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到底起源(發源、發祥)哪裡?黃梅戲起源爭議是誰引發的?

湖北黃梅縣縣名得名於隋朝

(唐)魏徵、長孫無忌等撰《隋書》八十五卷【成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黃梅,舊曰永興。開皇初改曰新蔡,十八年(598年)改名焉。有黃梅山。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成書於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黃梅縣(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本漢蘄春縣地,隋開皇九年(589年)置新蔡縣,屬蘄州。仁壽元年(601年)改爲黃梅縣,因縣北黃梅山爲名。縣城,晉驃騎將軍郭默所築。

(明)陳循纂《寰宇通志》明景泰內府刻本【成書於景泰七年(1456年)】:隋改永興縣曰新蔡,又改名黃梅,以界內有黃梅山,故名。

更多地方文獻史料如:(唐)杜佑撰《通典》【成書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二百卷【成書於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宋元豐)新定九域志、(明)李賢纂《大明一統志》九十卷(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刻本【成書於天順五年(1461年)、(明弘治)《黃州府志》、(明)《三才廣志》、(明嘉靖)《湖廣圖經志書》、(明萬曆)《湖廣總志》、(明)大明一統名勝志、清(康熙)(乾隆)和(嘉慶)《大清一統志》、(清乾隆)《黃梅縣誌》、(清光緒)《黃州府志》等等以及其他地方誌文獻均記載“黃梅縣黃梅山”。

如果安徽省安慶市有黃梅戲文化愛好者將明朝天順六年(1462)《直隸安慶郡志》記“黃梅山”與“黃梅調”關聯在一起證明黃梅戲屬於起源安慶懷寧縣黃梅山,那麼唐高宗顯慶元年(656年)成書《隋書》湖北“黃梅縣黃梅山”比《直隸安慶郡志》早800多年,明代官修志書《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統志》都比《直隸安慶郡志》要早幾年。

50年代華東軍政委員會和安徽省(皖北公署)文化組織調查和刊印出版黃梅戲(調)有關文獻

1952年11月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藝術事業管理處輯,新文藝出版社《華東地方戲曲介紹》出版(1951年4月《戲曲報》、2006年王長安主編《黃梅戲志》、2009年王長安主編《中國黃梅戲》)載:張紫撰《黃梅調的初步調查》:據我們初步調查研究,黃梅調是自鄂東地方發展而來的,其所以叫黃梅調,是由於它是從湖北黃梅戲演變而來之故。黃梅調最初的三十六本戲,就是湖北黃梅戲的原來腳本,不過只流行於皖西地區。

華東軍政委員會成立於1950年1月27日,隸屬於中央人民政府大區行政委員會管轄。委員會駐地:上海市。華東區曾爲中國六大行政區之一,爲當時一級行政區,於1954年6月撤銷。管轄範圍:山東省,浙江省,福建省,臺灣省,蘇北行政署區、蘇南行政署區,皖北行政區,皖南行政區(1952年8月25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合併爲安徽省,省會合肥市),上海市、南京市。

1954年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籌備委員會編《安徽省參加華東區第一次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選拔預演特刊④黃梅戲·黃梅戲的來源及其發展》

「黃梅戲」的前身,是鄂東黃梅一帶流行的「採茶調」。清乾隆五十年【注:1785年】左右,黃梅縣等地不斷髮生早災和水災,勞動人民離鄉別井,有的逃到安徽的宿松、太湖、望江來了。逃荒的人們大都是靠乞討爲生。乞討時敲着「道情簡」,打着「連湘」和「金錢板」來演唱家鄉流行的「採茶調」。連年災荒,到處流浪,使演唱形式和內容豐富起來了,逐漸形成一種雛形的民間小戲,並由廣場走上了舞臺。這種雛形的民間小戲在鄂、皖、贛三省之間流傳着,稱之爲「採茶戲」,也有人叫它爲「黃梅調」,因爲它是從黃梅縣人唱出的「採茶調」發展起來的。【注:陸洪非在80年代1981撰《黃梅戲探源》一文和1985年著《黃梅戲源流·黃梅戲探源》一書中將1954年《黃梅戲的來源及其發展》文中的“這種雛形的民間小戲(黃梅採茶調)在鄂、皖、贛三省之間流傳着”改成“採茶調或採茶戲——黃梅戲當初在皖、鄂、贛三省之間形成的時候,其全稱是“黃梅採茶調。”】

1954年11月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紀念刊·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一帶茶山上流行的“採茶調”。乾隆年間【注:1953年陸洪非撰《試談黃梅調》一文:“據老藝人丁永泉說: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東黃梅一帶遭遇水災,難民們紛紛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謀生。這時候,他們就用黃梅一帶流行的小調來演唱遭受水災後的悲慘生活。”】,黃梅地區不斷髮生災荒,人民紛紛離散,有的逃到江西九江、鄱陽,有的逃到安慶、宿松、望江。逃荒的人們大多靠乞討爲生,乞討間,他們就敲着道情筒,打着連湘和金錢板來演唱採茶調。以後,它的形式與內容逐漸豐富起來,並與花燈、高蹺等民間藝術相結合而形成了一種雛形的民間小戲,由廣場走上了舞臺。這種雛形的民間小戲在鄂、皖、贛三省之間流行着,總稱爲採茶戲,安徽人則稱它爲黃梅調,解放後改稱爲黃梅戲。……黃梅戲最初在安徽流行的地區是與湖北黃梅、江西九江毗鄰的宿松、望江等縣,清道光以後才逐漸向東發展(道光二十九年1849宿松、望江水災,當地人民也帶着黃梅調出外逃荒),廣泛流行在以懷寧爲中心的大江南北。【注:陸洪非將“據老藝人丁永泉說: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東黃梅一帶遭遇水災,難民們紛紛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謀生。”篡改成“清道光以後才逐漸向東發展(道光二十九年1849宿松、望江水災,當地人民也帶着黃梅調出外逃荒)”,廣泛流行在以懷寧爲中心的大江南北也是民國十五年(1926年)以後的事情。】

