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矛盾 傳蕭茲率商界4月訪華

德國總理蕭茲曾於2022年11月訪問中國,是新冠疫情近3年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7國集團領導人。圖爲蕭茲(左)當時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新華社)

德媒《法蘭克福匯報》(Faz Newspaper)7日報導,據德國經濟亞太委員會向商界代表發出的邀請文件顯示,德國總理蕭茲將於4月15至16日率商界代表團訪問中國。正當大陸經濟面臨低谷,加上歐盟對中貿易補貼政策磨刀霍霍,預料蕭茲此行訪華,不只能緩和經濟分歧,還可能爲歐中經貿前景指出「第三條路」。

蕭茲曾於新冠疫情期間的2022年11月4日訪問中國。他是新冠疫情近3年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7國集團(G7)領導人,也是他就任德國總理以來首次出訪北京。

蕭茲2022年底的北京行掀起歐洲領袖訪問中國熱潮。緊接着,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同年12月訪華,隔年2023年3月,西班牙總理桑傑士訪華。2023年4月5日,法國總統馬克宏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抵達中國訪問3天。毫無疑問,蕭茲訪問爲當時甫走過疫情、經濟亟待復甦的大陸,帶來一劑強心針。

《紐約時報》曾分析,歐洲領袖爭相訪問中國,將帶來更穩固的經貿商機,也可能滿足「戰略自主」,免受美國影響的訴求。

但與此同時,歐盟對中國實施「去風險」,立場也日趨強硬。去年9月,歐盟不顧德國等成員國反對,執意對中方電動汽車啓動反補貼調查;中方指歐方此舉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如今,又傳出歐盟打算再對中方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反補貼調查。

歐盟輪值主席國比利時當地時間6日宣佈,歐盟成員國和立法者達成一項臨時性協議,擴大歐洲的清潔技術生產,範圍涉及到從太陽能和風能到碳捕獲等各方面,理由是歐盟面臨來自中方和美國的挑戰。

當歐洲將中方視爲「威脅」之時,美國拜登政府的《降低通膨法案》也對歐洲經濟造成打擊。作爲歐盟的兩大主要經濟體,法國和德國曾先後對美國該法案表現出不快。馬克宏呼籲要「喚醒歐洲」意識到這個問題,蕭茲更是警告,美方做法可能引發「巨大的關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