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大選結果揭曉:民主自由帳幕下身分政治與民粹主義的勝利(王慶民)

作者認爲本次大選與其說是「自由民主的勝利」,不如說是當今臺灣社會「臺灣人」身分認同高漲下,基於「身分政治」的民粹排外主義的勝利。。(陳信翰攝)

1月13日晚間,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投票結果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約40%得票率,力壓國民黨的侯友宜/趙少康和民衆黨的柯文哲/吳欣盈,當選新一屆中華民國總統。

勝選的賴清德表示,「在民主與威權之間,我們(臺灣人)選擇站在了民主一邊」。而賴清德和民進黨在競選期間,也始終標榜對於「自由民主價值觀」的推崇和捍衛。中國政治反對派及海外人士,也普遍支持賴清德,並將勝選視爲民主的勝利,認爲賴的當選將捍衛臺灣乃至整個亞太的自由。

而就筆者看來,本次大選與其說是「自由民主的勝利」,不如說是當今臺灣社會「臺灣人」身分認同高漲下,基於「身分政治」的民粹排外主義的勝利。

首先,無論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及其所屬陣營,並沒有任何一位主張專制威權,相反均是明確支持、參與、捍衛民主政治的。在臺灣內部的政治競爭中,完全是不同民主派別的較量,而不是民主與非民主的對抗。

當然,賴清德的支持者自稱「民主對抗威權」,是將大陸因素作爲其聲稱的理由。但大陸長期以來的影響,只是希望促成反對臺獨和對大陸較友好的勢力執政,並無改變臺灣民主體制。而即便中共試圖顛覆臺灣體制,國民黨和民衆黨也並不願意更不會參與改變臺灣民主體制。

筆者並不否認,確實有臺灣人及臺外勢力擔憂大陸勢力擴張、損害臺灣自由民主,而選擇支持民進黨,促成了蔡英文至賴清德連續三屆執政。但筆者並不認爲這是促成民進黨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真正決定性的,是民進黨基於臺灣本土主義的、「臺灣人」身分認同的、反「大中華主義」的民粹排外動員的成功。

民主進步黨自建黨以來,就標榜是代表臺灣人民利益的政黨,將臺灣獨立與「臺灣優先」作爲核心訴求。雖然有時出於現實考量而在臺獨問題上低調,但始終都在謀求和捍衛「實質臺獨」。而其臺獨主張的民意基礎,即是基於「臺灣人」/「臺灣民族」的身分認同與對「中華民國」/「中華民族」的排斥立場。

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正是對「臺灣人」的身分認同與對「大中華主義」的排斥,得以實現內部的凝聚、政治參與的動員、與國民黨的對抗,並形成相應的內政外交政策主張。

衆所周知,臺灣不僅在地理上與中國大陸隔着寬闊的海峽,歷史上也長期與大陸不屬於同一政權。所以許多臺灣人的身分認同與情感連結,與大陸民衆迥異。在1987年臺灣解嚴之前的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也形成了「外省人(1945年之後遷往臺灣)」與「本省人」的差異。

這成爲了民進黨發跡和對抗國民黨的民意基礎。自1990年代至今,民進黨高揚「臺灣民族」/臺灣本土主義的旗幟,並批判傾向大中華主義的國民黨「賣臺」、「親中」,成功爭取到了1945年前就遷居臺灣的「本省人」中的多數支持。尤其是以「本省人」爲主、在解嚴之前被國民黨較忽視的臺灣南部,成爲民進黨的「鐵票倉」。

相較於泛泛的自由民主,以及對各黨派具體政策具體是非的分辨,基於「身分政治」的選民站隊,更加容易和堅定。我在《正議「政治正確」(兼論「身分政治」)》一文中就有過論述。在此只簡單複述一下。

「身分政治」之所以好用,就是因爲它在很多方面符合人性的特點和現實的需求。「身分政治」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爲不同身分的人的衝突,符合人「黨同伐異」的本性。同質羣體也確實有更多共同語言、共同價值觀、共同利益。人們對於價值觀念與文化習俗不同的他人,往往自然產生隔閡與衝突。

而歧視與紛爭導致的仇恨,進一步強化了同類的身分認同和團結性,以及對異類的更強烈的敵視和排斥。這種惡性循環下,大多數人很難跳脫,反而被深深的裹挾和進一步的參與。這就給了鼓動身分對立的黨派以更多機會和資源。

對於大多數民衆而言,由於其個人條件所限,缺乏瞭解具體政務的興趣、能力、耐心。而如果搞「身分政治」,讓人們按照自己的身分、信仰、立場站位,大家就容易理解和做到。但這樣,是非就變得不重要,立場大於一切。

