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過去80多年,現在變得怎麼樣?
在四川阿壩州紅原縣的日干喬大沼澤上,矗立着一座威嚴而又氣勢磅礴的石碑,石碑的正面刻着8個鮮紅的大字:紅軍過草地紀念碑。
作爲紅軍長征途中最驚險的一段行程,在過草地時,紅軍不僅要應對物資匱乏,更要時刻警惕草地之下暗藏殺機的泥潭。
1935年8月,爲了征服被稱爲“死亡陷阱”的草地,紅軍花費了7天,可僅僅是7天時間,就讓紅軍減員上萬人,甚至連周總理當時都差點永遠“留”在這片草地上!
那麼,如今已過去80多年,紅軍長征時那“吃人”的草地,如今變成了什麼模樣?
紅軍過草地到底有多難?
1934年10月10日,由於第五次反“圍剿”行動失敗,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征自此開始。
在長征路上,紅軍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幾乎紅軍走的每一步都萬分艱險,而其中最艱難、最兇險的,當屬過草地的那個階段。
1935年6月14日,紅軍兩大主力在懋功會師,爲了出其不意,更爲了推動全國抗日運動,黨中央決定集中主力向北進攻。
可當時北上的另外兩條路卻已被堵死,無奈之下,紅軍最終選擇了過草地,而這也意味着,紅軍將要面對史無前例的艱難時刻。
當時正值秋季和雨季,草地上不僅野草氾濫,而且充滿濃霧,草地上不僅沒有任何清晰的路,而且在野草之下,四處隱藏着泥潭,一旦落入泥潭,若搶救不及時很可能會被吞噬,而且因爲長期潮溼,草地內的污水並無法飲用,否則很容易引發各種致命的疾病。
進入草地之前,紅軍部隊甚至還專門下達嚴令:除了河水和雨水,不準喝也不準用草窩裡的水。
可即便明知前方艱險,但爲了革命勝利,爲了救黎民於水火,黨中央還是決定通過草地北上抗日。
1935年8月21日,紅軍正式進入了一望無盡的草地,雖然之前做了充足準備,可很快隊伍就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關。
因爲草地長期陰雨,再加上荒無人煙,所以紅軍隊伍很難分辨方向,當時行軍過程中最害怕遇到兩種情況,第一是誤入沼澤,第二就是腳部或者腿部出現傷口。
因爲隊伍比較分散,所以一旦踏入沼澤,可能幾分鐘之內就會徹底陷進去,而一旦救援方式不當,還可能導致施救者也出現生命危險。
由於草地常年潮溼,再加上四處是污水,一旦腳部或者腿部受傷,在長時間的污水浸泡之下,傷口很容易出現紅腫甚至是潰爛,嚴重時還可能引發傳染。
而除了行軍速度受阻之外,紅軍在過草地時還有很多戰士因飢餓和寒冷而犧牲。
在進入草地之前,黨中央爲了應對過草地期間的糧草問題,想盡一切辦法進行籌糧,不僅殺馬、殺牛做成肉乾,還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識別野菜,可即便如此,紅軍還是低估了那片草地的危險程度。
由於草地泥濘,再加上雨水頻繁,所以部隊的體能消耗速度很快,爲了保證部隊的生存,多位領導帶頭節約糧食。
最初通過合理調配,部隊每個人每天還能分到三兩的青稞粉,可隨着部隊深入草地,糧食就變得愈發緊缺,後來部隊只能靠野菜、牛皮等充飢。
到了後來,甚至連吃野菜也變成了奢侈,而爲了保持體力,在極度飢餓的情況下,一些戰士只能靠吃槍帶和鞋子上的皮子充飢。
不過跟缺衣少食相比,過草地最大的難題還要數缺醫少藥,因爲國民黨的封鎖,導致紅軍隊伍很難獲得足夠的藥品,而在過草地時,因爲環境原因,患病人數快速增加。
在沒有藥品的情況下,無數戰士只能靠意志往前趕路,甚至連敬愛的周總理,在過草地時也曾因爲生病命懸一線。
好在萬幸的是,經過7天的連續奔波,紅軍隊伍終於擺脫了草地的噩夢。
而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74年,距離紅軍過草地也已經過了80多年,雖然“長征路”路依然人來人往,但是當年那 “吃人”的草地,卻早已變了模樣……
如今的草地變成了什麼模樣?
紅軍當年過草地的地方主要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而其中最艱難,也最危險的就是紅原縣的日干喬大沼澤和若爾蓋縣的若爾蓋草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雖然全國人民盼來了久違的和平安定生活,但是黨中央卻始終沒有忘記那片曾經危險重重的草地。
新中國成立之後,各級政府和當地的農牧民便開始了對草地的重新治理,而經過多年的改造,如今若爾蓋草原已經徹底變了模樣。
草原不僅變得更加平坦,而且草地上隱藏的泥沼也大大減少,草原的土地變得更加堅硬,如今已經有了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基礎,而且還會有養殖人員在草原上放牧,而且現在的若爾蓋草原也已經成爲了著名旅遊之地,接納着全國遊客來感受當年紅軍的艱難。
而日干喬大沼澤所處之地,在1960年,也已經被周總理命名爲了紅原縣,寓意就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
爲了治理日干喬大沼澤,建國以來各級政府不斷對沼澤進行開溝排水、殺蟲滅害,如今日干喬大沼澤的面積正在逐漸縮小,水位也在不斷下降,而且爲了避免這片區域抽水過度出現沙化,有關部門還通過相應技術進行了控制。
不過,如今的日干喬大沼澤雖然在縮小,但在這片綠色的草地上,卻依然充滿了中華民族的記憶。
經過74年的發展,如今的中國和長征時“吃人”的那片草地一樣,都早已脫胎換骨,但是那些曾爲了中華民族涅槃重生而永遠留在長征路上的前輩,將成爲永不熄滅的火炬,一直指引着中華民族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