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武統」成爲假議題 美中爭霸誰怕誰?(羅慶生)

西太平洋形勢美國自己與中國對陣,反而臺灣轉變爲第三方。這種形勢的轉變,使得「武統」愈來愈變成假議題。對中國來說,既然「武統」臺灣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那隻要能力所及,何不釜底抽薪,尋求直接打敗美軍?屆時臺灣問題自然解決。(圖/DVIDS)

「中國攻打臺灣」或者說「武統」是個嚴肅議題,但討論時卻經常顯示出矛盾的一面。例如40年來中共「和平統一,但不放棄動武」的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蔡英文總統去年卻能成功炒熱「亡國感」而勝選。然而,問臺灣民衆「中國是否會武力犯臺」,歷次民調居然有6成到8成的人認爲不會。

另一個令人困惑的是,身處現場的臺灣民衆認爲不會打,1萬公里外的美國人卻認爲會,甚至連時間表都列了出來。例如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H. R. McMaster)表示臺灣將是中國下一個最大目標,且2022年北京冬奧與中共20大後最爲危險。印太司令戴維森(A. P. Davidson)則認爲臺灣和關島都可能是中國的下個目標,而10年甚至6年內就可能動手。距離更遠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甚至以臺灣雷達圖當封面,標註: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

因此,對「武統」這個嚴肅、矛盾且令人困惑的議題,本文試圖從軍事戰略脈絡加以釐清。釐清後或許讀者更容易理解,爲何臺灣民衆的直覺可能是正確的。

中國動武的戰略判斷

我們先從幾個戰略判斷的問題開始。

問題1:正如前述,中共立場40年來從未改變過,今年3月間舉行的中國「兩會」也再度強調並未放棄「和平統一」立場;那麼美、英人士對中國可能動武的判斷到底是依據什麼?

答案是:解放軍能力。

戰略判斷通常從兩個面向觀察行爲者:能力與意願。在行爲者理性的假定下,有意願沒能力,不會行動;有能力沒意願,也不會行動。如果有能力也有意願,那麼就會選擇適當時機行動。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能力。因爲意願可能改變,時機可以等待,但沒有能力,一切都別談。

因此,我們對現在已經卸任的美軍印太司令戴維森當時在國會作證時所指出,中國10年甚至6年內就可能動手的說法,可以理解那應該是印太司令部參謀們研析的結論。他們判斷解放軍在6到10年內,將具備動武的能力。

問題2:那麼,這是否意味着現階段解放軍沒有能力攻臺?

答案是:錯。

這是一般非戰略學者論證時最常犯的錯誤。從70年前兩岸分治開始,解放軍就有能力攻打臺灣,否則當時美國也無需和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派第七艦隊巡弋臺海,嚇阻中共蠢動。所謂渡海工具不足並不是問題,英國可以在德軍戰機與炮火威脅下,10天內動員大小民船從敦克爾克撤退出40萬大軍,中共的「人民戰爭」同樣也可以。問題只在於,攻下臺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而已。

戴維森或其他美國學者判斷中國具備動武的能力,並不是指解放軍渡海攻臺的能力,而是阻止美軍介入的能力。正如美國史丹佛大學國際研究所研究員梅惠琳在《外交事務》上發表的文章中指出:美國必須承認「新現實」,就算有美國干預,中國也有「武統」的能力和可能,中方可能很快使用武力結束近一個世紀的內戰

問題3:解放軍如果現在動武,國軍能守幾天?或者要付出多大代價?

答案是:不知道。

影響戰爭的變數非常多,包括部隊戰力、武器數量、指揮官意志、軍隊訓練、軍事科技、戰略、戰術、民心士氣、地理條件、天氣變換…等等,有時候甚至一顆小小的馬蹄鐵釘,也能改變戰爭走向。所以任何戰爭,都無法事先判斷結果。即便以美國之強大相對於阿富汗之弱小,2001年美軍進攻阿富汗時,也沒想到會打20年,最後還必須和塔利班(Taliban)談和,才能在今年9月11日這個充滿紀念意義的日子前撤出阿富汗。

至於付出多少代價的問題,那要看解放軍動武的方式。如果以武裝衝突強度而論,動武方式從低到高分別是:封鎖臺灣、攻佔外島、斬首行動、全面打擊、佔領全島。所付出代價的高低也是這個順序,武裝衝突的強度愈低,中國付出戰爭的代價就愈低,反之愈高。

戰爭是不得已的選擇,只要能達到屈服對手意志的目的,付出的代價當然是愈低愈好。因此,佔領臺灣全島並不是解放軍最可能的選項,反而是最想避免的。不僅美軍在阿富汗的教訓是前車之鑑,中國也沒有這種用兵理念。中國幾次對外戰爭,例如1962年的中印戰爭與1979年的中越戰爭,都是打了幾場勝仗後就主動撤軍。這種戰略偏好是文化傳統的體現,源自《孫子》的「全軍爲上」理論,也是影響對臺動武的因素之一。

問題4:中國動武,美軍會救援臺灣嗎?