【華東戲曲研究院】戲曲學術研究機構、演出團體。1951年3月建立,隸屬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設在上海。周信芳任院長,袁雪芬任副院長。另設秘書長、副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先後由蘇堃、陳山、伊兵任秘書長,周璣璋任副秘書長。該院通過戲曲創作、戲曲教育、示範演出的具體實踐,推動了華東地區的戲曲改革運動。先後編輯出版了《華東戲曲劇種介紹》五集、《華東地方戲曲叢刊》三十集,並參與了《京劇叢刊》“麒派”、“蓋派”部分劇目的整理工作。院下設華東京劇實驗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華東京劇實驗學校、華東大衆劇院。1952年華東京劇實驗學校停辦,1954年設立崑曲演員訓練班,並將長江劇場劃歸院領導。1955年由於華東大行政區建制撤銷,院停辦,分設上海京劇院、上海越劇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三個機構。

1954年8月陸洪非撰文《關於黃梅戲》(1955年華東戲曲研究院編輯《華東戲曲劇種介紹》出版)

黃梅戲的前身是流行在鄂東黃梅縣的“採茶調”。從前黃梅縣的紫雲山和龍平山都是產茶地區,每年“茶春”(穀雨前後),成羣結隊的青年男女在一起採茶,唱出許多小調來了。……這些在茶山上所唱的小調,都稱它爲“採茶調”。黃梅縣除“採茶調”外,還有紫雲山的“樵歌”和太白湖的“漁歌”也都是有名的。黃梅縣唱歌的風氣特別旺盛,甚至在人民的想象中,連山上的頑石也都是會唱歌的。千百年來黃梅縣一帶的勞動人民在採茶、捕魚和砍柴的勞動過程中所創造的歌謠小調,流傳到其他地區則被稱爲“黃梅調”。又因爲是以採茶調爲主,故稱“黃梅採茶調”。“黃梅採茶調”傳播出來是在清乾隆五十年以後的事。【注:1953年陸洪非撰《試談黃梅調》一文:“據老藝人丁永泉說: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東黃梅一帶遭遇水災,難民們紛紛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謀生。這時候,他們就用黃梅一帶流行的小調來演唱遭受水災後的悲慘生活。”】乾隆四十九年黃梅大旱,五十年大水(見小戲《逃水荒》),災民紛紛逃至臨近的安徽的太湖、宿松和江西的九江、湖口等地來了。逃荒的人們大都是乞討爲生。乞討時爲了“遮醜”,就沿門歌唱“採茶調”或其他歌曲。利用的形式則有“連廂”、“花鼓”、“道情”、“金錢板”、“羅漢椿”等。因爲演唱的目的是乞討糧食,故稱這種演唱形式爲“化谷戲”。後來流行在安徽、江西的“黃梅採茶調”,逐漸與民間的“花燈”(如“推車燈”、“挑花籃”等)“高蹺”等形式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民間小戲(“採茶調”發展成爲民間小戲的材料爲望江老藝人胡玉庭所談,胡玉庭今年六十四歲,十八歲在戲班時,其師祖蔡仲賢八十餘歲,常與其談黃梅戲發展的過程。),即黃梅戲的原始形態。

胡玉庭:我的師祖蔡仲賢說黃梅調是在黃梅縣學來的採茶調

金肽頻主編.安慶新文化百年 1915-2015 戲劇卷[M]. 2016

光緒五年(1879年),蔡仲賢因世難年荒,隻身流浪到廣濟、黃梅【注:今湖北黃岡市武穴市、黃梅縣】一帶靠打礱子餬口。這時,蔡仲賢發現採茶調優美動聽,且深爲廣大人民羣衆所喜聞樂見,於是努力不久便從黃梅【注:湖北黃梅縣】及其附近地區學會了許多采茶調(注:湖北黃梅採茶調“三十六本大戲、七十二本小戲”)。光緒七年(1881年),蔡仲賢在家鄉望江縣正式成立採茶調流動班子,活躍於懷寧、太湖、宿松、潛山、黃梅一帶。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前後,採茶調【注:湖北黃梅採茶調】在蔡氏師徒的演唱過程中,不斷吸取民歌小調和“徽調”、“高腔”、“平安調”的優美曲調,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風格的地方小戲——黃梅調【注: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正式命名“黃梅戲”】。

1961年10月15日懷寧縣委編寫組、懷寧縣黃梅劇團通過人民日報發佈杜撰、僞造歷史文章《黃梅戲》

按:1961年懷寧縣委編寫組、懷寧縣黃梅劇團將徽劇銅陵市樅陽縣“樅陽腔(又稱石牌調)”僞造、杜撰成懷寧縣“黃梅戲懷寧腔(調)”、將黃梅戲僞造、杜撰成是明朝年間形成、將湖北鄂東“羅羅腔”(清中晚期稱爲“哦呵腔”)僞造、杜撰成統稱爲安慶“多多腔”,將石牌鎮清朝晚期(1840-1912)“安慶梆(班)子(彈腔)”班社和從業藝人僞造、杜撰成懷寧縣“黃梅戲懷寧腔(調)”班社和藝人,將清朝晚期嘉慶、咸豐年間(1840-1862)安慶彈腔藝人程福香僞造、杜撰成“明末清初”【或清早期康熙、乾隆(1696—1733 )】黃梅戲藝人和創立班社。

