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業務收縮、SPD規模未起,塞力醫療陷資金困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實習生馬小雨 武漢報道
2024年以來,塞力醫療(603716.SH)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已進行五次股權質押融資,困囿於資金鍊緊張的現狀顯而易見。
日前,該公司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賽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海科技”)將補充質押70萬股,已累計質押公司股份1580萬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比例爲73%,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爲7.85%;賽海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溫偉累計質押2495萬股,佔其合計所持股份的79.77%,佔公司總股本的12.39%。
此前,塞力醫療還通過借款、資本化處理應收賬款、臨時使用閒置募集資金等方式緩解資金壓力。
然而,在多種操作下,塞力醫療突破了合規的底線。2023年9月,塞力醫療因非經營性資金佔用被上交所通報批評;2022年塞力醫療對聯營企業應收款缺少審計證據、2024年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結合上述情況,中審衆環會計師事務所已連續兩年對該公司出具強調事項段保留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頻繁動用各類資金的背後,是塞力醫療亟主營業務缺乏市場競爭力和市場訂單不足,公司一方面面臨着集約化IVD(體外診斷產品)業務縮水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必須着力擴大集約化SPD(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業務規模。
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塞力醫療的扣非淨利潤連虧約3.84億元,營收則從26億元降至20.06億元。若該公司下一個年度扣非淨利潤仍然爲負,且審計報告給出“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判斷,或面臨被ST的命運。接下來,如何提高主營業務競爭壁壘、擴大市場規模,進而解決資金困局、扭虧爲盈?或是塞力醫療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應收賬款回款難
集約化IVD業務是塞力醫療上市初期就從事的主營業務,即向醫療機構提供醫學臨牀診斷儀器和配套檢測試劑構成的統一檢測系統,銷售配套診斷試劑和耗材等。該種商業模式下,營業收入主要由銷售差價與測試數結算的儀器使用費構成。
隨着IVD市場規模的擴張,塞力醫療業績不斷上漲,總營收從2016年的6.27億元上漲至2019年的18.3億元,歸母淨利潤從2016年的6891.7萬元上漲至2019年的1.1億元。
然而,2019年,醫療體系改革,“集採平臺”“兩票制”“耗材零加成”等系列政策相繼推出,使得IVD業務的利潤空間縮減。2023年,塞力醫療集約化IVD業務營收7.19億元,同比下降30.9%,在總營收中佔比爲35.86%。
塞力醫療在財報中解釋,部分IVD業務到期後未做續約安排。同時,由於集採等政策原因,部分客戶收入額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此外,據悉,塞力醫療已經選擇性地終止部分IVD業務和單純銷售業務。提及原因,該公司指出,與部分客戶應收賬款回款時間過長有關,爲減少墊資壓力,適應公司戰略轉型。
公開資料顯示,集約化IVD業務是醫療器械流通的一個分支,屬於重資產、重運營的行業,行業整體回款週期較長,對資金鍊要求較高。因此,應收賬款高、回款難成塞力醫療亟需解決的難題。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塞力醫療公司合併財務報表中應收賬款原值約爲17.78億元,壞賬準備約2.52億元,賬面淨值約15.2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6.07%,佔合併報表資產總額的45.66%。
值得注意的是,從行業水平來看,塞力醫療所屬行業應收賬款均處於較高水平。其中,2023年,潤達醫療應收賬款佔營收比例約爲60.57%,合富中國應收賬款佔營收比例約爲67.70%。
然而,短期內,塞力醫療無法立即改善應收賬款現狀。據2022年塞力醫療對監管函的回覆,在週轉效率上,公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爲242.24天,應收賬款週轉率爲1.49。
塞力醫療在年報中進一步指出,公司主要客戶是醫療機構,受國家醫保結算影響,賬期較長,使得公司應收賬款餘額一直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塞力醫療對醫療機構的應收賬款約16.48億元,壞賬準備1.91億元;非醫療機構應收賬款約0.76億元,壞賬準備約0.25億元。
提及回款措施,塞力醫療指出,“公司將對無法協商一致的客戶啓動訴訟程序,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回款問題,相應前期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可在收回當期衝回,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款力度將極大緩解資金的壓力的同時,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提升公司淨利率。”
還需注意的是,與高應收賬款並存的,是信用減值問題。“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公司持續面臨行業競爭與產品價格下行壓力,且下游醫院客戶醫保回款慢傳導至公司應收賬款持續回款不暢,使得信用減值損失不斷加大。”評級機構中證鵬元指出。據財報,塞力醫療2023年信用減值損失達8006.81萬元。結合流動性壓力,股權質押比例偏高等問題,中證鵬元將塞力醫療主體信用評級結果從“AA-”降至“A”。
SPD規模未起
在IVD業務利潤收窄的大背景下,成本管控成爲醫療機構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塞力醫療則向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SPD)迭代升級。2021年,該公司制定的經營模式爲“醫療檢驗集約化IVD+醫療耗材集約化SPD”的雙主業模式,加上三方獨立實驗室和自主研發生產線。