還有,以前很多對政治不感興趣的,在「身分政治」的影響下「覺醒」,「明白」了自己的身分和「價值」,有了作爲某種身分者的責任感自豪感,就踊躍參與政治活動、積極爲「代表自己」的個人和政黨投票了。

這樣的「身分政治」,往往帶有強烈民粹色彩,鼓動者有意忽視客觀現實,也拒絕理性探討,相反往往煽起民衆情緒,讓民衆在衝動之下,非理性的投票。

「身分政治」近些年風靡世界,如2016年美國大選、英國脫歐、匈牙利歐爾班政權崛起等,都「身分政治」頗有關係。

而臺灣也不例外。因爲「本省人」和「外省人」的隔閡、對「獨立」和「統一」的爭論、在「大中華主義」和「臺灣民族」間的選擇,以及在同性婚姻和LGBT權利、大陸臺灣關係、外交政策等方面的分歧,都造成了臺灣社會的撕裂。臺灣政壇長期的「藍綠惡鬥」,即是典型的表現。

而近年來民進黨的進一步壯大,正是因爲島內認同「臺灣人」比例越發提高、大陸政治變遷下兩岸關係惡化、島內左翼民粹日益得勢的必然結果。在這樣的前提下,無論國民黨和民衆黨提出怎樣的具體政策,民進黨的「鐵票倉」都不爲所動。

相反,民進黨通過鼓動民粹,包括利用臺灣人對大陸宣傳「統一」的逆反心理、對國民黨保守傾向的厭倦,誇大中共對臺灣的威脅,將臺灣本土主義與「反共」、「捍衛民主」掛鉤,進一步得到更多支持。

本次大選,有中國大陸自由派記者採訪臺灣多位民進黨支持者,如何看待兩岸關係,這些「深綠」選民都情緒激動的表達「中國人和中共無法分開」、「中國民主不民主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我只關心臺灣本國事務」、「我不care他國(中國大陸)事務」等,就頗爲形象的表現了部分臺灣人的民粹排外心理。而筆者本人也在網上和線下多次遇到類似的、強烈否認自己爲「中國人」、強調自己「臺灣人」身分、急於與大陸「切割」的臺灣民衆。正是這樣的選民,激情反對中國大陸同時,也激情支持「抗中保臺」的民進黨,成就了賴清德的勝選。

而面對「身分政治」和民粹浪潮,國民黨和民衆黨也有所參與和應對。如柯文哲就是依靠個人魅力、將自身偶像化,以超越傳統藍綠政治格局爲口號,得到了不少支持。而侯友宜和趙少康,努力打造親民「接地氣」形象,並以「反臺獨」動員藍營「鐵票倉」。但國衆兩黨顯然不及民進黨操縱民粹的純熟,加上島內外大勢不利,最終敗北。

所以,本次臺灣大選,真正決定勝負的,並非誰更在乎自由民主,也不是各黨各候選人的具體政見,而是誰所代表的特定身分羣體更加人多勢衆、誰更加純熟利用「身分政治」動員大衆和鼓動民粹、誰更能利用臺灣民衆焦慮的情緒和緊張的亞太局勢。而民進黨聲稱的「自由民主的勝利」、「捍衛普世價值觀」,只是裹罩猙獰的民粹排外狂潮的美麗包裝罷了。

雖然相對於政治暴力頻發的歐美及第三世界,臺灣的「身分政治」和民粹主義極少有肢體暴力和流血事件,臺灣人也相對遵守秩序與尊重程序正義,但其思想與言論中的一些激烈排外行爲,仍然是令人擔憂的。

這種基於身分認同和民粹主義的政治競爭、選舉,雖然有其客觀存在的必然性和價值,但歸根結底是一種不良的政治風氣。在全球身分政治和民粹浪潮影響下,臺灣的確難以獨善其身。但有識之士尤其臺灣政治精英,不應放任乃至有意濫用和美化,而應負起更大責任和考慮更加長遠的利弊。

不同羣體間劍拔弩張的對立、政治極化下的零和博弈,並不能爲臺海帶來持久和平,反而會帶來各種不確定性和危險。臺灣不健康的政治軀體,不會因有「自由民主」牌「美容劑」的粉飾而真正痊可,相反掩蓋了從腠理透進骨髓的疾患。

至於如何實現臺灣政治健康和臺海和平,這個歷久彌新的議題筆者個人難以盡述,還需各方人士的共同致力。(作者爲旅歐國際政治研究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