據傳說,古代的石牌(懷寧)是安徽的一個水陸交通的大集鎮,向以魚米之鄉著稱。每當春種秋收之時,農民們慣唱懷調山歌來歌頌自己辛勤勞動的豐收。這種民間的、優美的、抒情的山歌小調,傳統地稱爲“懷寧調”【注:吹腔。戲曲腔調。徽劇主要腔調之一。明末清初時從江西弋陽腔發展出來的“四平腔”,受了崑腔的影響,在安徽樅陽(今銅陵市樅陽縣)一帶所形成,故初名“樅陽腔”,又稱“石牌調”、“安徽梆子”“蘆花梆子”。《安慶市文化志》曾作以概括:“徽劇源流沿革。明末清初昆弋腔傳到安慶府的樅陽、石牌一帶,與李自成因軍事失利,軍中樂人和山陝商幫帶來的西秦腔(即早期的山陝梆子)融匯,吸收西秦腔劇目和音樂唱腔,使其部分曲調發生變化成爲既能唱長短句,又能謳歌齊言對偶句,初具板式變化並結合當地的俚歌俗曲,漸次形成吹腔(即石牌腔)、撥子、二簧腔。吹腔、撥子,清初合稱爲‘樅陽腔’,乾隆中葉稱‘石牌調(腔)’,其戲班稱‘安慶梆(班)子’,所唱包括吹腔和撥子在內的各種聲腔,統稱爲‘安慶梆子’或稱‘梆子亂彈腔’(據《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經研究得知1961年休寧縣委把吹腔(即樅陽腔、石牌腔或石牌調)篡改成“懷寧腔”,把徽劇源流嫁接到黃梅戲源流。】。 另一種傳說,在多年以前,湖北省的黃梅縣因地勢低窪,連年洪水成災。這裡的羣衆只得逃向外鄉謀求生活,爲了行乞方便,他們就將“採茶歌”民間小調,配用民間的“連廂”、“花鼓”等民間藝術形式進行演唱。當時石牌【注:1953年陸洪非撰《試談黃梅調》一文:“據老藝人丁永泉說: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東黃梅一帶遭遇水災,難民們紛紛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謀生。經研究得知1961年休寧縣委把湖北黃梅縣篡改成“石牌”】經常有災民湊在一起演唱,後來經過歷代的勞動者和說唱藝人的艱苦勞動,在懷寧流傳的民間“連廂”、“龍船”、“獅子燈”等三十多種民間藝術形式的基礎上【注:1954年安徽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籌備委員會編《安徽省參加華東區第一次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選拔預演特刊④黃梅戲·黃梅戲的來源及其發展》:(黃梅縣災民)乞討時敲着「道情簡」,打着「連湘」和「金錢板」來演唱家鄉流行的「採茶調」。】,終於在明朝年間形成了一種小戲【注:1961年休寧縣委杜撰僞造黃梅戲形成於明朝,最早史料是清朝晚期光緒五年1879年8月16日《申報》刊載《黃梅淫戲》的報道:“皖省北關外,每年有演唱黃梅調小戲者,一班有二十餘人,並無新奇足以動人耳目。】。這就叫做黃梅戲或黃梅調。

在唱腔上有七板、對板、陰似腔(即還魂腔)等多種,統稱爲“多多腔”【羅羅腔也叫“羅羅調”。戲曲聲腔。清康熙年間流行於湖北、江西。有人認爲也是由弋陽腔演變而成(劉廷現《在園雜誌》)。乾隆年間流傳到了揚州,李鬥《揚州畫舫錄》:“弋陽有以高腔來者,湖廣有以羅羅腔來者”,其後影響日趨廣泛。北方人因羅羅腔來自南方稱爲“南鑼”。羅羅腔由一人在前臺演唱,衆人在後臺幫腔,和之以“羅羅喲喲”之聲羅羅腔”之名即由此而來。羅羅腔在湖北清朝中晚期稱爲“哦呵腔”,哦呵腔是打鑼腔系劇種的主腔,來自源出自鄂東古蘄州(今蘄水附近)所屬諸縣〔注:元末明初蘄州(府)領蘄春、蘄水(今浠水)、廣濟(今武穴)、黃梅、羅田5縣。〕的田畈勞動歌曲、民間音樂基礎上長期衍變形成的,形成過程中曾受到清戲(高腔)、漢調(漢劇)的影響。“哦呵腔”以鑼鼓伴奏、人聲幫和而得名,流傳很廣,後來逐漸推展流變,成爲鄂、皖及贛北各路花鼓戲、採茶戲的主腔之一。哦呵腔最先流行於鄂東的圻水(今浠水)、黃安(今紅安)、麻城、羅田、黃梅、廣濟一帶(黃梅、廣濟、蘄春一帶則稱“採茶調”),早期演出劇目也多屬上述地區的人和事。黃孝花鼓戲(楚劇)與鄂東的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有明顯的共性,同出一源。主腔都是在哦呵腔的基礎上形成的。】,後代經過不斷加工琢磨,進一步結合民間風格的小調形式,又逐步形成了一種府腔(即以安慶語言爲基礎)。這時在“多多腔”【注:實際上是湖北鄂東清早期康熙年間的“羅羅腔”、乾嘉以後中晚期的“哦呵腔”】的基礎上又發展了一步,通過加工提煉,又從“府腔”【注黃梅調進入安慶城區(安慶府懷寧縣)是民國十五年(1926年)】的基礎上,發展成爲“懷寧腔”。當地廣大農民都稱爲“黃梅戲懷寧腔”【注:1953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正式命名“黃梅戲”,《安慶市志》:“黃梅戲”之稱始見於1952年11月15日《大公報》。在1952年之前安慶市城區懷寧縣不可能稱爲“黃梅戲懷寧腔”】。

在明末清初時期,由石牌地區程家牌黃梅戲老藝人程福香開始建立班社,當時勞動人民稱爲窩班。以後,石牌的王家燈的王幸鬆、石牌鎮的潘龍記、罐子窯的汪芳弟、高河鋪的張北海等相繼成立窩班社。

1961年懷寧縣僞造、杜撰、自我矛盾的“明末清初黃梅戲老藝人”程福香的證據

2009年安慶市地方誌辦公室編《安慶黃梅戲》 :據懷寧縣文化部門在50年代、80年代組織專門班子調查走訪,最早有建於清道光末年的潘名周班、程福香班,次之有建於咸豐年間的楊永田班、劉火伢班、張尚乾班和建於同治年間的汪瑚久班、朱丙奎班。

2010年王長安主編《安徽戲劇通史》 :創建於道光末年的潘名周班和程福香班。

2018年懷寧縣文化委員會 《戲鄉新聲 增刊》 : 清朝同治與光緒年間,懷寧石牌人程福香開始組建半職業性的黃梅戲班社,農閒時逐村逐鎮進行演出。

2018年3月朱恆夫等著《中國戲曲劇種研究》 :程福香班(班主程福香,始建於道光末1849年)