從銷售額來看,2021年,塞力醫療集約化SPD業務增長勢頭較好,收入約6.93億元,同比增長95.63%。然而,近兩年,該公司集約化SPD業務增長緩慢。2023年,塞力醫療SPD業務營收約7.41億元,同比增長7.5%。
值得注意的是,在營收增幅放緩的情況下,該公司集約化SPD業務成本卻不斷增長,2021年成本約爲6.21億元,同比增長97.69%;2023年成本約爲6.68億元,同比增長7.62%。
隨之而來的則是塞力醫療集約化SPD業務毛利率不斷下降。2020年,該公司集約化SPD業務毛利率約爲11.35%,2021年約爲10.41%,2023年約爲9.9%、比2022年減少0.06個百分點。
事實上,在行業層面,集約化SPD業務正處於高速發展期。《2023中國公立醫院醫療器械SPD市場分析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我國開展醫療器械SPD的醫療機構已達1800家。按照公立醫院11746家的數量進行推算,當前我國醫療器械SPD項目在全國公立醫院的滲透率爲15%,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從市場格局方面來看,89%的SPD項目由醫療器械商業企業作爲運營商,國藥、上藥、華潤、九州通等佔據主要份額。
“公司2017年就開始着手佈局推廣SPD模式,但受近幾年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公司部分SPD項目目前整體處於投入建設期,項目進度延後,規模效應尚待體現。”塞力醫療表示。
路在何方?從已有的動作來看,一方面,塞力醫療瞄準了縣域醫共體建設需求,挖掘更多的下沉市場;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走科技道路脫困。2023年,該公司研發費用約4321萬元,同比增長46.74%。
還需注意的是,不斷開拓空白市場的同時,公司的內部控制和運營管理風險也在加大。塞力醫療指出,“‘兩票制’實施後,公司通過渠道併購、空白市場開拓、戰略合作相結合等方式加強了全國終端渠道的有效覆蓋,同時整合後運管理複雜度增加,對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和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若未來相應子公司或業務發現減值跡象導致計提商譽減值損失,會對公司業績產生直接影響。”
財報顯示,2023年,塞力醫療對雲南賽維漢普科技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計提減值損失861.33萬元;對子公司山東潤誠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253.99萬元;對子公司武漢匯信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406.92萬元。該三項減值損失合計金額爲3522.24萬元。
陷入資金困局
集約化IVD業務收窄、集約化SPD業務規模未起,擺在塞力醫療面前的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或是:持續投入的錢從哪裡來?
首先是借款。截至2023年年末,塞力醫療的短期借款約4.44億元,貨幣資金僅爲2.79億元。不得不提的是,銀行短期借款帶來的利息費用也是發展要面對的難題,據不完全統計,塞力醫療近三年累計的利息費用達2.58億元。
對應收賬款進行資本化處理是一種方式。早在2021年,塞力醫療發佈公告稱,擬通過應收賬款轉讓類資管、信託產品的方式進行融資,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億元,期限不超過24個月。不過,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塞力醫療僅在2021年底進行過一次應收賬款資本化處理,即將合計8367.02萬元的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浙江泉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泉溪資管”),成交價格爲7964.10萬元。
然而,由於泉溪資管未收到應收賬款,提起訴訟,並將塞力醫療作爲案件第三人。通過與泉溪資管協商,塞力醫療又約定以原價回購應收賬款,並向泉溪資管支付在應收賬款受讓及出售期間產生的費用爲402.92萬元。整體來看,塞力醫療欲通過資本化處理應收賬款緩解資金緊張的措施效果不佳。
股權質押融資又是一種方式。據公告,賽海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溫偉未來半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爲1055萬股,融資餘額2500萬元;未來一年內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爲710萬股(不含半年內到期質押股份),對應融資餘額2011萬元。
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還是一種方式。該公司今年4月份的一則公告顯示,2023年先後五次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補血”,其中,第五次共使用約3.9億元閒置募集資金臨時補充流動資金,截至今年4月底還剩餘3.74億元尚未歸還。
然而,在多種操作方式下,塞力醫療突破了合規的底線。2023年9月,塞力醫療發佈公告稱,上交所對塞力醫療、其控股股東賽海健康、實際控制人暨時任董事長溫偉及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的決定。據悉,該次紀律處分的原因爲塞力醫療存在將公司資金拆借給第三方,最終流轉至控股股東賽海健康及實際控制人溫偉,構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
具體來看,2020至2022年期間,塞力醫療控股股東賽海健康通過公司或合併報表範圍內子公司以項目保證金、借款或可轉股債權形式將資金匯入第三方企業,同時公司及子公司與該第三方企業簽訂相關協議約定借款利率並付款。此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累計發生額合計約3.71億元。針對資金佔用等相關問題,中審衆環在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財報審計中發表帶強調事項段的非標意見。
爲了避免被ST的命運,塞力醫療能做的是加強主營業務競爭力,找到更多市場訂單。然而,市場開拓、技術研發等均需要資金的投入。
塞力醫療在年報中指出,未來,公司擬通過多渠道融資方式,擴展融資來源,降低對銀行的依賴,以減少對單一融資渠道變化引發的系統性風險,通過充足的資金支持公司擴展業務範圍。此外,公司計劃將儲備的投資項目特別是標的項目得到市場認可估值增加的項目,比如塞力斯生物、武漢金豆數據、四川攜光等,加強市場推廣與溝通,出讓公司持有的股權,以換取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