生人數均保持平衡。”紹興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負責人張君蘭介紹。

“縣中崛起”是近年來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課題。2021年12月,國家多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大力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不唯分數,不唯少數。紹興“縣中崛起”背後,是對教育事業一以貫之的格外重視,以及對教育事業本真的堅守與發揚。

近3年普通高中財政教育經費投入71.55億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年均增長4.27%,2023年達到33036元;強化屬地招生政策,加強師資人才招引,推動城鄉一體交流,推進品質課程建設……

玉米脫粒機、安全型可控電焊帽、電手兩用炒茶機……走進新昌中學陳列室,各種創造發明作品、獲獎證書、專利證書琳琅滿目。

1986年以來,新昌中學學生的創造發明構思提案11萬多個,創造發明作品1400餘項,共獲得全國級獎95項次、國際性比賽獎12次、國家發明專利102項。

堅持教育貼近生活、融於實踐。新昌中學一直鼓勵學生應用所學改善現實世界,這纔有了源源不斷的發明創造,體現了教育的初衷。

縣域教育與縣域發展息息相關。新昌中學融於實踐的教育理念,與新昌縣“小縣大科技”互相成就:這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區縣,立足科創成爲“中國工業百強縣”“中國創新百強縣”,集聚16家A股上市公司。

打破辦學“圍牆”

深秋時節,橙黃橘綠。紹興市越城區孫端街道中心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作爲“駐村小導遊”,用稚嫩的聲音向參觀者講解;上虞區愛彌兒幼兒園和丁宅鄉中心幼兒園的幼兒在田間收割農作物,體驗豐收的喜悅……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鎮化進程中,在加強城區幼兒與鄉土文化連接的同時提升農村幼兒園的辦學質量,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紹興探索打破傳統幼兒園辦學“圍牆”,創新打造學前教育優質發展共同體,探索實踐“城+鄉”“園+村(社)”“園+N”等多種類型的學前教育優共體樣態,多層次聯動促進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讓紹興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有機融入學前教育。”紹興市教育局學前辦副主任陶瓊說。

和小朋友一起邊做木工邊聊天,是書聖故里社區木雕師傅謝成富最期待的事。該社區與幼兒園結成“園社1+1”學前教育優共體後,讓社區空間變成了教育場。

“小朋友對書聖故里的文化更瞭解了,講起故事來都頭頭是道。”越城區繼昌幼兒園園長謝榮美說,園村(社)優共體的建設讓幼兒與周圍世界的聯結更密切。

截至目前,紹興市已經累計開發臺門、石橋、故居、田地、山林、村史館、歷史街區等七大類幼兒遊戲生活體驗場,幫助幼兒真實感受村(社)風土人情、民間遊戲、地方人文等,破解了小園資源匱乏困境。

在有着“四季鮮果之鄉”美譽的上虞區丁宅鄉,鄉里的桑果園、桃林、稻田、現代農業種植廳都成爲幼兒園天然育人場所。這裡還有一大塊專爲學前教育優共體提供的責任田。

上虞區愛彌兒幼兒園發起了“我在丁宅有分地”活動,提出以家庭爲單位認領一分地,並以此爲紐帶設計了農場實踐、家庭微時光、家長沙龍等系列活動,面向優共體成員單位開放。

培育“現代人”

“抱誠守真”的校訓出自魯迅《摩羅詩力說》,校園廣場上屹立着魯迅半身雕像,轉角遇見魯亭、芳林園、索士園……秉承魯迅“人立而後凡事舉”“尊個性而張精神”理念,魯迅中學堅持辦學以“立人”。

資優生培養在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被評爲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4項美術作品獲浙江省“美育之江”展示活動一等獎,高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連續五年獲紹興全市第一名……

魯迅中學黨委書記曹剛陽介紹,學校搭建修身型、基礎型、拓展型、技能型的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品格、才能與個性。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紹興這方水土歷史文脈綿延深刻、繁盛至今,一個深層次動力在於其涵育人的理念的不斷昇華。

中國現代新教育和新文學的發源地之一的春暉中學,自主開發“白馬湖文學”“音樂與人生”“賽艇”等數十門精品課程,教改成果獲評國家基礎教育成果評比二等獎。秉持“毓秀”辦學理念的諸暨中學,近五年獲得五大學科競賽全國決賽6金7銀,該校的STEAM實驗室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爲全國百所“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

有着127年辦學歷史的紹興市第一中學,蔡元培在這裡當過校長,魯迅做過教務主任,蔣夢麟曾在這裡求學。

站在紹興市第一中學南校門,“浙江省立紹興中學”的老校牌熠熠生輝,在這裡,走出了19位中外院士。近年來,學校收穫了14枚國際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學校與北京大學聯合組建了“北斗元培學苑”,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全國領先,近十年,有35人通過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升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知道何以爲學,學生更有後勁。”紹興市第一中學副校長馮王亮說,在目標驅動下,學校學生步入高校後均有可持續發展,得到諸多名牌大學高度認可。

陽明小學、金近小學、元培中學、錫麟中學、秋瑾中學、樹人中學、越崎中學……走進“名士之鄉”紹興,以人名命名的學校總能不期而遇。紹興目前共有名人命名的學校68所、百年名校30餘所,這些名人的思想與精神在無形之中得以傳承發揚。

“除了推進以名人命名學校的更名和建設,我們還將結合德育教育、課程建設、社團活動等,打造‘越臺名士’學校文化建設品牌。”紹興市越城區教體局有關負責人說。

步入嵊州中學大門,眼前氣勢恢宏的晨鐘廣場中間,有一個大石鼎,鼎兩側的石碑上刻着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其中說道,“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智力、體力和個性獲得充分自由的發展。”

目前,嵊州中學有“剡聲”文學社、“晨鐘之聲”廣播社、“飛越”羽毛球社、“旋風”乒乓球社、“鍾靈”創新社、“剡羲”書法社等學生社團16個,社員超過1500人。

培養運動生活方式,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升幸福生活能力……面向培育“現代人”,紹興傳承發揚教育璀璨星光,展開全方位探索。

紹興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石劍晗說,在基礎教育中一路貫穿熱愛、專注與從容,支撐紹興學子在各行各業發光發亮,引領“名士之鄉”煥發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