2018年1月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編著《黃梅戲起源》:〔程家科班〕,班主程福香,自清康熙三十五年建班至雍正十一年(1696—1733 ),班址設懷寧縣石牌鎮,活動於以石牌爲中心皖河兩岸地區。主要成員有:張啓剛(生)、李明波(生)、萬楓瑜(旦)、何法明(旦)、呂根生(醜)、胡我發(醜)等。該班由科班轉爲演出班社,在燈會上演出“多多腔”。班師潘寶霞、張守義。(P324)《安慶地區黃梅戲重點班社簡表》班社名稱:程家科班。班主:程福香。主要活動範圍:以石牌爲中心的皖河兩岸活動年限:1696—1733。(p382)程福香(1670-1745),懷寧縣石牌鎮人。出身梨園世家,父親系彈腔(即徽調)宜慶班小生,時稱“活周瑜”。(p387)

2018年12月安慶市檔案局編《黃梅戲剪影》 :另據記載,懷寧縣石牌鎮清朝初期就出現了黃梅戲班程家班,該班綿延了一百多年。首任班主程福香(1670-1745),原來是彈腔(即徽調)宜慶班武生演員,後棄徽調從懷腔(即黃梅戲),於康熙中晚期創辦時稱“多多腔”(“多多腔”即各種花腔、小調之統稱,亦是黃梅戲的乳名)的小戲班(區別於徽調大戲班)。【注:安慶懷寧縣石牌鎮將湖北清康熙年間“羅羅腔”僞造、杜撰“多多腔”並嫁接成爲黃梅調(戲)源頭。】

對安徽安慶市黃梅調(黃梅戲)十大一疑問

①黃梅採茶調(黃梅調)是到底是什麼時期流傳至安徽皖西地區?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還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還是光緒五年(1879年)流傳至安徽宿松縣、太湖縣、望江縣等地?

②黃梅採茶調(黃梅調)是在湖北鄂東黃梅縣形成之後,在鄂、皖、贛三省之間流行?還是在皖、鄂、贛三省之間形成的時候,其全稱是“黃梅採茶調。”

③黃梅採茶調(黃梅調)“二小戲”、“三小戲”是在湖北鄂東黃梅縣形成之後流傳至安徽宿松縣、太湖縣、望江縣等地?還是在安徽宿松縣等地形成“二小戲”、“三小戲”?

④黃梅採茶調(黃梅調)是什麼時候流傳至清安慶府懷寧縣?安慶府懷寧縣何時有黃梅採茶調(黃梅調)?

⑤黃梅採茶調(黃梅調)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之後由宿松、望江向東流至清安慶府懷寧縣嗎?還是光緒五年1879年左右直接由湖北鄂東黃梅縣流至清安慶府嗎?

⑥爲什麼1951年左右張紫撰《黃梅調的初步調查》會記載:據我們初步調查研究,黃梅調是自鄂東地方發展而來的,其所以叫黃梅調,是由於它是從湖北黃梅戲演變而來之故。黃梅調最初的三十六本戲,就是湖北黃梅戲的原來腳本,不過只流行於皖西地區。

⑦爲什麼陸洪非1953撰《試談黃梅調》一文中會記載:據老藝人丁永泉說:相傳在一百多年以前(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鄂東黃梅一帶遭遇水災,難民們紛紛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謀生。這時候,他們就用黃梅一帶流行的小調來演唱遭受水災後的悲慘生活。陸洪非自我矛盾一說乾隆五十年由黃梅縣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又說道光二十九年黃梅縣逃到安徽宿松、望江等縣。

⑧爲什麼黃梅戲藝人胡玉庭會說:“我的師祖蔡仲賢說黃梅調是(注:光緒五年1879年)在黃梅縣學來的採茶調”?

⑨1961年懷寧縣委編寫組爲什麼要僞造杜撰懷寧縣黃梅戲(調)歷史源流?爲什麼要僞造、杜撰黃梅戲(調)藝人和班社?爲什麼要將懷寧縣石牌彈腔藝人和班社嫁接、僞造、杜撰造成黃梅戲(調)藝人和班社?懷寧縣是否是黃梅戲(調)發源地?有什麼證據證明是黃梅戲(調)發源地?

⑩1953至1985年陸洪非撰寫文章和編著《黃梅戲源流》出版時,陸洪非既未全面肯定黃梅戲(調)起源湖北黃梅縣同時又模糊化黃梅戲(調)起源湖北黃梅縣,甚至於將黃梅戲(調)“二小戲”“三小戲”是安徽皖西形成,這裡也是1953-1993年期間黃梅戲起源爭議問題的直接導火索。然而其“徒弟”王長安1993年提出的“黃梅調在湖北,黃梅戲在安徽”,湖北期間是小調樣式,沒有完成綜合藝術的實踐,是手拿唱本去演唱,不是裝扮表演,到了安徽受到徽班的影響,受到安慶敘事文學(《孔雀東南飛》)的影響,就具備了戲劇的原型了(王長安採訪原文)。1997年王長安著《黃梅戲初論》、2000年安徽省藝術研究所編(王長安主編)《黃梅戲通論》、2006年王長安主編《黃梅戲志》、2009年王長安主編《中國黃梅戲》,這就是1993-2017年期間黃梅戲起源爭議問題中王長安是參與發起否定黃梅戲起源湖北黃梅縣主要推手之一。2015年至今(2024)安徽安慶市宣傳、文化部門和相關企事業以官方、民間相結合形式並假以“學術研究”名義全面開展發起否定黃梅戲起源湖北黃梅縣,從而引發輿論風波。

