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遊行出動蝸牛車 諷各總統參選人能源政策牛步
環團現場放置裝置藝術蝸牛車,象徵各總統參選人的能源政策牛步。記者彭宣雅/攝影
倡議氣候變遷的國際組織350.org,在聯合國COP28峰會前夕,今天在臺北101前舉行「POWER UP 回到未來 - 350 Taiwan 臺灣第一場戶外氣候遊行」。環團說,2030年要達到減碳40%以上的中期目標,但目前各政黨總統參選人提出的政策都在於目標,但不夠明確,如地熱、氫能、海洋能、生質能等多元綠能要如何發展,提出的政見較少、政策牛步;希望能具體提出達成再生能源或減碳目標。
這場遊行有多個有戶外運動愛好者、運動品牌、運動知名人士、藝術家、公民及環保等公民團體參加,現場也進行短講宣達理念,呼籲增加化石燃料賦稅,補助再生能源公正轉型,並呼籲民衆注意目前總統候選人的氣候與能源政策。
活動現場放置裝置藝術蝸牛車,象徵各總統參選人的能源政策牛步。遊行負責人鄭宜昀表示,這次是以戶外人爲主打,主要戶外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隨着戶外產業人口的增加,讓這些熱愛大自然的人站出來。
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秦書淮表示,目前各總統參選人提出的減碳、再生能源政策不夠,要達到2030年減碳40%以上的中期目標,大家還是會以風、光電爲主,多元綠能怎麼發展,目前其實提出還是比較少。
另外,秦書淮說,人才培訓部分,即使未來真的再生能源有這麼多的發展,可是沒有相關的技術人員,是很大的缺口,所以綠領人才的培訓,現在幾乎沒有參選人提出來。也希望各參選人在減塑、循環經濟、自然碳匯部分也提出想法。
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張雅惇說,目前的再生能源的推動有點來不及,因爲需求遠多於現在能供給的量,業界在既有的容量下全力以赴,還是覺得辛苦。因此,雖感受到產業一直成長,一般公民可以如何迴應,希望政府政府可以協助促進推動一鄉鎮一綠電公民電廠,希望政府可以補助,不只是獎勵設施,是連整個推動的過程都需要一些幫忙。
張雅惇說,比如政府可以去躉購電力,或是怎麼樣去媒合在地的中小企業買社區自己發的綠電,發電之後,供電給社區的充電樁,讓它變成一個小的循環。透過368個綠色公民電廠,提升一點點的發電,雖然不多,但都是善意的堆疊,也增加電動車當地的使用率,進而讓空污稍減。
倡議氣候變遷的國際組之350.org,在聯合國COP28峰會前夕,舉行戶外氣候遊行,認爲目前各總統候選人,提出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不足。記者彭宣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