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這麼貴,古代鬧蝗災的時候,人們爲什麼不用它來補充營養?

這是一個容易引發“何不食肉糜”的話題。

是啊,蝗蟲富含各類蛋白質、甲殼素、氨基酸,號稱“飛蝦”,現在是百姓餐桌乃至飯店名菜,抹上各類醬汁,無論是油炸還是燒烤,味道香鮮無比,一盤的價格沒個三五十可下不來。在衆多饕餮客的眼中,這可是寶貝,那麼古代鬧蝗災的時候,怎麼大家就那麼傻,不用它來度過荒年呢?難道是沒有吃螃蟹的第一個人?

古人當然也琢磨過它的吃法,因爲古代中原的黃河流域,一直是蝗災的重點關照區域,人們對這種小東西並不陌生,據統計,秦漢時期的蝗災平均8.8年一次;到了兩宋時期,三年半;元朝,一年半;明、清兩代,接近三年,受災頻率之猛可見一斑。

上圖爲中國蝗神廟所在地區,當然可直觀反映蝗災分佈

災民都不是貝爺出身,人體最需要的是碳水化合物,即便是還沒進化成人類的猩猩也是以素食爲主,換成老吃蟲子,中國先民們的腸胃肯定翻江倒海接受不了,這跟現代人偶爾嚐鮮是兩個概念。同理,別讓張無忌和小龍女吃大白魚活命騙了,海邊的漁民在饑荒年間一樣可能餓死,因爲他用鹹魚到處換不來玉米餅子。

即使是擁有貝爺、張無忌、小龍女的特殊體質,這蝗災也是趁着乾旱來,很快就吃完了當地的僅有植被,互相彈着腿通通聲氣,轉眼飛向下個目標,望着光禿禿的土地,你想吃也吃不到它們。

事實上,鬧蝗災的時候多半是乾燥的春夏交接季節,很大可能性是發生在麥收之前,距離小米的收穫季節更遠,蝗災來臨時,農民本身是尚有餘糧果腹的,蝗災斷送了他們即將到來的收穫季,等到真的進入斷糧的秋冬季節,白慘慘一片大地,哪裡又有一隻蝗蟲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