2024年安慶市編劇何成結撰文《黃梅戲起源地之爭》總結

黃梅戲起源地之爭,由來已久。20世紀90年代,湖北、安徽兩省的業內人士也曾有過小範圍的交流與討論,並未達成一致的共識也就擱置下來。2007年,安徽省黃梅戲藝術基金會在安慶組織文史工作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再研討活動,歷時五個月,第一批學術論文發表在2007年《黃梅戲藝術》第4期,提出了對媒體中時常出現黃梅戲“源自湖北,發祥於安徽”【批註:90年代時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的盧榮景回答:應該說‘黃梅戲發源於湖北,成長於安徽’!】等慣性話語的質疑與匡正,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討論即由此開始。2015年受安徽省委宣傳部的指令,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爲學術課題,聘約了省、市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多人,歷時三年,對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等省市縣鄉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田野調查,收集的所有資料經論證、歸納、整理出四十多萬字的文稿,於2018年元月成書出版,在這本《黃梅戲起源》的學術專著中,旗幟鮮明地表達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起源皖河流域各縣的鄉野之中。”

黃梅戲發源於湖北,成長於安徽

90年代時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的盧榮景回答:應該說‘黃梅戲發源於湖北,成長於安徽’!

1993年安徽藝術研究所(院)王長安提出的“黃梅調在湖北,黃梅戲在安徽”,繼承陸洪非1985年《黃梅戲源流》觀點,認爲清乾隆五十年【注:1785年】左右湖北黃梅採茶調流傳至安徽安慶地區,而“二小戲”“三小戲”是在安慶地區形成。事實上黃梅採茶調應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後向東傳入安慶地區宿松縣等地,再到光緒五年(1879年)望江縣蔡仲賢在湖北黃梅縣學習採茶調,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前後蔡仲賢等才融合“徽調”、“高腔”【注:高腔不能直接等於弋陽腔和青陽腔,清末江西九江府湖口縣高腔在安慶地區盛行,湖北鄂東遺存有麻城高腔(清戲),嶽西高腔是繼承江西九江湖口高腔而來。】,民國十五年(1926年)黃梅調(戲)進入安慶城區以後黃梅調(戲)小人物唸白才用“安慶方言”。1949-1954年安徽省委重視黃梅調(戲),籌建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唱響全國黃梅戲演員嚴鳳英、王少舫等人是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演員身份,安慶市(含今市中心城區、懷寧縣)只是演出劇場傳唱地,並不是黃梅戲(調)發源地。

2007年起安慶市文化機構和《黃梅戲藝術》雜誌編輯部等開始籌劃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事實

2005年8月30日新安晚報《安徽力挺黃梅戲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報道:會上,這種兄弟間的競爭意識獲得肯定,但也指出目前全面細緻申報所有項目的同時, 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是申報黃梅戲,因爲黃梅戲這個項目不僅有安徽申報,湖北和江西兩省此次也分別向國家申報了該項目,一心“唱響黃梅戲”的安徽已經決定着力爭取一直以來都是安徽文化名片的黃梅戲。與會者分析江西競爭實力不是很強,但湖北是一個強勁的對手,所以在資料收集和申報材料製作加工上都會下大力氣。

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國發〔2006〕18號)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現流佈於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梅縣等地。

2006年5月,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組織召開了《黃梅戲再探源》爲主題的學術研討會,邀請了省級專家學者、安慶市縣專業人員共30多位同仁出席會議,對課題進行論證、辯論和確立。

安徽(安慶)挑動黃梅戲起源爭論打響正式行動的第一槍是《黃梅戲藝術》2007年第1期吳功敏的《探尋黃梅戲的源頭》這篇文章是2006年11月8日至15日安慶第四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和吳福潤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純屬誤傳》。兩篇文章一個主題:對黃梅戲源頭進行再探討。文章都不長,卻激起了千層浪。

2007年5月15日,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和安慶市黃梅戲劇院《黃梅戲藝術》編輯部在第一時間作出了反應在安慶邀集部分安徽黃梅戲研究者,召開了《黃梅戲源頭再探討》的學術會議,並在2007年第3期的《黃梅戲藝術》中的《戲曲研究》欄目集中發表了關於黃梅戲的“起源”的四篇文章,柏龍駒(時任安徽省文聯名譽副主席、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的《黃梅戲源頭的再探討》、張亭的《黃梅戲誕生在石牌》、秦之的《黃梅戲源自何處》、張建初(時任安慶市作家協會秘書長)的《此“黃梅”非彼“黃梅”》。就是研討會後的“學術成果”。通過十餘年初步形成以吳功敏(黃梅戲演員、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原副所長)、張亭(懷寧人、懷寧縣原文化局局長)、汪同元(嶽西縣圖書館原館長)、王秋貴(安慶市文化館原館長)、韓笑龍(原安慶市黃梅戲劇院原院長)、鄭立鬆(懷寧人、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所原副所長)、何成結(原《黃梅戲藝術》主編)等人組成推翻和否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安慶骨幹隊伍,這支隊伍是僞造、杜撰“黃梅戲起源(發祥)於安慶”的中堅力量,亦是2018年出版圖書《黃梅戲起源》的骨幹核心成員。

2007年,安徽省黃梅戲藝術發展基金會在安慶市黃梅戲劇院《黃梅戲藝術》編輯部【現今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黃梅戲藝術》編輯部】組織文史工作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再研討活動,歷時五個月,第一批學術論文發表在2007年《黃梅戲藝術》第4期(第3期),提出了對媒體中時常出現黃梅戲“源自湖北,發祥於安徽”【注:應爲“黃梅戲發源於湖北,成長於安徽”正確表述】等慣性話語的質疑與匡正,一場曠日持久的學術討論即由此開始。

2007年7月29日早上5點半陸洪非去世。

2007年12月13日《新安晚報》記者宮禮在該報文藝版所發稿件的題目“黃梅戲發源地當屬宿松”,2007年8月30日《安慶晚報》記者部副主任李宏在該報安慶重點欄目中所發稿件的題目“宿松是孕育黃梅戲的源頭”。

2008年11月,由中央電視臺、北京銳度空間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安慶電視臺組成的《大戲黃梅》攝製組在安慶成立。安慶市委宣傳部、安慶市文廣新局組織調動了鄭立鬆、凌祖培、何成結、張亭、黃復彩等黃梅戲研究“專家”及專業院團、民間班社全程參與了攝製工作。《大戲黃梅》是安慶市官方第一部僞造、杜撰黃梅戲起源懷寧縣石牌鎮同時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事實的紀錄片。

