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要建好改好管理好

原標題:“好房子”要建好改好管理好

建設“好房子”,不僅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對於擴內需、穩增長,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好房子”應是綠色的,讓人們住得健康;是低碳的,爲居民省錢,爲社會節能;是智能的,讓人們用得更方便;是安全的,讓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好房子”既要建設好,更要服務好。

隨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以及生活多元化,人們對住房的要求越來越高。過去,人們對“好房子”的理解是“從無到有”便是好。後來變成“由小到大”,住上更大面積的房子成了很多人的追求。如今,我國住房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越來越多的人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對住房功能和質量有了新期待。“好房子”建設需加快推進。

爲什麼要建“好房子”?安居樂業是我們對幸福的理解,也是最樸素的追求。安居才能樂業,要安居就要住“好房子”。截至2023年底,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超過40平方米。總體而言,我們告別了住房短缺,房子也越來越寬敞。爲了滿足人民羣衆對住房的更高期待,有必要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綠色低碳技術、新型的建造技術等新技術,以及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應用到房屋建設中,從過去注重速度、數量,轉向追求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好房子”建設也將帶動房地產業和建築業實現轉型發展。

如何定義“好房子”?

“好房子”應是綠色的,讓人們住得健康。房間高度、室內溫度、溼度、空氣淨度和房間亮度等,都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好房子”應該讓人感到舒適。這就需要把房子設計好、建造好。實際上,人民羣衆對住房建設在綠色和健康方面的要求關乎很多設計和建造細節,包括把門窗密封好,牆體隔音做好,避免衛生間串味兒,防止牆體滲漏和開裂。建設“好房子”,需要解決好很多類似細節問題。

“好房子”應是低碳的,爲居民省錢,爲社會節能。建築領域的3個環節——建築材料的生產過程、建造過程、全生命週期使用過程,均要用能用碳。“好房子”要質量好、性能優、使用壽命長,能夠更加節水、節電、節氣、節能,既爲居民在生活當中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又爲社會節能降碳。

“好房子”應是智能的,讓人們用得更方便。就好比如今數智化程度很高的電動汽車已成爲移動終端,“好房子”應該成爲一個更大的智能終端,有很多應用場景。智能感應方面,可以努力做到監測室內環境變化,根據需要來調節溫度、亮度、溼度、空氣淨度等。可以通過遙控、感應,對門窗、照明、空調等設備實施智能控制。智能電器也可以實現更多便利,比如智能冰箱可以提醒某種必備的食物短缺,需要儘快補齊;或者某種食品臨近過期,到期再食用已經不安全。在“好房子”建設中,科技創新大有可爲。數字家庭作爲支撐“好房子”智能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已經在一些地區開展試點取得初步建設成效。

“好房子”應是安全的,要讓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房屋本體安全需要結構牢固,抗震防災。設施設備的使用要安全,如果在水、電、氣、熱和電梯等設備上安裝傳感器,出現問題後能夠報警。使用房屋的人也要安全,通過智能物聯等設備監測家中情況,老人、兒童能夠得到安全保護。

建設“好房子”,不僅會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對於擴內需、穩增長,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好房子”是系統工程,也是新產業,更是新賽道。“好房子”要有好標準,“好房子”的標準體系將進一步完善,設計、材料、建造、設備以及無障礙、適老化、智能化等標準將全面提高。“好房子”需要好設計,設計師需設計好每一棟房子,讓每一平方米居住面積都能夠物盡其用、物有所值。“好房子”需要好材料,新材料、綠色建材應得到大力推廣,建築材料的保溫、隔熱、防水、環保等性能也將逐步提升。“好房子”需要好建造,綠色建造、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將得到推廣,應像造好汽車一樣造出“好房子”。

“好房子”建設既針對新建房屋,也針對老房子。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通過樓道革命、環境革命、管理革命“三個革命”,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通過改造提升水、電、氣、熱等老化管線,加裝電梯,增設養老、托育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實施建築節能改造,增設停車位、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新增文化休閒、體育健身場地等,居民的居住品質得到顯著提升。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房子逐步改造成“好房子”。

“好房子”既要建設好,更要服務好。居民們對居住服務提升有更高要求,養老、托育、家政等線上線下的生活服務將有更廣闊市場。物業管理還可將單一的物業服務拓展到社區配套、增值服務,並積極提升智慧管理服務能力。

“好房子”的內涵還將進一步創新發展和不斷豐富。有了“好房子”,還將建設“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將讓人民羣衆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下,對於房企而言,拼的就是高質量、新科技、優服務,誰能爲羣衆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會贏得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亢舒)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