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川普貿易戰打愈久 全球就愈民不聊生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最新的報告指出,光是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就足以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主要是因爲投資會減少,此報告針對幾種可能的情況進行推估。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全球各地今年的投資活動幾乎都會萎縮,例如,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投資規模估低於預期的4%左右,歐元區以及英國的投資,也會比預估要少2%。
2023年,陸企投資佔自己GDP比重達22%,美國的比例爲15%,歐元區是12%,英國只有10%。企業不敢投資會對經濟成長造成明顯的影響,不過,卻不會產生毀滅性的衝擊。
外界質疑,爲什麼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會左右商業的投資。牛津經濟研究院三月曾表示,貿易方面的不確定性,對歐元區的GDP在未來12個月來說,預估將減少0.2%,投資愈少GDP就愈小。
以歐洲來說,貿易較開放的小國打擊就更大,包括盧森堡、斯洛伐克以及保加利亞等,這些歐洲經濟小國的GDP,或許在兩年內會少0.8%到1%左右。就算歐洲比較大的經濟體,像是比利時以及義大利等,受到的傷害也會不輕。
對歐盟主要出口業者,特別是車商來說,會採取更謹慎的經營方式,包括招人、研發以及開拓新市場都會三思而後行。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也會把買房或部分耐久財的原訂計劃給延後。
這種惡性循環就是,企業和消費者支出雙雙不足,導致服務和商品銷售減少。需求下滑也讓企業失去信心,最終經濟會進入萎縮階段,就業率因此減少,需求會再更加惡化。
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爲,若不確定性很快就消失,或在今年底前不見,投資可望在2026年迴歸。相反地,假設這些高額的關稅,最晚要等到2028年之前纔會下降,那麼會重創今年以後的經濟。例如,中美兩國的投資或許會大減約10%,歐元區下降6%,英國則減少4%到5%。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最糟糕的情況是貿易戰打到2029年,中國大陸的投資將大減20%,美國下滑14%,歐元區減少10%,英國也會減7%。所以,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愈少愈好,貨幣政策與財政可雙管齊下,或許可以暫時躲過被貿易戰的流彈給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