最近十年黃梅戲起源爭議問題背景因素

2015年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國辦發〔2015〕52號)。該《政策》中“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開展地方戲曲劇種普查。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全國戲曲劇種普查報告》於2020年12月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人民出版。

2015年7月14日,文化部《關於開展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的通知》(文藝函〔2015〕629號),還《通知》中“普查的範圍和內容”:本次普查的範圍是我國境內各地區、各民族的傳統戲曲劇種,包括皮影戲、木偶戲等不同戲曲樣式,普查登錄的主要內容是:劇種名稱、聲腔、藝術淵源、形成時間、流行區域、劇目、音樂、表演藝術、舞臺美術、主要演出團體、人才培養機構、報刊專著、代表人物等相關文字、圖片資料。

2015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北京出席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

2015年10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來到安慶市宿松縣、潛山縣、懷寧縣,深入鄉村、街鎮和文化單位,實地考察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等情況。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安慶市領導虞愛華、陳愛軍、宋聖軍等分別陪同考察。聽說彈腔、懷腔在當地仍然十分受歡迎,劉奇葆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懷寧縣石牌鎮,劉奇葆步行來到古樸滄桑的歷史文化街區,感受老街戲曲文化的點滴遺存。工作人員介紹說:“1982年,著名戲劇家曹禺先生在石牌鎮考察時發出了‘來這裡朝聖’的感嘆。 ”劉奇葆說:“傳承弘揚戲曲藝術,不能把根丟了。曹禺先生來朝聖,我們今天來尋根。 ”。街區“黃梅軒”紀念館內,一組組文字、圖片資料詳實地記錄下了石牌鎮戲曲文化藝術興衰發展的過程,見證着“徽黃故里,戲曲聖地”的根脈。劉奇葆對此予以肯定,他要求石牌鎮要圍繞徽劇和黃梅戲源頭保護搞好規劃,建設必要的博物館和舞臺,落實國家各項非遺政策,把不同發展階段的小調保護好、傳唱好,使戲劇之鄉的品牌越來越響亮,促進當地文化繁榮發展。【此調研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15年10月25日至28日,安徽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曹徵海【曾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2017年5月20日病逝】深入懷寧縣石牌鎮普濟村蹲點,10月26日下午,曹徵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黃梅戲起源、懷腔發展和傳承情況開展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面意見。安慶市市委書記虞愛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愛軍、市委常委、秘書長宋聖軍、市文廣新局局長劉春旺陪同調研或參加座談會。市黃梅戲劇院院長陳兆舜、國家一級編劇何成結及相關人員參加了座談會。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曹徵海指出,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從歷史出發,有理有據做好黃梅戲文物史料的徵集、整理工作,通過珍貴史料、實物以及音樂、聲腔、班社、劇目等方面的相互印證,說清起源,彰顯黃梅戲源頭的魅力。建設黃梅戲數字信息資源庫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功德無量,各級政府要積極支持,努力推進,爲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黃梅戲藝術這一中華民族文化魁寶做貢獻。【此調研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15年12月15日,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組織召開“黃梅戲起源與發展再調研”工作研討會。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它的傳承與發展得到了中央、省、市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宣部部長劉奇葆指示:“戲曲之根不能丟,我們要來尋根。”【批註:劉奇葆考察說:“傳承弘揚戲曲藝術,不能把根丟了。曹禺先生來朝聖,我們今天來尋根。 ”】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徵海深入懷寧縣石牌鎮普濟村蹲點,就黃梅戲起源、懷腔發展和傳承情況開展調研,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面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梅戲起源與發展再調研”工作,召開了專題會議,併成立了調研課題組。課題組辦公室設在市黃梅戲劇院。近日,市黃梅戲劇院組織多位黃梅戲專家,先後三次召開了“黃梅戲起源與發展再調研”專題研討會。目前,已陸續蒐集了黃梅戲相關資料。接下來各位專家將從五大版塊對黃梅戲起源及發展問題進行比對、論述(即:班社及老藝人的傳承體系、音樂比對、民歌及花腔小戲的音樂比對、劇目比對、早期黃梅戲生成與發展等五大版塊)。關於黃梅戲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着爭議。與會專家紛紛表示:將秉承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精神,尊重歷史,以科學的態度來研究黃梅戲的起源問題。(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供稿)

2016年以來安慶市官方企事業單位正式全方面、全方位組織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事實並僞造、杜撰“黃梅戲起源(發祥)於安慶”

2016年4月13日,“黃梅戲起源與發展”專家聘請儀式暨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廖奔,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朱萬曙,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資源管理處負責人,以及安慶市黃梅戲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20餘人參加了會議。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愛軍出席會議。陳愛軍部長感謝各位專家對黃梅戲傳承振興發展的關心支持,重點介紹了課題研究的重大意義和推進情況,希望專家們多提寶貴意見。廖奔代表北京專家充分肯定了該項課題研究的重要現實意義,表示將盡最大努力推進研究取得成果。活動期間,陳部長向有關專家頒發了黃梅戲起源與發展課題組顧問聘書。會上專家們還就下一步課題如何進一步深入進行了研討。(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供稿)

2016年12月19日人民網 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申報的課題——“‘黃梅戲起源與發展’再調研”,被確立爲2016年度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戲曲就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長期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戲曲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多次發佈文件,部署相關工作。中央和省委領導極其重視安慶戲曲文化。“黃梅戲起源與發展”調查與研究選題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關於“黃梅戲起源與發展”的問題,學術界提出了多種看法,具有相當的價值。但是,一些觀點缺少堅實的調研依據,缺乏綜合的、全方位的學術把握。爲進一步推進、深化理論認識,從田野調查入手,經過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科學成果,非常必要。本次調研,不僅是一次專題的學術探索活動,也是落實黨和國家關於戲曲方針政策的重要舉措。

