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南充之江小學學生:樹立志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2024年5月30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之江小學的學生們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
總書記在回信中說,“看到來信,我回想起20年前爲你們學校培土奠基的情景。得知這些年來學校越辦越好,同學們勤奮學習、熱愛勞動、健康快樂成長,我很欣慰。”總書記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把家鄉建設好,把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你們這一代人接力奮鬥。
一封回信,一段跨越二十年的教育情緣。之江小學是浙江省對口幫扶援建的項目學校。2004年5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親自爲之江小學新校址培土奠基。二十年間,學校舊貌換新顏。
唐海鈴是給總書記寫信的學生之一。2024年12月,她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收到回信讓她非常感動,有了更加努力實現夢想的動力,“長大後當老師的信念更堅定了”。之江小學老校長文志勇表示,作爲基層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是育人,帶着善於發現的眼睛,真正看到孩子們的特長”。
唐海鈴。受訪者供圖
二十年前的教育情緣
12月2日,週一,上課時教室裡的朗朗讀書聲、下課後操場上的歡呼雀躍聲,給校園注入生機與活力。
現在,這裡的教學設施設備都是新的。教學樓以磚紅色爲主色調,5層的連體式建築。左邊“思源樓”,主要作爲學生教室;右邊“啓智樓”更爲綜合,包括教室、教師辦公區和其他功能區域。漫步其間,可見教室明亮、桌椅整潔,其他功能區域如心理輔導室、古箏室、圖書室、閱覽室一應俱全。教學樓對面,操場寬闊,籃球場、足球場、跑道,是孩子們盡情撒歡、釋放快樂的天地。
之江小學現狀。南都記者 馬輝 攝
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轄區內,之江小學屬於一所普通的公辦小學。可是,處於一座嘉陵江穿城而過的城市,它卻以“浙江”的別稱命名,本身就透露着獨特之處。
這份獨特,牽起一段20年的教育情緣。
2024年5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之江小學的學生們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總書記在回信中說,“看到來信,我回想起20年前爲你們學校培土奠基的情景。得知這些年來學校越辦越好,同學們勤奮學習、熱愛勞動、健康快樂成長,我很欣慰。”
在此之前,之江小學五年級一班全體同學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彙報學習生活情況,表達感恩之情和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的決心。
之江小學內,處處皆有“感恩”元素,矗立在教學樓前的“感恩石”,還有刻在門口的對聯:錢塘江弄潮大愛無垠,嘉陵江銘懷點滴感恩。
原八角小學山高路陡。南都記者 馬輝 攝
感恩之情須從20年前說起。嘉陵區之江小學前身是原花園鄉八角小學,坐落於國道318線旁邊山腰上,山高路陡、通行不便。校舍更是年久失修、破敗漏雨,很不安全。2004年,學校在浙江省對口幫扶下實施遷建,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年5月爲學校培土奠基。2005年9月學校建成投用,辦學條件顯著改善。
20年來,之江小學始終銘記這段情緣。從2005年開始,學校將奠基的5月17日定爲感恩日,2009年確定“五個一”感恩教育:編好一本感恩教材,上好一堂感恩課,過好一次感恩日,寫好一封感恩信,做好一件感恩事。
給總書記寫信的學生唐海鈴告訴南都記者,在學校潛移默化式教育下,她和同學們也對20年前的故事瞭然於胸。“之江是錢塘江、浙江的別名。因爲是浙江幫扶遷建,所以取名爲‘之江小學’。”
對此,之江小學的老校長文志勇感觸最深。2003年8月,他接受組織安排,到八角小學當校長。“當時去報到,沿着臺階向上看,清一色瓦房,很多屬於危房了,我的心就拔涼拔涼的,擔心如何開學的問題。”
八角小學舊貌。受訪者供圖
那時候,文志勇還很年輕,考慮到原校址佔地狹窄,他下決心要改變現狀,“不能再原地修建了”。他請人給學校房屋做了安全鑑定,之後向上級部門彙報情況,爭取資金搬遷重建。經過種種努力,最終在2004年確定由浙江省對口幫扶援建。“振奮、喜悅,看到了希望。”文志勇形容。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從山腰搬下來後,八角小學更名爲“之江小學”,不僅擁有了開闊之地,並經歷多次提檔升級。2009年,新建了教師週轉房。2012年,新建了綜合樓,完成了運動場標準化建設。2020年,學校啓動改擴建工程,新建了圖書館、體育館、多功能廳等……
學校操場。南都記者 馬輝 攝
唐海鈴現在就讀六年級,憶及收到回信的場景,她說“整個教室都沸騰了”。回信中提到“這些年來學校越辦越好”,對此,同學們覺得非常自豪。這幾年,她也感受到學校的點滴變化。她提到,2020年之後,教學樓外牆進行了翻新,爲了安全每層樓加裝了防護網,教室裡換了新窗簾、新黑板等等。
變化不止於此。