答案是:不一定,不過那對臺灣已經不重要了。

臺灣是美國太平洋防線第一島鏈的核心,戰略地位在美中競爭格局中無可替代,重要性在韓國與菲律賓之上,與日本同屬於丟了就要放棄西太平洋的最高級。中國武統,美國一定會強烈反應。

但美國研究霸權幾十年,包括霸權穩定論、權力轉移理論、預防性防禦、軟權力、銳實力…都是很著名的理論。美國人很清楚,如果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與中國發生戰爭,即便戰勝,國力也將大損,如此只會讓第三者漁翁得利而喪失霸權,就如同二戰後的英國。在華府,抗中是兩黨共識,但不能和中國發生直接戰爭,同樣也是兩黨共識。所以,美國友人無論「挺臺」講得多麼慷慨激昂,「臺灣自我防衛」仍然是關鍵字。即便有主張介入臺海要「戰略清晰」以嚇阻中國動武,實務上仍選擇「戰略模糊」。爲什麼?就是要避免被臺灣拖進戰爭漩渦。

不過這並不表示,中國動武美國一定不會出兵,要看戰役的發展而定。對美國最有利的情境,是解放軍登陸後,國軍在各地發動巷戰狙擊,臺灣成爲中國的阿富汗。等到解放軍戰力被消耗得差不多,美軍再介入。如此將能輕易解決已經打得精疲力竭的解放軍。簡單來說,如果有穩操勝算的把握,美軍會考慮出兵。

那爲什麼說,美軍出兵與否,對臺灣並不重要?

因爲,雖然美軍不一定會介入,但解放軍參謀在擬定作戰計劃時,不會也不敢假設美軍不會,否則萬一美軍介入將毫無準備。這也就是說,中國只要動武,一定是準備好應對美軍了。所以美軍是否出兵,對臺灣就不再重要。

爲什麼?

因爲,那表示解放軍如果沒有把握擊敗美軍,是不會動手打臺灣的;而如果能擊敗美軍,那還需要打臺灣嗎?

臺海形勢已經本質上改變

在解放軍戰史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戰略經常交互運用,一個是「阻援打點」,另一個則是「圍點打援」。這兩個戰略操作起來外觀很像,都是從進攻一個重要的戰略據點開始,等對方援軍來救時,再決定以那路敵軍爲主要目標,集中兵力攻打。

「阻援打點」是以戰略據點的守軍爲主目標,以少部分兵力佔領地形要點阻止援軍,主力則速戰速決攻下該要點。著名史例就是遼西會戰時,解放軍一部佔領塔山阻擋國軍援軍,主力則攻打錦洲

「圍點打援」是以援軍爲主要目標,被圍困的敵軍只是誘餌。著名史例是徐蚌會戰,解放軍包圍黃百韜兵團後暫不攻擊,吸引邱清泉李彌等兵團東進增援,再加以圍攻。

中國攻臺,美軍來援,解放軍的戰略會是「阻援打點」,還是「圍點打援」?

讀者或許沒注意到,在美國將中國視爲「21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後,臺海的戰略情勢已出現本質上的改變。美國原本是國共內戰的第三方,中共對臺動武,可以出兵支援臺灣,也可以袖手旁觀;這就是「戰略模糊」的價值,美國可以保有行動自由。因而以往討論中國動武,都是「阻援打點」概念,透過例如反艦彈道飛彈嚇阻美軍介入,解放軍速戰速決,造成既成事實。

但現在,整個西太平洋的形勢是美國自己與中國對陣,反而臺灣轉變爲第三方。親美或親中,雖然有過激烈辯論,但這正表示臺灣可以有自己的戰略選擇。這種形勢的轉變,使得「武統」愈來愈變成假議題。

在美中激烈競爭下,美國對中國「武統」其實沒有讓步空間。臺灣太重要,美國無法接受既成事實,無論經濟制裁、出兵介入,或是其他的外交動作,如果不能讓中國屈服,就等同將亞洲霸權拱手讓給中國。

對中國來說,既然「武統」臺灣也無法真正解決問題,那隻要能力所及,何不釜底抽薪,尋求直接打敗美軍?屆時臺灣問題自然解決,正如梅惠琳在《外交事務》的那篇文章所指出:一旦美軍被擊敗,中國將成爲亞太地區新的主導力量。

美軍是理解這種可能發展,否則戴維森不會說:臺灣與「關島」都可能是中國下個目標。美國國防部或印太司令部應該做過美中戰爭的遠程想定。而美國戰略學者認爲臺海危險或戰爭將要爆發,正顯示他們的焦慮。

這表示,未來的臺海戰爭,可能不會是國共內戰的終章,而是美中爭霸的決定性會戰。解放軍或許會將臺灣安排成擊敗美軍的誘餌,打一個海戰版本的「圍點打援」。即便美軍不上當,一旦解放軍有能力透過主場優勢擊敗美軍時,解放軍將不會像現在那麼謙遜,還容許美軍到東海、南海挑釁,而是大艦隊到關島,甚至中途島附近去「自由航行」,以刺激美國。這不僅是師法毛澤東「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的故智,也是實踐習近平「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的主張。

果真如此,如何因應這新形勢的轉變,確保臺灣本身的安全與利益,需要進一步思考。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