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法延6年上路 中央、地方激爭的「農業權」與農業發展權有何不同?
國土計劃法原預計明年4月底上路,但朝野立委皆提案修法要求展延。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黃仲裕攝影
原預計在2025年4月底上路的「國土計劃法」,由於朝野有志一同提案要求展延,相關修法正式三讀落槌通過,確定延至2031年再上路;至於近來中央跟地方互槓激烈的「農業權」,則確定並未入法。不過農業權的激烈爭執,也顯示「國土計劃法」的複雜性,中央跟地方的爭執點爲何?《遠見》日前專訪國土署長吳欣修、雲林縣長張麗善,爲讀者釐清中央跟地方雙方的關切點。
農業權在臺灣的討論,最早是由雲林縣政府提出,其中大體上有4項建議:
農業權跟農業發展權概念不同
不過雲林縣府提出的「農業權」概念,由於第一項建議,相較下較偏向所謂的「農業發展權(TDR)」概念。農業權跟農業發展權,兩者間到底有何不同?
根據內政部的定義,農業權是:舉凡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基本權益,包括農地的使用權、農業生產的權利、獲得合理農業收益的權利等等,均屬「農業權」的涵蓋範圍。
農業發展權,主要的討論內容爲「土地未來可能的開發權利」。
例如現有一塊優良農地,根據「國土計劃法」將被劃爲農業發展區,若採用農業發展權轉移制度,地主可以選擇將這塊農地的「未來開發權利」賣給建商,而建商購買這個權力後,則可以在其他地區(例如都市計劃區內)獲得額外的開發容積。
如此一來,具有開發潛力但因農業用途等因素無法開發的土地,就可以將其開發權利移轉到其他可以開發的地區。
國土署長吳欣修。國土署提供
農業發展權源自英國
國土署長吳欣修向《遠見》解釋,農業發展權的概念,最早自英國開始,由政府出面限制森林、溼地等特定用地的開發,來保護這些特定用地;若開發商要在這些地方的鄰近周遭開發,就必須向政府購買發展權,國家再將這些錢發給住在這些地方的民衆,進行補貼。這套概念即所謂的PDR(購買發展權)。
後來PDR傳到美國,由於美國國土遠較英國廣袤,美國中央政府尊重各州需要,加上各州因財力各不相同,PDR發展到最後,漸漸演變成「發展權移轉(TDR)」,並正式用在農地上,來維持各州的農業發展。這套概念跟雲林縣府談概念的較爲相似。
具體作法上,美國TDR的單位面積都達1700公頃,並非適用在零星的農地上,就是想維持農地的完整性。吳欣修說,從TDR的概念來看,農地的發展權一旦移轉,「這塊地就永遠只能做農地使用,對農民反而更不利。」
他解釋,若農地的發展權被賣掉、移轉了,當鄰近土地可透過「國土計劃法」的通盤檢討制度變更用地許可時,「這塊地就必須跳過去,因爲它的權利已經被賣掉了。」
地方憂:糧食生產沒誘因,農民寧願拿去種電
不過雲林縣長張麗善日前接受《遠見》專訪時強調,雲林縣提出的農業權,核心概念是「保障糧食安全」,以及平衡各地區的「土地正義」,並非內政部一直強調的「把土地權利賣掉」。
她解釋,有些縣市規劃的農地甚少、甚至一塊都沒有,在各個地方都力求建設發展的狀況下,就是得利的一方;而云林縣作爲全臺的糧食生產地,反倒成爲權益受損的一方。由於這樣的現實因素,像雲林縣這樣的農業大縣必須獲得一定程度的補償,糧食安全才能夠走得下去。
雲林縣的概念,簡單講就是「有錢出錢、有地出地」,雲林縣有土地,來負責全臺的糧食安全,其他沒地但有錢的縣市,就必須來買雲林的「移轉權」,且這個購買並非一次性的,因爲莊稼種植是年復一年的行爲,「所以你每年都要買,因爲我每年都在種。」
張麗善也點出地方爲維持糧食安全的爲難,「說實在的,現在的農民寧願去種電,也不想配合政府的糧食安全,」因爲拿去種電,一年至少就能穩定賺40萬。但若土地拿去種植水稻,以雲林平均農戶持有的土地面積1.1公頃來計算,收穫扣掉成本,可能一年賺不到10萬。更不用說遇到天災的話,天然災害補助1公頃不過2.4萬,農民如何養家活口?
雲林縣長張麗善。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陳雅玲攝影
國土規劃法農業權爭議:農地會「水泥化」?
如果其他沒地但有錢的縣市,願意來跟農業大縣購買移轉權,農民有了誘因,自然就會願意配合政府的糧食安全。她義憤填膺地說,外界質疑農業權通過後,農地會水泥化,「我如果有保障,爲何會水泥化?」「農民也會想,那塊地一年也有40萬可以領,辛苦一點,種在上面的還可以賣,我爲何要水泥化?對不對,我也不想賣。」
中央跟地方對農業權的討論,似乎仍處在平行世界的辯論,背後免不了有政治角力的因素在內。隨着「國土計劃法」展延,給雙方更多對話的時間,或許能磨合出交集點,讓未來國家的國土規劃、農民權益的保障,走得更順暢。
(本文出自2024.12.3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