總書記在回信中寄語之江小學的學生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把家鄉建設好,把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你們這一代人接力奮鬥。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志向,珍惜美好時光,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做愛黨愛國、自立自強、奮發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努力成長爲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樑之材。”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也是之江小學正在踐行的理念。現任校長陳震亞帶着南都記者參觀了“之江美習銀行”。“美習銀行”設在校門旁的一個小房間,內設“櫃檯”窗口,櫃檯裡的櫥窗陳列各類文具、體育用具和益智用品。
學校的“美習銀行”。南都記者 馬輝 攝
他向南都記者介紹,“美習銀行”是借鑑金融銀行管理操作形式,使德育等工作具體化、生活化,更加貼近學生,激勵師生積極參與其中,達到在學生中產生良好習慣、培養較強自我管理能力的教育效果。
具體而言,“美習銀行”發行流通“美習幣”,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美習幣”獎勵。每名學生擁有一本“儲蓄本”,獲取“美習幣”達到一定數額即可到“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物品。
在獎勵規則中,南都記者看到,目前獎勵分類包含了德智體美勞5大類20多個小項。例如,德育類有一項:拾金不昧,撿到他人物品主動歸還,獎勵2個幣/次。勞育類有一項:在家主動分擔家務勞動,獎勵2個幣/學期。
“這是孩子們最喜歡來的地方。”陳震亞笑稱,自從2023年11月開設“美習銀行”,不僅廣受本校學生歡迎,而且目前正在嘉陵全區進行推廣。
唐海鈴說,自己曾經在“美習銀行”兌換過羽毛球、乒乓球網,還有學習用的圓規套裝。“這些精美的獎品,可以激發我們學習的動力和生活的樂趣。”
副校長陳秋宇告訴南都記者,除了“美習銀行”,之江小學在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方面還有一個特色:勞動實踐課。“每個班級有塊勞動實踐基地,由老師和家長引導學生們種些蔬菜等”,從親身種下去,到澆灌、施肥再到收穫,期望以此使孩子們體會到勞動的快樂與艱辛。
唐海鈴說,在老師和媽媽的指導下,她在勞動實踐基地種過生菜,還很成功。她分享了一些小技巧:適當澆水,除去雜草,必要的話再往土裡撒點肥料。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半年來,總書記的回信引起熱烈反響。
重溫收到回信的時刻,文志勇表示,當年爲之江小學所做的種種努力和堅守終於得到迴應,學校辦學的社會影響力終於得到認可,作爲老校長“感到欣慰和激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服務了之江小學11年後,他又輾轉到當地的白馬小學(原名火花計算機世界希望小學)、文峰一小工作。已年過五旬、現任文峰一小校長的他,自覺肩上的擔子仍然沉甸甸的。
文志勇說,作爲基層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是育人,帶着善於發現的眼睛,真正看到孩子們的特長”。
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愛拼的人”。他把當年在之江小學的辦學過程、酸甜苦辣故事製作成PPT課件,和現在所在學校的老師分享,勉勵大家要有信念和激情。“進一步改善辦學環境和條件,我們正在努力中。”
陳震亞表示,他們將切實把總書記的關心關懷轉化爲強大動力,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負囑託,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之江小學展出學生書畫。南都記者 馬輝 攝
對於之江小學的未來,陳震亞也做了很多思考,他尤其看重教師隊伍的重要作用。他說,該校將繼續深入推進校際幫扶工程,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強和優秀學校結對共建,將教師請進來、帶出去;利用將來的“之江教育基金”加大教師獎勵力度,改善辦公環境,增加教師的自豪感、主人翁意識,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陳秋宇表示,學生如同小樹苗,老師要做的是首先保證這些小樹苗“長端正”,然後再考慮生長爲“參天大樹”。
之江小學不少教師在接受採訪時認爲,必須承認學校存在的不足,如何最大程度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把團隊擰成一股繩,也是需要提升的方向。
學生手工作品。南都記者 馬輝 攝
之江小學感恩教育館裡,牆上展示着學校的校歌。
“之江長,嘉陵清,共建學校兄弟情。我們是巴山好兒郎,書聲朗朗高入雲……德智體美愛勞動,知行合一會感恩。長大做個英雄漢,幸福家鄉滿園春……”
唐海鈴說,收到回信讓她非常感動,有了更加努力實現夢想的動力,“長大後當老師的信念更堅定了”。
唐海鈴的爺爺和媽媽都是老師,老師的辛苦她也有所體會。她說,媽媽經常爲了教案,晚上很晚才睡。
即使如此,她還是想當老師。“能把自己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看着自己的學生走向光明的未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回信裡的中國式現代化”專題報道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主筆:南都記者 馬輝 張倩寒
本期採寫:南都記者 馬輝 發自四川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