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入場,循環經濟風起雲涌,如何把握5萬億元年產值機遇?

10月18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在天津掛牌成立。循環經濟領域迎來“國家隊”入場,循環經濟產業再次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循環經濟產業規模有多大?答案是明年計劃年產值5萬億元。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於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山東、河南、廣東、山西、四川等地發佈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的行動方案,加速全國循環經濟發展進程。

我國循環經濟產業正從過去的以回收生意爲主發展爲具有高科技屬性的新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從單純解決資源問題、環境問題,轉變爲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循環經濟市場蓄勢待發。

需要技術及產業化

在上海氣候周與China ESG Alliance聯合主辦的循環經濟論壇上,蔚來汽車ESG負責人郭宇竹介紹了蔚來汽車的循環經濟實踐:“除了使用PCR循環塑料、生物基皮革作爲汽車內飾材料外,我們還與上游供應商一起探討,如何將報廢車輛的鋁廢料熔融再造,通過技術工藝保級使用。”

聯合國環境署和國際固體廢物協會今年共同發佈的報告認爲,如果全球採用循環經濟模式,2050年城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量可以從超過45億噸減少到不足20億噸;每年通過回收可節省1350億美元,回收可避免初始資源的使用,並減少相關碳排放。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預測,“十四五”期間發展循環經濟對我國碳減排的綜合貢獻率將達30%,到2030年將達到35%。

發展循環經濟將創造產值。機構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場規模爲511億美元,並將從2024年的554.6億美元增長到2032年的1071.3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8.6%。而我國的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在30%左右。據記者梳理,從事再生塑料行業的上市公司如英科再生、金髮科技,今年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高能環境三季報顯示,公司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業務的產能尚在爬坡,後續將着力提升資源化板塊各項目產能利用率,更好釋放業績。飛南資源今年三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其控股子公司江西巴頓可以將陽極泥、銅錫泥、煙塵灰等徹底資源化,產出鋅錠、錫錠等資源化產品,推動公司業務從單一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向多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轉型。

我國“新三樣”發展迫切需要構建循環經濟體系。中國風能協會(CWEA)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退役風機裝機量約爲10萬千瓦,到2030年,累計有4473萬千瓦風機進入退役期。根據國際能源署發佈的數據,到2050年,全球光伏退役量將達到8000萬噸,中國光伏退役量將達到2000萬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總量超過58萬噸。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曾表示,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每年可滿足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20%的鋰、11%的鎳和25%的鈷的使用需求。

“新三樣”回收產業產值巨大,但都面臨回收利用技術尚不成熟、技術門檻和標準不一等問題。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認爲,循環經濟產業正從過去的以回收生意爲主發展爲具有高科技屬性的新產業,“進入循環經濟的新時代,既要負責任地掙錢,又要解決環境問題,新一輪循環經濟發展需要大量新技術來支撐”。

“循環經濟領域的生產者以前主要是中小企業,存在生產經營不規範等問題,被認爲是低端產業,但實際上它可以帶來巨大產值。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循環經濟規模化和產業化。”青合循環經濟與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蔣南青對記者表示,“循環經濟屬於交叉領域,涉及產品的全生命週期,需要系統化的產業架構,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的成立正是立足於這一背景。”

資料顯示,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將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平臺的重要任務,業務涵蓋線下資源回收網絡建設、消費品回收和以舊換新、廢舊電池及退役風光電設備回收等多個領域。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循環經濟相關企業有8.8萬家,過去三年成立的企業有3.6萬家。

強化生產者責任延伸制

在發展循環經濟相關的頂層設計方面,除了國務院辦公廳今年2月出臺的《關於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之外,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期印發的《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此外,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將“回收循環利用”作爲四大實施行動之一。

China ESG Alliance聯合創始人陳廣宇認爲,中國具備產業鏈齊全和高密度人口帶來的物流成本低廉的優勢,輕工業企業可以通過電商平臺,與消費者建立直接可信的連接,做好逆向物流,即將銷售並使用完的產品進行回收。“用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來降本增效,更容易達到循環經濟所需要的規模效應,實現資源管理以及技術協同。”陳廣宇說。

比如,耐克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回收舊鞋,經過技術處理實現再生利用,建設環保運動場,並通過這項公益行動提升了品牌價值。還有消費品企業與物流平臺合作開展循環經濟活動的案例,潘婷、珀萊雅、金典都與菜鳥合作過空瓶回收活動,企業共同對回收來的廢棄包裝物進行再造利用。

在以舊換新政策背景下,國家發展改革委9月召開專題發佈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將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以及強化生產者責任延伸,支持企業建設回收廢舊產品的逆向物流體系。

“循環經濟的下一步,需要讓循環回收的產業鏈更透明,同時可以通過落實碳普惠機制、推行減量補貼、推廣綠色採購等舉措,激勵循環經濟實踐者。”杜歡政表示。

另外,推進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拓展綠色產品認證類別,可以幫助再生產品走向市場,形成商業閉環。通過推動數字化認證技術,推動碳排放等數據納入認證實施環節,深化完善國際認證互認制度,從源頭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的國際互認,都可以幫助循環經濟加速發展。杜歡政建議,還可以優化創新財稅、金融、信用、監管等支持政策,多元協同補齊政策短板;在消費端,提倡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 (信息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