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滿身傷還被老師嘲諷 她最大心願是「想當正常人」
異位性皮膚炎健保生物製劑8月新給付青少年,且放寬成人條件。(王家瑜攝)
從小就有過敏體質的陳小姐,異位性皮膚炎在國三時找上門,她曾跑遍20、30家醫療院所,嘗試洗硫磺澡、喝符水等各式偏方,仍然無法根除紅癢、掉屑、流湯流膿的症狀,全身幾乎「體無完膚」,不僅同學一碰到她就去洗手,連老師也當衆嘲諷「你是被火燒到嗎?」正值青春期的她最大的心願竟是「想當正常人」。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皮膚部醫師朱家瑜說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發炎疾病,在臺灣近半數患者是青少年和兒童,不僅過敏疾病、慢性病及感染風險高於常人,隨之而來的還有心理精神疾病,例如因爲搔癢而晚上睡不好,長期容易焦慮,進而影響學習表現。
朱家瑜指出,一項英國研究針對兒童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追蹤長達10年,結果發現,患者的憂鬱症風險會隨着病情嚴重度而增加,且憂鬱症狀發生率會隨年紀上升,6到18歲之間就增加3倍;因此提醒患者家長,務必帶孩子及早治療、控制病情,才能避免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傷害。
今年30歲的陳小姐可說是集「過敏三兄弟」於一身,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她樣樣都有。國三時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全身紅癢搔抓,一發不可收拾;回想那段日子,皮膚總是掉屑、流湯流膿,全身佈滿深淺不一的傷口疤痕,求學時期飽受異樣眼光看待,有同學害怕被傳染,一碰到她就急着去洗手,甚至有老師當衆嘲諷「你是被火燒到嗎?」
當時陳小姐和媽媽跑遍宜蘭和臺北20、30家醫療院所,但大多隻能用類固醇藥品,不僅效果不如預期,還導致體態臃腫的副作用;後來她開始嘗試偏方,從喝符水到洗硫磺澡都試過,但都沒有明顯效果。
原本已經中斷治療多年的陳小姐,近年在網路上查到新療法,苦起勇氣決定嘗試看看,現在皮膚狀況大有改善,同事也發現她皮膚變好了,她想鼓勵所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青少年患者,學着與疾病共處,不需要因爲歧視的眼光而受傷,更不要放棄治療,隨着醫學進步,還是有機會找回正常生活。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黃毓惠表示,由於青少年患者還在發育,用藥上需要特別小心,尤其家長經常擔心副作用問題,甚至選擇使用偏方。過去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需要自費,今年8月起健保新增給付生物製劑用於「12到18歲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同時調整成年患者申請資格,從重度放寬至中重度。
「和疾病共處這麼多年,患者也會累,可能因此不想嘗試新治療。」黃毓惠指出,患者的辛苦,即便是醫師可能也很難體會,但她向衆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喊話,隨着免疫醫學進步,現在有精準的治療方式可以對抗發炎性疾病,最重要的是重拾病人信心,願意重新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拓展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