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給你分享食物時,你是怎麼做的?
“這孩子咋這麼自私呢?還玩假的。”
表妹皺着眉頭,無可奈何地看向兒子凱凱。
五分鐘前,發生了一件事:
凱凱主動把手裡的餅乾跟媽媽分享,表妹也沒客氣,直接就把餅乾塞進了嘴巴,嚼了起來。
凱凱:“你真的把我的餅乾吃完了,哇哇……”
表妹有點懵:“這不是你給我吃的嘛,怎麼還哭了?”
凱凱邊哭邊說:
“我給爺爺奶奶吃好吃的,他們都會還給我,還誇我是愛分享的好孩子。”
表妹一臉苦笑:
“那你是做樣子啊,不是要真心給媽媽吃的啊?”
凱凱:
“爺爺奶奶說,大人不能吃小孩子的東西,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表妹看着凱凱,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教育。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
凱凱3歲,表妹工作忙,從小一直都是爺爺奶奶幫忙照顧。
由於家裡就這一個孩子,老人不知不覺就想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孫子。
當凱凱主動跟他們分享食物時,他們總是謙讓,讓孩子吃獨食,家長教育的前後矛盾,也導致凱凱認知的錯誤,覺得所有好吃的都該是自己吃。
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邊希望孩子不自私,一邊又做着讓孩子不懂分享、害怕分享的事。
除了拒絕孩子分享的食物,一些不當的做法還會讓孩子陷入心理誤區。
1.強迫孩子分享
“你不跟別人分享,就是小氣、自私。”
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分享”都是被迫的,甚至被人用“不分享就不是好孩子”之類的言語綁架的話。
2.強求大孩子讓着小孩子
碰到孩子搶奪物品時,家長通常的處理方法會要求大孩子讓着小孩子,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3.搶走孩子手裡的玩具給哭鬧的那個
家長看到孩子哭鬧,爲了止住哭鬧,會直接上手搶走孩子手裡的玩具給哭鬧的那個孩子。
雖然家長一邊教育孩子分享,但卻又沒有教會孩子什麼是真正的分享。
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體會不到分享的樂趣,還會揹負精神上的壓力。
長此以往,面對分享,有的孩子會強烈排斥,有的孩子甚至會不敢爲自己的“權利”出聲。
分享,是指將自己喜愛的物品、美好的情感體驗及勞動成果與他人共享的過程。
分享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讓外人對孩子的評價是大方、不摳門,而在於讓孩子能從一個分享行爲裡感受到自己帶給他人的快樂,以及因他人快樂而帶來的快樂。
它包含着寶貴的平等和博愛思想,是愛別人的更高層次的品質表現。
因此,好的分享教育是讓孩子明白分享的意義,而不是假客套,更不是被強迫。
1.分享要基於自願
分享是一種美德,但是應基於自願的原則。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他的物品權理應得到尊重,也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能感受到快樂,對結果也是滿意的,他也會逐漸養成“分享”的品質。
2.分享要引導
有的家長認爲只有孩子把自己最心愛的物品與人分享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分享。
由於這種認識的誤區,導致很多父母強迫孩子把自己最喜愛的東西與別人分享。
其實,別說孩子,就是我們成人,把喜歡的東西給別人也會不開心,被迫把喜歡的東西給別人,也會憤怒反抗的。
如果我們想要教給孩子這個分享的行爲,引導往往比強迫更有效。
比如,引導孩子互換玩具,學會“輪流”、“等待”的規則。
比如,當孩子不願把手裡的餅乾分給別的小朋友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
“如果別人手裡有餅乾,不給你吃,你是不是也很難過呢?”
“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愛心”、“使孩子從小了解社會規則”等,也是分享教育的內涵。
3.分享不要隨意貼標籤
當孩子不願分享時,家長會覺得孩子自私,於是喜歡給孩子貼上“小氣” “自私” “霸道”的標籤。
孩子不像成人,面對不喜歡的事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他們的情感和表達方式往往更直接。
孩子小的時候,他們自我概念的建立是源於身邊人的評價,所以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那些標籤。
我們只需理解、接納孩子的不願意,爲他們創造分享的愉快經歷。
李玫瑾教授曾講過自己教育女兒的經歷:
一次,李教授帶着年幼的女兒去爺爺奶奶家,吃橘子的時候,李教授剝了個橘子,讓女兒把橘子分給爺爺,女兒有點不願意。
李教授說:你不去給爺爺,那你也吃不了了。
這時候家裡的姑姑拉着小姑娘的手:“我們給爺爺送過去”
爺爺吃了橘子,高興地親了小姑娘一下,後面李教授又讓她送了瓣橘子給奶奶、給爸爸、給姑姑。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最後,李教授又剝了個整的橘子給了女兒,獎勵她的分享行爲。
很多家長會鼓勵孩子和同伴分享,其實,孩子最初認識分享、學會分享是與最親密的人分享而習得的。
所以,在家裡,我們要儘量多給孩子提供分享的機會,並開心接受孩子分享給我們的物品,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孩子也漸漸地理解分享的意義,並將這美好的品質“自然”地根植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