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白雲檢察助力食品藥品安全保“胃”戰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樑 見習記者 胡特旗 通訊員 何鳳

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檢察院認真落實最高檢關於“食藥安全益路行”工作部署,聚焦民生關切,通過公益訴訟履職,深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有力守護人民羣衆“舌尖上的安全”。2023年以來共辦理食品藥品領域案件30件,提出檢察建議10件。

深化協作配合,形成保護合力。深入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健康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行政機關進行走訪,介紹檢察機關開展“食藥安全益路行”公益訴訟監督活動工作重點和目標,針對行政機關執法困境、公益訴訟線索等進行交流,構築食品藥品安全全鏈條治理。2023年以來,聯合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走訪70餘人次,就食藥安全召開磋商會、聽證會8次。

開展專項監督,整治薄弱環節。聚焦食品加工小作坊,從源頭規範食品加工衛生安全,聚焦超市、大型農貿市場等場所預製菜安全,發揮法律監督和公益保護職能,助力行政機關依法履職,聚焦網絡新業態食品藥品安全,對入駐“美團”“餓了麼”部分商戶進行入店檢查,聯合行政機關對網絡餐飲網絡平臺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督促規範網絡規範運行。如,該院在食品安全專項監督中發現,轄區部分餐飲店未上傳食品經營許可證案,以點帶面督促行政機關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07家,督促經營者整改問題隱患53條,下線入網餐飲經營者1家,下達警告4份,切實消除網絡餐飲安全隱患。

注重深度融合,強化融合履職。合理前置民事公益訴訟程序,加強內部部門之間的協作,將食品藥品領域刑事案件由公益訴訟辦案團隊一體化辦案,同步公益訴訟監督,要求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在刑事案件辦理過程中,刑事檢察部門檢察官發現公益訴訟檢察線索,即時移送公益訴訟檢察部門。推動構建食品安全領域“刑事司法+公益訴訟+行政執法”聯動配合協作機制。如,該院辦理的陳某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在追究行爲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同步督促行爲人履行民事責任,積極通過勞務代償,要求陳某某製作食品安全宣傳資料,向其居住地食品經營者現身說法的方式履行民事責任。

注重數字賦能,實現精準辦案。聚焦月子中心、社區食堂等特定場所餐飲安全,推進新業態行業更加規範經營,充分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輔助司法辦案,依託大數據拓寬法律監督線索,以數字檢察驅動公益訴訟提質增效。應用數字檢察法律監督模型32個,成案15個。如,該院運用月子中心婦女權益保護公益訴訟監督模型發現線索後及時立案,督促行政機關開展專項檢查,發現食品安全問題11條,下達《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促使產後護理行業更加規範系統管理。

加強宣傳引導,講好檢察故事。充分利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宣傳週”等重要節點,通過“兩微一端”平臺及時發佈相關宣傳信息和身邊案例,檢察官進社區、集市普法宣傳等方式,實地走訪商超、養老機構、村鎮衛生室、大型農貿市場等場所,重點摸排生產環境是否衛生、有無過期、“三無”產品、證照是否齊全、虛假宣傳等。同時,向經營者宣傳檢察機關公益訴訟職能、食藥品安全領域典型案例及相關法律法規,引導經營者增強食藥品安全意識,切實保障羣衆的飲食用藥安全。如,該院在進村寨走訪羣衆時發現,轄區村鎮衛生室的貨架上陳列超過有效期的中藥顆粒和口罩,立即督促衛生室將過期藥品下架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