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張誌家與鬆阪大輔(沈政男)
前棒球明星張誌家是臺中人,2013年他被拍到在一家鐵板燒擔任炒菜師傅,照片裡有他穿白制服、綁紅領巾的影像。(本報資料照片)
張誌家過世了,死時43歲,而且是客死異鄉,在大陸猝逝。張誌家離開職棒是2009年的事,跟他同年,而且曾是西武隊友,也是他的好友的鬆阪大輔,一直打球到2021年才退休。
張誌家是臺中人,我對他有好多印象,最鮮明是2013年,他被拍到在一家鐵板燒擔任炒菜師傅,照片裡有他穿白制服、綁紅領巾的影像,那家鐵板燒是臺中很有名的大埔連鎖鐵板燒,那家分店就在大墩路與向上路口,記得當時從那裡經過都會轉頭看一下里頭有沒有張誌家在炒菜。
鬆阪大輔,需不需要去炒鐵板燒?這類臺灣棒球員沒辦法繼續打球以後的出路與後續發展,經常看了都讓人不勝唏噓。
都說張誌家是天才球員,鬆阪大輔更是「最強高中生」,但再怎麼天賦異稟,還是需要後天環境,尤其是棒球環境的栽培與呵護,以及國家社會對傑出運動員退休後的支持,不然就只能小時了了,曇花一現。太多了,這類運動生涯戛然而止的臺灣棒球員,還記得威廉波特拿下六局18次三振的少棒選手陳昭安嗎?他後來是在母校附近賣小吃,他的隊友陰經龍最近才上了社會新聞,他們都曾是嘉義朴子少棒隊的球員。
張誌家則是力行國小少棒隊,但沒有成爲國家代表隊,後來念向上國中,再到臺北升學,到了成棒階段才大放光芒,在2001世界盃接連打敗韓國隊與日本隊,技驚東亞棒壇,第二年就到日本加入西武隊,成爲鬆阪大輔的隊友了。
2001年,臺中東興路出現了一家平價吃到飽小火鍋,趣味一下,嗯,還有人記得嗎,網路有人說當年最便宜是多少錢,可惜都講錯了,一開始只要120元就能肉片、火鍋料隨你吃,還有飲料與冰淇淋,120元,當時大排長龍,非常可怕,於是店家在騎樓下半空擺了電視機,讓大家邊排隊邊看電視。
我就是在排隊等吃趣味一下小火鍋的時候,看到鬆阪大輔在2006年的經典賽,把中華隊壓制得不能翻身,而就是那一年,張誌家被西武隊解約,離開了日本職棒,因爲表現不甚理想。
然而張誌家初到日本,2002年的表現不只優秀,各項紀錄都贏過了鬆阪大輔,第二年他在臺中結婚,鬆阪大輔等隊友還專程來臺參加他的婚禮,可見大家多重視他。
爲什麼張誌家在日本只有曇花一現,不能投得長久?你看臺灣有多久沒有球員上大聯盟了?原本被看好的張育成,結果也是曇花一現,原因就出在他們太早出國,還沒習慣職棒的長年征戰,種種必須克服的受傷、撞牆期、心理障礙等等成長考驗,到了異鄉更難調適,於是只要一下子表現不理想,跌落谷底,便很難翻身了。
張誌家後來只好回到臺灣,但投球表現也無法回到巔峰時期,這時的他其實都還不滿30歲。他爲什麼後來涉入假球案?如果持續保持明星球員的地位,就不至於沾染這些惡風?
你看臺灣職棒在1998年就發生第一次簽賭案,當時鬧得好大,諸多明星球員就此退出棒壇,但後來又連續發生了好幾次黑色案件,最後一次就把張誌家牽連進去了。
事實上臺灣職棒從來沒有從職棒簽賭與假球案復甦,回到創立初期的盛況,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加上原本的基層棒球,職棒球員的栽培管道就相當貧弱,於是職棒很可惜,至今並沒有如30多年前預期,成爲國民娛樂,跟日本與韓國一樣。
張誌家離開棒球以後,工作不順利,因爲也沒有其他專長,後來一度涉入了賭博,家庭生活也受到了影響。臺灣棒球員除了打球以後,從小的生活教育與個性養成,還有學業的兼顧,究竟如何,恐怕跟他們離開棒球這個能夠繫住人生髮展的港灣以後,成了斷線的風箏,只能隨風飄蕩,有很大的關聯吧。
趣味一下,幾年之後,當大家吃膩了,再加上物價上揚,就式微,後來也關門了。你去看臺中的餐飲業,好多店家都是如此,在那裡你很難看到長期存活與興盛的餐廳,基本上就是淺碟式的消費型態。
當然,這跟店家過度擴張也有關係,比如大埔,也大約在同時期起來,但直到今天仍是穩健經營。
只是不管如何,如果有一個健全、穩定、可預期的工作環境,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發揮所長,創造最高的市場價值,也被消費者青睞,而在一時跌宕的時候,也有支持與補救的機制,讓他們有機會可以東山再起,而不是隻要一走錯路,迷失了方向,就永遠沒有下一個明天,應該是比較理想的國家與社會吧。
可惜,臺灣,至少在職業運動,當然還有其他非常多領域,就不是這樣,跟人家差了非常多。你看鬆阪大輔在大聯盟打不下去以後,回到日本還是有不錯的發展機會,一直打到40歲,如果他身在臺灣,恐怕要去小火鍋店上班了。
(作者爲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