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母戊:這件最重的大鼎是如何鑄造的?|國寶身世

文博時空/文 董譯夫/文 “後母戊”青銅方鼎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除雙耳外整體澆鑄而成,至今人們都不能用古法複製出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它的鑄造秘密。

“後母戊”青銅方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1939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器型:鼎高 133 釐米,口長 112 釐米,口寬 79.2 釐米,重達 832.84 公斤,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古代最重的單體青銅禮器。“後母戊”方鼎壁厚約 5 釐米,有直立的耳部,邊緣向內摺疊,腹部呈長方形,下承接四條圓柱鼎足。其腹部四個轉角、上下緣的中部及足上部均飾有扉棱。

紋飾:整器以雲雷紋爲地,器耳外側飾浮雕式魚紋,雙耳正面飾浮雕式雙虎噬人首紋,雙耳下方飾牛首紋。腹部四面相同,每面共有夔龍紋六條,上下兩條夔龍紋組成獸面紋,又稱“肥遺紋”。左右兩側各有夔龍紋 1 條,其上有半個牛角獸面紋,下有半個獸面紋,兩組半獸面以器腹轉角扉棱相對,扉棱爲鼻,從而形成整個獸面紋。鼎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飾兩週凸弦紋。

大鼎如何鑄造?

商、周時期鑄造的青銅器,大多應用陶範法。陶範就是陶製的模具,把熔化的銅液澆灌到模具中,待銅液冷卻、凝固後,拆掉模具,便得到了成型的青銅製品。據專家考證,後母戊鼎就是用陶範法鑄造而成的。而且,重達 800 多公斤的後母戊鼎,除雙耳以外,鼎身和鼎足是一次澆鑄成型,這本身就是鑄造工藝上的奇蹟。更令人驚訝的是,四個鼎足是空心的。如果將四足鑄成實心的,肯定是四足冷卻慢,器壁冷卻快。依據熱脹冷縮的原理,由於它們的膨脹係數不同,大鼎完全冷卻後,四足與器身的連接處將會發生扭斷。因此,工匠有意將四足鑄成空心,從而避免了器身與器足由於不同膨脹係數可能造成的扭斷,由此可見當時青銅鑄造技術的高超。

所謂青銅,是指紅銅與錫或是與鉛、鎳等化學元素的合金。合金的出現,是金屬鑄造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經過高溫熔化在一起,就成爲另一種性能不同的金屬。商代青銅器的熔點一般在 700 攝氏度至 900 攝氏度之間,比紅銅的熔點要低很多。但是含錫 10% 的青銅的硬度卻是紅銅的 4.7 倍。正是由於青銅具備熔點低、硬度高、化學性能穩定等優點,才得以廣泛應用,受到青睞。

後母戊鼎重達 832.84 公斤,鑄造如此巨大的青銅器至少需要 1000 公斤以上的原料。有學者研究認爲,當時每隻坩堝只能熔銅 12.5 公斤,算下來澆鑄“後母戊”青銅方鼎要用 70 多個坩堝。據此推斷,這件青銅大鼎的鑄造在當時大約需要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這足以反映商朝中期青銅鑄造業的宏大規模。鑄造“後母戊”青銅方鼎,還需要精密的計算與配合,必須高效率地協同操作數個大型熔爐,保證有足夠的金屬液不斷流入範內。若有疏忽,將帶來嚴重的鑄造缺陷而導致報廢。火候高低與熔鍊時間不一致,也會使錫在爐中的氧化程度不同,從而造成含錫量的差異。開爐釋放金屬液的時間不協調,也會影響鑄造質量。

通過定性和定量分析發現,“後母戊”青銅方鼎含銅 84.77% 、錫 11.64% 、鉛 2.79% ,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員、青銅器修復專家陳仲陶先生介紹,古代製作後母戊鼎,用的是模範法。先做出一個模型然後焙燒,再翻制模具再焙燒,然後還要製作一個芯,這樣就有了鑄造的空腔,把銅水通過空腔倒進去之後,就形成了後母戊鼎。

觀衆只要仔細看,還是能在東側壁看到補鑄的痕跡,四條腿也有補鑄的痕跡。這說明,後母戊鼎曾經過二次澆鑄,第二次鑄造把把器身及四鼎足未澆鑄完成的區域補足,才形成了今天的後母戊鼎。

它是當今最大體量的青銅器,體量越大,鑄造難度越大。儘管說澆鑄過程中有缺陷,但古代先民在 3000 年前,起碼耗費一噸銅水的情況下,這麼大體量的東西一次性的澆鑄,體現了先民的偉大,現在做都做不來。

立耳是如何與器身“合體”的?