2017年1月12日就通過《人民日報》19版(記者張賀)發文《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黃梅戲是深受羣衆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衆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爲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據課題組成員(王秋貴等)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黃梅戲真正的起源、發祥地安徽安慶。”【此文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17年12月26日,文化部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發佈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成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15〕52號)要求,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在中宣部的指導下,此項工作報經國家統計局備案同意,由文化部負責組織開展。經過2年的努力,目前普查數據已全部入庫,普查先期工作已完成。普查結果表明,我國現有348個戲曲劇種,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編纂《中國戲曲志》相比,有47種劇種已經消亡,17種瀕臨消亡。

2018年元月成書出版,在這本《黃梅戲起源》的學術專著中,旗幟鮮明地表達出“黃梅戲起源於安慶,起源皖河流域各縣的鄉野之中。”【此書《黃梅戲起源》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18年9月11日,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新聞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安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磊發言(新聞發佈詞):“我謹代表藝術節籌委會和安慶市委、市政府……起源於安慶的黃梅戲,是享譽海內外的藝術瑰寶。100多年來,黃梅戲從草臺登上舞臺,經過了極不尋常的歷程,從民間小戲成長爲唱響大江南北、深受羣衆喜愛的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此屆黃梅戲藝術節新聞發佈會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18年10月14日黃梅戲藝術文化公衆號:2018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編撰的黃梅戲專著《黃梅戲起源》,該書通過“黃梅戲與安慶戲曲文化”、“黃梅戲音樂來源推考”、“黃梅戲傳統劇目考源”、“黃梅戲早期班社叢考”、“黃梅戲早期藝人綜錄”五大章節,梳理已掌握的文獻及資料,形成一個較爲完善的證據鏈,敘述和論證了黃梅戲起源併發祥於安慶的史實。

2018年10月21日張正貴(國家京劇院創作中心書記、編劇):《新時代黃梅藝術的新實踐評第八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一曲黃梅調,百年吐芬芳。安慶素有“京黃故里”、“戲劇之鄉”的美譽。100多年來,起源於安慶的黃梅戲從草臺登上舞臺,從民間小戲變成唱響大江南北、深受羣衆喜愛的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是當之無愧的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

2019年姚鑫《從〈安慶日報〉對黃梅戲的報道看區域文化傳播》:黃梅戲的演出和傳承以宿松縣、懷寧縣、望江縣、嶽西縣和桐城市這五個地區爲主(均爲黃梅戲發源地),迎江區、大觀區和宜秀區因安慶市政府的大力推行和相關的政策支持近年來也成爲黃梅戲的主要傳承地,太湖縣和潛山縣次之。

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07月03日安慶市黃梅戲劇院《黃梅戲藝術文化》微信公衆號宣傳:黃梅戲,起源於清代中晚期以安慶爲中心的皖江地區。最初由農民和手工業者創造並唱響於鄉村草臺,屬於地方戲曲劇種。安徽省安慶市是黃梅戲的發源地與發祥地,經過近兩百年的傳承,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黃梅戲給予了高度關注與重點扶持,黃梅戲在安慶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養、表演藝術、劇本和音樂創作、戲劇理論研究的完整體系。二○○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國務院公佈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共收入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五百一十八項,黃梅戲傲然躋身其中。

2021年9月25日,中共安慶市委機關報《安慶日報》在第九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開幕之際刊登了文章《黃梅戲發源於安慶》:“安徽省安慶市是黃梅戲的發源地與發祥地,經過近兩百年的傳承,黃梅戲在安慶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養、表演藝術、劇本和音樂創作、戲劇理論研究的完整體系。”在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編著的《黃梅戲起源》一書中,如此表述黃梅戲起源。【此文是安慶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而引發“黃梅戲起源”網絡爭議重要因素】

2021年09月29日,桂靖雷《現實版的〈皇帝的新裝〉——對〈安慶日報〉刊發的〈黃梅戲發源於安慶〉的幾點質疑》

2021年09月29日,荊楚網東湖評論:王焱堯《好戲“聯”臺,何分黃梅安慶?》(節選):“安徽省安慶市是黃梅戲的發源地與發祥地,經過近兩百年的傳承,黃梅戲在安慶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養、表演藝術、劇本和音樂創作、戲劇理論研究的完整體系。”在安慶市黃梅戲劇院編著的《黃梅戲起源》一書中,如此表述黃梅戲起源。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黃梅戲的發源地之爭,隨着《安慶日報》的這篇“蓋棺定論”的文章,互聯網上的撻伐之聲、口舌之爭再次甚囂塵上,安徽省安慶市、湖北省黃岡市兩地居民隔空叫話,拌嘴鬥舌,婦姑勃溪,更有甚者,惡語相對。9月28日晚,黃梅縣融媒體中心發佈了《黃梅戲起源,不該爭的事實!》文章,針尖對麥芒地從多個維度,對“黃梅戲發源地來自黃梅縣”進行充分闡述,同時公開指責安慶方面“刊發的文章不尊重歷史、不尊重事實、不顧湖北和安徽友好往來的感情,充滿了挑釁味道”。事實上,早在2006年6月,原國家文化部就給湖北省黃梅縣和安徽省安慶市同時頒發了“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產”牌匾,而兩地也按照“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於安徽安慶”的說法,結合自身特點,開發利用“黃梅戲”這一文旅產品,在傳統文化的傳承、推動黃梅戲發展方面做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2021年10月3日新華網《〈霜天紅燭〉亮相第九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受好評》: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岡市的黃梅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黃岡師範學院作爲黃岡唯一一所本科高校,一直致力於黃梅戲的傳承、保護和發揚光大。從2010年開始,學校就與湖北省黃梅戲劇院合作開展黃梅戲教學和研究。2016年,學校與湖北省黃梅戲劇院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建立黃梅戲產業學院,設置黃梅戲本科專業,在黃梅戲學院這個命運共同體之下,爲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戲曲傳承發展共同培養人才。

