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的雲上天命人

作者 | 山竹

出品 | 鋅產業(公衆號:xinchanye2021)

沒人能想到,再次讓PC市場迎來換機潮的,會是一款國產遊戲。

在《黑神話:悟空》上線並以首款國產3A大作火爆全球后,不少玩家被一個戲稱爲“大頭娃娃”的BOSS硬控了幾十個小時,久久無法平復,而更多人則是卡在了硬件配置上。

各種老古PC頻頻“炸機”事件,成了悟空西天取經路上九九八十一難的第一難,這讓本來沒有換機需求的各位天命人,不得不斥巨資,爲悟空碼一身開機裝備。

京東數碼業務部負責人在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表示,《黑神話:悟空》上線期間,遊戲設備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遊戲電腦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

一衆天命人不僅強行爲PC市場迎來了一波高光時刻,甚至讓本已作古的、上個時代的網吧行業再次死灰復燃。

不少網吧、網咖連夜換設備,只爲接住這波紅利。

不過,對於各位天命人而言,高配PC之外,還有另一種解法,一種屬於這個時代的解法。

2006年8月24日,亞馬遜在全球率先推出EC2(彈性雲計算)服務測試版。

作爲最早佈局雲計算、至今仍是全球雲計算領域霸主的亞馬遜,這是亞馬遜在雲計算領域大手筆投入的第五年。

在此之前,亞馬遜已經推出了SQS消息隊列、S3簡單存儲兩項重要的雲計算服務,亞馬遜已經率先進入了雲計算時代。

彼時雲計算依然主要是亞馬遜在內部諸如電商業務進行價值內循環的主要手段,當時雲計算的主要服務對象,無論是互聯網領域用戶,還是傳統企業中的用戶,還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雲計算的重要性。

要知道,當時互聯網經濟正在席捲全球,作爲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在2005年互聯網滲透率就已經達到了68%,但當時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依然是IBM、惠普提供的服務器硬件,以及商用軟件。

從全球視野來看,亞馬遜在2006年推出的EC2,被視爲是雲計算一次技術科普,讓互聯網領域的各位玩家窺探到了正在到來的雲計算時代。

不過,這一年的雲計算從商業視角來看,依然是一個早期概念,尤其是在國內,大部分人依然不覺得亞馬遜的EC2在商業上能成功。

“誰會將自己的數據、將自己的核心業務放到公共基礎設施上呢?”

這是那個時代對於雲計算最多的疑問。

2006年,中國當時互聯網滲透率雖然剛剛突破10%,但網民人數已經達到了1.32億,網民規模位居全球第二。

網民人數的快速增長,帶來的是基於互聯網的電商、文娛等業務的大繁榮。

阿里旗下的淘寶在2005年以“繼續免費3年”的策略逼退eBay,拿下中國電商鐵王座後,在2006年拿到了3000萬註冊用戶、169億元成交額的好成績。

隨着業務規模的穩定增長,阿里也遇到了曾令亞馬遜頭疼的問題。

對於亞馬遜做雲計算,業界還有一個廣爲流傳的說法:

之所以會有後來的雲計算,是因爲電商也有潛在的淡季旺季之分,亞馬遜當時想到,可以在淡季將自己的算力資源租出去分擔成本的想法。

亞馬遜是美國的電商之王,阿里則是當年中國的電商之王,IT基礎設施的成本問題自然也縈繞在當時阿里內部。

據後來自微軟來到阿里組建阿里雲的王堅一次在做預算時發現,阿里當時呈指數級增長的算力需求,業務幾乎每年翻番帶來的系統擴展導致算力已經跟不上業務的增速。

然而,即便如此,王堅在2008年開始在阿里組建雲計算團隊的最初幾年裡,也曾在內部備受質疑,甚至罵聲不斷,再加上業績連年墊底,陸續有頂不住壓力的研發人員從阿里雲轉崗或離職。

實際上,質疑不僅僅來自內部。

2010年,在深圳舉辦的IT領袖峰會上, BAT掌門人難得一見聚首,當時的論壇主持人給臺上的馬化騰、李彥宏和臺下的馬雲扔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現在有一個公認的說法是,中國有三家企業最適合做雲計算,分別是阿里、百度、騰訊,你們對雲計算有怎樣的理解?又有怎樣的佈局計劃?