陳仲陶先生說,古人在製作後母戊鼎的時候,已經有他的設計思路。耳朵和器身是分着鑄的,耳朵裡面有陶範,耳朵跟口沿連接着一個澆道,澆道外面有模具。在器身上還有一個孔洞,銅水從耳朵的孔洞進來,經過澆道穿過器身上的孔洞,形成一個閉環,這個閉環就能將耳朵和器身合上。

姓名之爭

商代卜辭和金文書體較爲自由,從字形上看,“司”和“後”本來是同一個字,二者經過軸對稱變換,字形互爲鏡像。殷墟婦好墓所出之青銅方尊和圓尊上的“後”或“司”即一正一反。春秋時期的叔夷鍾(北宋宣和五年( 1123 年)出土於臨淄,斷代爲春秋齊靈公時期器,原器現已不知所蹤,有銘文摹本傳世,收錄於《殷周金文集成》 272-278 )銘文中,記載成湯伐夏後,便將“後”反寫作“司”。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存在數十例正反通用的“司”“後”。春秋以前,“司”“後”二字一般以同樣的字形出現。諸家對於“司”“後”在字形上的聯繫基本達成共識,唯在字意解讀上分歧較大。因此,迄今爲止對大鼎名稱的爭議主要圍繞於“後母戊鼎”和“司母戊鼎”之間。

婦好墓出土的青銅方尊

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圓尊

叔夷鍾

“司母戊鼎”之定名, 現在雖無正式的記錄可查, 但公認是郭沫若所定。過去一般學者都認爲:司者, 祀也;“戊”是廟號;“司母戊”即“祭祀母親戊”。也有解釋認爲:“司”有司長、掌管、經營之意,商王的諸位法定配偶參與王室事務,執掌祭祀、軍事、農業活動,可稱爲“司某”。還有一種解釋認爲:“司”爲“嗣”,“司母”即“嗣母”,表示法定王位繼承人之母。“司(嗣)母”是法定王位繼承人繼位之前對已逝生母的親稱,“戊”爲廟號,“司(嗣)母戊”表示該鼎爲獻給廟號爲“戊”的、身爲王位繼承人的母親的祭器。商王武丁有三位法定配偶——“妣戊”“妣辛”和“妣癸”,她們是有權使用“司母”即“嗣母”稱謂的。

至於“後母戊鼎”之說,則最早由臺灣學者金祥恆先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首次提出,認爲“後”“司”本一字,本字是“後”,假借爲“司”。 1976 年,河南安陽殷墟發現婦好墓,出土的銅器中,有兩件大方鼎鑄有“司母辛”銘文,經過考證,“司(後)母戊鼎”的“戊”和“司(後)母辛”的“辛”,都是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即王后,因爲後有“君主”之義,例如“夏後”指的就是夏朝的君主。母是“母親”的意思,所謂“後母”,不是繼母之義,而是指君主的母親,“戊”是她(君主的母親)的名字。“後母戊”三字連起來是“君主的母親戊”的意思。從此,“後母戊鼎”說的影響逐漸擴大。

對於上述“司母戊鼎”的解釋緣由,支持“後母戊鼎”的學者認爲:若將“司”解讀爲某職司,則與貴爲商王配偶的“戊”身份明顯不符,大鼎的主人不可能僅是一位辦事人員。若以“司”爲法定王位繼承人,以“司母”爲法定王位繼承人母親之稱,則無法解釋商王武丁祭祀其另外一位配偶婦好時稱其爲“司辛”,也無法解釋武丁卜辭中的“司戊”“司癸”等名號。(對於“後母戊鼎”說的支撐理由,支持“司母戊鼎”說的學者也進行了質疑,本文不再贅述,並以中國國家博物館爲準稱其“後母戊鼎”。)

“戊”到底是誰?

根據器形和銘文推斷,“後母戊鼎”鑄造於武丁時代或武丁後期, 而祖庚、祖甲時代的卜辭中, 又有“妣戊”, 因而可以推斷“妣戊”是死於武丁在位之時, 此器應是祖庚 (或祖甲) 爲其母“妣戊”所作的祭器。

婦妌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任王后,是井方(位於今邢臺市)方伯之女。婦妌死後廟號爲“戊”,廩辛、康丁以後稱之爲“妣戊”或“妣戊妌”。武丁共有三位王后,即妣戊(婦妌)、妣辛(婦好)和妣癸,稱爲“三配”。婦妌善於農業種植,尤其擅長種黍,殷墟卜辭中記錄了很多她在丘商種黍的內容。她也曾參與征伐、祭祀、先導、進貢等一系列王室活動,在卜辭中可見她征伐龍方的事蹟。她的地位較高,有可能是武丁之嫡長子子弓(孝己、祖己)的生母。根據花園莊東地卜辭來看,她死於婦好之前。

參考資料

[1] 常玉芝.是“司母戊鼎”還是“後母戊鼎”——論卜辭中的“司”、“毓”[J].中原文化研究, 2013,1(01):39-49.DOI:10.16600/j.cnki.41-1426/c.2013.01.008 .

[2] 劉鍇雲.爲什麼“司母戊鼎”改名爲“後母戊鼎”[J].文史知識, 2023,(09):15-19 .

[3] 曹定雲.論殷周時代“司”、“後”二字形義及其區分——兼論“司母戊鼎”不可改名爲“後母戊鼎”[J].殷都學刊, 2012,33(04):1-8.DOI:10.16140/j.cnki.ydxk.2012.04.009 .

[4] 《殷墟婦好墓》-文物出版社出版.1980年12月

[5] 新京報:國家博物館十大鎮館國寶:紅山玉龍 利簋等

[6] 國家博物館《青銅之王——後母戊鼎》

[7] 中國考古網《司母戊大方鼎》

[8] 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

圖片 | 杜廣磊、夏文瑾

排版 | 黃思琦

設計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