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藝獎公佈…7人獲百萬獎金 林強以電影配樂獲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藝文界的最高國家榮譽「國家文藝獎」5日頒發,今年得獎者分別爲詩人李魁賢、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作曲家金希文、編舞家姚淑芬、劇作家陳勝國、建築師黃聲遠、電影音樂創作者林強,都各獲得百萬獎金跟講座。其中,林強以音樂家的身分獲得電影類的獎項,也是矚目的焦點。
林強今年53歲,原本是知名歌手,一曲《向前走》紅遍臺灣,後來開始參與電影配樂,漸漸轉向音樂創作人,獲得金曲、金馬等電影原創音樂獎項,更獲得法國坎城影展的原聲帶獎;作品融入電子音樂風格及東方傳統音樂元素,以音樂深刻勾勒電影情境,在當代亞洲電影配樂別具風格,也將熱情積極奉獻給新生代導演及學生的影音創作。
林強受曾編寫《2001電音世代:電子舞曲聖經》,在2003年也開始和DJ友人們每個月一次在華中橋下舉行「和Free Outdoor Party」,希望外界能以健康的態度面對電子音樂;他也和許多VJ、視覺藝術家,舞蹈家、古琴音樂家、廟會表演團體、偶戲表演者,展開跨領域合作,並將配樂工作的過程在網路公開平臺上,以紀錄片方式呈現並免費分享,提供給任何想要了解這份工作的人蔘考。
▲李魁賢。(圖/國藝會提供,下同)
文學類的李魁賢筆名楓堤,今年80歲,秉持「生在怎樣的時代,寫怎樣的詩」的詩觀創作,除了個人擁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和作品之外,也致力於將世界文學帶進臺灣、將臺灣文學推廣至世界,堪稱「臺灣文學第一人」;另外,他在16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化工出身的背景持續創作小說、散文、評論、翻譯,文壇笑稱他爲「文學界述作最勤的模範生」,也曾獲得許多獎項。
李魁賢也是臺灣戰後第二代重要詩人之一,曾加入本土意識強烈的「笠」詩社,詩作從年少青春的舞曲、中壯年代的嘶吼到邁入古稀之後的沉思詩語,重視詩意象的經營和語言創造性,但也注重現實性、不華美性;「詩不是隻寫詩人自己的喜怒哀樂,寫的是衆生生活的甜酸苦辣」,代表作如〈紅蘿蔔〉、〈相思陶〉、〈鸚鵡〉等。
▲撒古流(中)。
美術類的撒古流・巴瓦瓦隆今年57歲,是一位創作與原運兼具的指標藝術家,創立部落學校、推動傳統文化的追尋、保存與再創造;父母都是部落技藝的傳人,他個人除了創作之外,也培訓石雕、陶藝、木雕人才、走訪部落田野調查,無論是繪畫、雕塑、建築或裝置藝術,都在敘述原民世界,也是傳統與當代的反思。
身爲工藝家族Pulima世家後裔,撒古流透過系統性的蒐集、描繪與整理圖文手稿,展開失落古陶壺工藝的再製作工程,透過部落學校傳承,擔任傳統石板屋建築人才培育師,設計的屏東三地門長老教會禮拜堂,是臺灣第一座融入傳統排灣族建築理論與實作教學的教會建築,以傳統元素設計的三地門鄉公所,也改變長久以來公家機關刻板的建築,同時參與原住民正名運動,培育新血,可說是原民文化運動的先行者。
▲金希文。