面對這一問題,臺上的李彥宏認爲,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化騰認爲,雲計算可能還要幾百年、一千年才能實現。

臺下的馬雲則表示,我們自己公司對雲計算充滿了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激辯中,代表中國互聯網最強戰隊的BAT掌門人對雲計算都表示了肯定,只是他們對雲計算的預判出現了偏差。

就阿里而言,正是在馬雲的極力支持下,雲計算在阿里內部作爲一把手工程得以繼續推進。

時至今日,雲計算成了全球科技領域支柱產業,已經成長爲國內最大那朵“雲”的阿里雲,營收已經突破千億元,而全球最大的那“朵”雲——亞馬遜雲(AWS),營收更是達到了907億美元(約爲6433億元)。

如今的雲計算,已經是全球各類產業的基礎設施,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那麼問題來了,個人計算產業是否也會迎來一次這樣的顛覆?

2022年,元宇宙的餘溫讓AR行業再度翻紅,國內一度涌現出AR四小龍同臺競技的盛況。

然而,這一年主流AR產品主打的功能依然是巨幕觀影,以及戶外的定位導航、拍照等輕應用。

要想在AR眼鏡這樣便攜設備上打造差異化,尤其是通過重量級應用打造差異化,就需要另闢蹊徑。

作爲AR四小龍之一的Rokid的創始人祝銘明想到的辦法是,擁抱雲計算,引入雲電腦。

2022年10月18日,在這一年的Rokid Jungle發佈會上,祝銘明對外發布了自己的智能終端——Rokid Station。

區別於其它需要連接手機進行投屏的AR眼鏡,Rokid的AR眼鏡可以連接自己的Rokid Station,實現觀影、娛樂,甚至辦公。

本就主打便攜的AR眼鏡,一直難以在應用體驗上有什麼提升,一方面是因爲光學方案久久未見突破,另一方面則是算力嚴重不足。

即便是配上Rokid Station,Rokid的AR眼鏡也難以帶得動大型遊戲,更談不上辦公應用。

祝銘明說,“Rokid Station非常輕巧、非常便攜,但就如何引入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我們充分利用了雲計算給我們帶來的全新的特性和能力。”

基於這樣的理念,基於Rokid Station,Rokid提出要全面打造雲遊戲、雲觀影,乃至雲電腦應用。

祝銘明在這一年的發佈會上,就擁抱雲計算做了兩方面展示,一方面是和遊戲廠商合作,在Rokid Station引入雲遊戲,另一方面則是引入阿里雲的雲電腦——無影。

在這之後,一款便攜式AR眼鏡、一個Rokid Station,以及一個摺疊鍵盤和無線鼠標,就成了本就是極客程序員的祝銘明的出差標配,祝銘明和Rokid也成了無影雲電腦最好的廣告。

Rokid之所以會和無影雲電腦聯動,是因爲AR眼鏡作爲移動便攜設備,終端算力嚴重不足。

那麼,在《黑神話:悟空》上線並以首款國產3A大作火爆全球后,同樣是面對算力不足的問題,用雲電腦是否可行呢?

我第一次看到運行在雲電腦上的《黑神話:悟空》,是在今年的阿里雲無影發佈會上,最直觀的感受是,確實很流暢。

如果不退回到登錄界面,這樣的流暢度就像是在一臺高配電腦本地玩遊戲體驗一樣,完全看不出是在雲電腦上玩3A遊戲。

由於雲計算算力資源的池化特性,理論上,通過雲計算可以爲用戶提供的計算資源的無限的。

而據現場無影產品負責人透露,“經過這些年的技術優化,用戶需要配備RTX 4090顯卡纔能有的《黑神話:悟空》使用體驗,我們在雲端調度GTX 1080的算力就能實現。”

雲電腦實際上算不上什麼新鮮概念,類似的,也曾出現過VDI、IDV、TCI這樣的雲桌面,這些本身都是雲計算技術的一個衍生應用。

這類由雲端提供算力、存儲資源,硬件本體計算能力有限、主要作爲遠程接入和顯示功能使用的設備還有一個專業名稱,叫作瘦終端。

和雲計算類似的是,瘦終端普遍用於商用市場,雲電腦最先得到推廣應用的,也是商用市場。

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雲電腦市場規模達到1175.9億元。

此前雲電腦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政務、教育、醫療、金融幾大領域,這些領域普遍對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國產化有較高要求,也對遠程辦公、雲端協同、數據分析有一定需求。

至於在消費領域,雲電腦卻遲遲未能普及開來。

之所以未能在消費市場得到普及,是因爲早年間雲電腦在進入消費市場時,普遍存在兩個問題:高延時和高資費。

不過,這兩個問題在最近幾年分別得益於4G網絡提速、5G技術普及和雲計算規模商用帶來的成本下降逐漸得到了解決。

鋅產業認爲,雲電腦在消費市場未能得到廣泛應用,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

經過過去這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個人電腦已經進化到了一個相當成熟的智能體狀態,不僅能夠滿足個人用戶對於辦公、娛樂的普遍需求,甚至於個人電腦市場開始呈現飽和狀態。

本地PC已經能夠滿足我們日常使用需求,我們又何必再爲雲電腦單獨付費?