2021年11曰12日(16日)安徽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官網發佈了《黃梅戲簡介》、《黃梅戲源源溯》兩篇文章,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爲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 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 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爲“中國最美鄉村音樂”。黃梅戲曾用名小戲、採籃戲、採茶戲、花鼓戲、二高腔、黃梅調和皖劇,也 曾被稱爲“懷腔”、“府調”。1953 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黃梅戲作爲新劇種被正式定名。2006年國務院批准黃梅戲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授予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爲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單位。

陸洪非僞造、杜撰、篡改黃梅戲(調)中“高腔”、“二高腔”介紹

1954年陸洪非撰《關於黃梅戲》一文:高腔(即江西的弋陽腔)在明朝中葉就從弋陽流行到了樂平,後又由樂平流行到了湖口。直到清末,湖口的高腔藝人還是很多的,僅吳下阪一村就有五個箱子。湖口的高腔經常在湖北的黃梅,安徽的至德、東流、望江、懷寧等地演唱。

1981年陸洪非撰《黃梅戲探源》和1985年陸洪非著《黃梅戲源流·黃梅戲探源》:二高腔——青陽腔由於有聲調高昂的特點,一般都叫它做高腔。如現今流行在嶽西的青陽腔,就叫嶽西高腔。受過青陽腔影響的黃梅戲,因爲有些劇目和聲腔來自青陽腔,但又起了變化,故稱爲二高腔。

1986年班友書撰《黃梅戲本戲探源札記》一文:由於青陽腔傳入湖北便成爲“清戲”和鄂東北的“麻城高腔”,這本戲又被流行於麻城一帶的地方戲“東路子花鼓”所吸收。這個地方劇種吸收了很多青陽腔傳奇本戲,成爲自己的傳統劇目,但仍用高腔演唱,故這種腔調又被稱之爲“二高腔”。

陸洪非在80年代將江西九江青陽腔“湖口高腔”篡改成安慶“嶽西高腔”。1954年陸洪非撰《關於黃梅戲》一文:湖口的高腔經常在湖北的黃梅,安徽的至德、東流、望江、懷寧等地演唱。1981年陸洪非撰《黃梅戲探源》和1985年陸洪非著《黃梅戲源流·黃梅戲探源》:如現今流行在嶽西的青陽腔,就叫嶽西高腔。2020年安徽藝術研究院原院長王長安將“嶽西高腔”僞造、杜撰、篡改成“中國青陽腔”。

參與組織、發起否定、推翻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認定“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兆舜違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公職

2022年5月26日,安徽省安慶市紀委監委發佈消息,安慶市黃梅戲(地方戲曲)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兆舜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審查調查。

2022年10月20日,安慶市宜秀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陳兆舜涉嫌貪污罪、挪用公款罪一案,並當庭宣判,以貪污罪、犯挪用公款罪數罪併罰,對其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退繳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

湖北楚劇(黃孝花鼓戲)、東路花鼓戲(哦呵腔)、黃梅採茶戲(採茶調)聲腔來源同宗共源,劇目互相移植共用

哦呵腔是打鑼腔系劇種的主腔,來自源出自鄂東古蘄州(今蘄水附近)所屬諸縣【注:元末明初蘄州(府)領蘄春、蘄水(今浠水)、廣濟(今武穴)、黃梅、羅田5縣。】的田畈勞動歌曲、民間音樂基礎上長期衍變形成的,形成過程中曾受到清戲(高腔)、漢調(漢劇)的影響。清康熙年間稱爲“羅羅腔”後北方多亦稱“南羅腔”,乾嘉時期李鬥《揚州畫舫錄》載錄:“句容有以梆子腔來者,安慶有以二簧調來者,弋陽有以高腔來者,湖廣有以羅羅腔來者”。鄂東當地多稱爲“哦呵腔”,“哦呵腔”以鑼鼓伴奏、人聲幫和而得名,流傳很廣。最先流行於鄂東的圻水(蘄水、今浠水)、黃安(今紅安)、麻城、羅田、黃梅、廣濟一帶(黃梅、廣濟、蘄春一帶則稱爲“採茶調”),早期演出劇目也多屬上述地區的人和事。黃孝花鼓戲(楚劇)與鄂東的東路花鼓戲、黃梅採茶戲有明顯的共性,同出一源。主腔都是在哦呵腔的基礎上形成的。後來逐漸推展流變,成爲鄂、皖及贛北各路花鼓戲、採茶戲的主腔之一。

清末,武漢嚴禁花鼓戲,因而,東路花鼓、北路花鼓、天沔花鼓等不能進入武漢演出。由於黃孝地區與武漢接壤,加之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和優越的地理條件,故湖北各地民間藝術,在無法順利流向武漢的過程中,紛紛轉向黃孝。因此,黃孝花鼓吸收了各路花鼓的劇目,在劇目上呈現多來源的複雜現象,特別是東路花鼓與黃孝花鼓之間,相互師承,同臺演出,互相吸收;而東路花鼓與黃梅採茶戲之間,也相互師承,交流頻繁,所以黃梅採茶戲、東路花鼓、黃孝花鼓(楚劇),劇目相同者甚多。

安徽黃梅戲、廬劇(倒七戲)、皖南花鼓戲都屬源於湖北鄂東“打鑼腔”(哦呵腔)聲腔系統

1989年劉永濂著《皖南花鼓戲初探·皖南花鼓戲與兄弟劇種的關係》:皖南花鼓戲與湖北花鼓戲(包括楚劇又名西路花鼓即黃孝花鼓、鄂東東路花鼓、荊州天沔花鼓、鄂北襄陽花鼓、隨縣花鼓和黃梅採茶戲〔安徽稱爲黃梅採茶調〕等)、湖南花鼓戲、河南信陽花鼓戲、江西採茶戲(南昌、九江、湖口、彭澤等)、黃梅戲、廬劇(倒七戲)等都屬花鼓戲系統(湖北民間花鼓調亦即“打鑼腔”)。花鼓戲唱腔特點是“打鑼腔”(湖北鄂東“哦嗬腔”),即“只有鑼、鼓、鐃、鈸按節拍,無絲竹樂器的伴奏,句尾由後場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