音樂類的金希文今年60歲,是一位把民族元素加入管絃樂的指揮家、國內外音樂團體委託創作最多的、也是臺灣近40年來、極少數能寫作大型管絃樂曲的作曲家,擅長將人聲獨唱、合唱,與大型管絃樂結合成宏大的交響樂作品;他大量使用打擊樂器,營造出現代感十足的音響效果,更將多種元素融入曲作中,探討生命與宗教,表達人道關懷,也反映當代社會。
金希文的創作,每頁動輒花上幾十小時的構思,但臺灣給予作曲家的創作酬勞卻是不成比例,若沒有強烈的藝術使命感與表達生命情懷的慾望,創作火苗很容易就熄滅,但他堅持在臺灣創作,把朝着西方的典範、用傳統素材寫出尖端現代的音樂,1996年完成的《第三號交響曲,臺灣》,就是講述臺灣長期被壓抑文化與獨立思考的苦難,希望能奮而迎向光明。
▲姚淑芬。
舞蹈類的編舞家姚淑芬53歲,創立「世紀當代舞團」,以關懷社會議題爲主體,每年推出的跨文化、跨文本、跨領域的創作形式,跟服裝設計師、美術家、音樂家,甚至視覺、行爲、裝置、音樂等藝術家共同合作,爲臺灣現代舞蹈開創了新型態的肢體語彙與美學結構;對她來說,舞蹈就是回到「身體」這個原點,誠實地與身體工作,她也親自訓練團員,與團員一起探索新的肢體語彙。
舞蹈作品《婚禮/春之祭》挑戰了臺灣舞蹈的肢體慣性、主流審美和性別規範,並呼應西洋舞蹈的革新,在歷史、文化、性別面相具有高度批判與開創性;以女性觀察視角營造幻化的舞蹈意象,取材於日常生活、反思人際關係,今年推出的《破月》,從破骨敗家的民俗意,被視爲兼具東、西方美學的細膩之作。
▲陳勝國。
明華園是臺灣歌仔戲界唯一擁有專屬編導的劇團,獲得戲劇類獎項的陳勝國63歲,是明華園劇團的第二代,首席「戲膽」的他劇本取材廣泛,除了歌仔戲的民間即興編劇技巧「臺數編劇法」,還加上電影的編劇手法;一出新戲先以「臺數」寫出骨幹,在外臺演出並修正,選擇其中發展得較好的劇目做爲子團的公演,特別好的就進一步精緻化,成爲明華園總團年度大戲。
陳勝國的創作《濟公活佛之雪狐情》曾獲文建會、法國文化部邀請赴巴黎圓環劇場售票演出,明華園也曾到日本、曼谷,柏林、南非約翰尼斯堡、新加玻等地演出,他認爲編劇3大要點是節奏緊湊、歡樂觀衆、主題嚴肅;他從爲娛樂觀衆而寫戲,漸漸把社會、人生的所思所感寫進劇本,並不斷拓展傳統戲劇編創的可能性。
▲黃聲遠。
建築類的黃聲遠54歲,創作理念以自然與人文的環境思考,超越建築專業本身的侷限性,縫合社區與環境地景,體現出「建築是在地的社會實踐」、展現「人、時間、土地」的意義;他主持的「田中央工作羣」彙集宜蘭和臺灣各地的有志青年,梳理宜蘭的空間創造,代表作有羅東文化工場、櫻花陵園、雲門劇場等。
多數專業建築師掙扎在理想與爲資本服務的天秤兩端,黃聲遠與「田中央工作羣」選擇在宜蘭土地上默默耕耘20年,風景,被視爲他「建築烏托邦」的理想,對抗全球化快速單一化下,個體生活必須面對自由可能因而淪喪的危險;美國哥倫比亞教授Kenneth Frampton也稱道:「有別於全球建築師仍持續將建築視爲獨立的美學物件的慣性,田中央工作羣則視建築與地景爲一體,完全是『新視角』」。
國家文藝獎自1974年起設立,1997年轉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接手評選,設立七大領域(電影自2004年起設立、建築於2006年起設立),原本維持一年一屆,但今年是2年一屆的新開始,同時也是睽違十年後,7個領域都沒有從缺;今日公佈的得獎者將於2018年3月底、4月初舉行頒獎典禮,分別贈予七位得獎者獎金100萬元及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