2006年興起的雲計算,不僅是一次技術顛覆,實際上也是一次模式的顛覆。

相較於以往購買服務器、建IDC機房,雲計算是一次將計算資源收斂、池化,最終按需、按量進行重新分配的模式。

按需、按量分配,然後再按需、按量計費,聽起來有點網絡運營商的意思。

這一模式帶來的變化是,使得原來一次性鉅額的機房、數據中心建設成本,以及之後的數據中心升級和維護成本,轉變爲按需、按量購買雲計算資源的成本。

從爲硬件設備付費,到爲軟件服務付費,這是雲計算帶來的商業模式上的改變。

商業的本質是賺取剩餘價值,如果「購買雲計算資源的投入<購買設備+升級維護的投入」,雲計算的商業模式就能成立。

現在來看,這一商業模式顯然是成立的,更重要的是,它讓爲那些原本沒有多少資源可以投入的早期互聯網創業團隊,有了一條尋求業務創新的捷徑。

這也是雲計算能迅速成爲全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技術的原因。

這樣的模式,能否複製到消費市場呢?

至少阿里再次認爲,這是完全可行的。

正因如此,阿里雲在今年年初做戰略規劃時,將無影雲電腦和AI大模型一併確定爲兩大戰略產品。

與此同時,據阿里雲無影事業部總裁張獻濤在發佈會上透露,無影事業部已經從彈性計算產品線下的子產品線,升級爲一級部門,由阿里雲CEO直管。

更重要的是,《黑神話:悟空》掀起的熱潮,讓無影團隊意識到了,雲遊戲很可能是雲電腦第一個殺手級應用。

爲了玩《黑神話:悟空》,不少用戶花費大幾千,甚至上萬元來攢出一臺高配電腦,然而,這樣一臺電腦除了玩《黑神話:悟空》,似乎又沒有什麼更多用處。

這也導致不少網吧、網咖連夜升級電腦,讓用戶能不用花那麼多錢攢機,就能有地兒玩這款被奉爲國產神作的遊戲。

細想一下,這時,花錢買雲電腦核數、時長玩《黑神話:悟空》,是不是就和花錢去網吧玩《黑神話:悟空》有了異曲同工之妙?

於是,在阿里雲內部沉寂三年的無影雲電腦個人版,終於在前不久面向消費市場對外發布,一同推出的還有配套的電競套餐。

據阿里雲官方數據顯示,無影雲電腦個人版14.9元/月,電競加時包2.4元/小時。

如果你在1個月內需要連續時長爲100個小時才能通關《黑神話:悟空》的話,你只需要花14.9元買個無影雲電腦個人版“月卡”,再買一個150元的133小時加時包就能解決。

這就是《黑神話:悟空》爲雲電腦帶來的機會。

張獻濤說,“過去十幾年我們聚焦於數據中心的雲計算,今天,我們要使用數據中心雲計算積累下來的產品技術方面的能力,去革新終端算力市場。”

04假如AI PC是個僞需求

雲電腦的驟然來襲,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概念——AI PC。

什麼是AI PC?

鋅產業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決定一款PC是否是AI PC,要看它能否帶得動大模型,而能否帶得動大模型,要看PC的處理器有多大算力。

目前來看,AI PC的處理器要具備兩個特性:

1、要有一個專門用來處理AI負載的NPU;

2、算力至少要達到40TOPS。

然而,如今動輒大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AI PC,在定價上直逼電競遊戲本,這讓大部分普通用戶望而卻步。

作爲一個全新的概念,AI PC之所以能被如此追捧,是因爲大模型的出現。

就像很多企業需要私有云一樣,對實時性有高需求或不願意將自己的數據上傳到雲端的企業,在引入大模型時,也需要端側大模型。

同樣對端側大模型有需要、需要基於本地個人用戶數據形成獨有的知識庫爲用戶提供服務的,還有AI PC。

不過,AI PC作爲一個全新的概念,是否能如願將PC產業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讓PC產業走出頹勢,這依然是個問號。

假如AI PC是個僞需求,PC產業要走出頹勢,就需要一個新的變量。

倘若“以租代售”的模式在終端計算市場能夠走通,那麼,雲計算市場將會迎來又一次難以估量的爆發時刻。

而這樣的終端雲計算,也或將改變現有PC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