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創新話語體系 講好開學思政課

(原標題:【光明論壇】創新話語體系 講好開學思政課)

【光明論壇】

作者:馬龍 李虹(分別系華中科技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新學期以來,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課,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在南京江北新區,“開學思政第一課”之“追夢之旅”在南京江北圖書館開啓,這堂課通過妙趣橫生的視頻、新奇奧妙的科普,讓學生收穫別樣的體驗和思考;在紅軍長征出發90週年之際,《貴州教育大講堂》推出2024秋季開學第一課特別節目“長征精神之美”,“雲課堂”聯動三地,以“實景講述+史料呈現+雲端播放”的形式獲得廣大觀衆點贊,帶來了一堂生動又深刻的思政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思政課建設作爲教育事業的政治性、戰略性、基礎性建設,是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通過轉化話語表述方式,進一步深化對思政課如何講好道理、講好故事的認識,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有利於將思政課打造成學生願意聽、喜歡聽,進而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人生金課,努力培養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講好開學思政課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一方面,強化價值引領,以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爲核心,以透徹的學理分析迴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思想的魅力、真理的力量教育引導學生。另一方面,創新理論聯繫實際的話語體系,結合學生關心的熱點話題與重大問題,將深厚的理論轉化爲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話語表達。具體而言,以生動的敘事代替抽象的理論,講透黨的創新理論和輝煌成就,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認同感;以小切口、小題材揭示大主題,講透生活中的樸素真理,使思政課更有親和力、感染力。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爲思政課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創新思政課話語體系,更要講深講透講活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文化史、文明史,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價值追求、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從中華民族恢宏厚重、源遠流長的文明傳承中增強文化自信、民族認同。一方面,開學思政課要善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通過在思政課堂中的講授和研討,促進青年學子個人品德修養的提升。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大量引用古代經典名句,深入闡釋中國共產黨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也爲思政教育的案例篩選提供了捷徑,通過講明所引用典故文獻的深厚內涵、溯源發展,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體悟其時代價值,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激活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通過在敘事上採取跨越時空的宏觀視角,引導學生從歷史分析中洞察現實,認識到中華文明的燦爛悠久,培養學生的歷史主動精神,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史實資料融入思政教育、以輝煌歷史滋養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指出,“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因此,思政課教學要注重啓發性教育,打破傳統的“我說你聽”的教學模式,鼓勵多方發聲、共同參與,提升話語體系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爲思政課開展提供更多鮮活立體的視角。同時,善用“大思政課”,與現實緊密結合起來。立足學生成長規律和時代背景,對照新時代的歷史座標和育人要求,採用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話語體系,降低思政教育的說教感。天津外國語大學創新開展的“實驗室中的思政課”,通過將教學內容案例化、場景化,解決了以往思政課教學學生遊離性聽課、淺表性理解、參與性缺失等“痛點”,也讓思政教學更生動有效。此外,通過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相結合,讓學生走進社會、關注社會、瞭解社會,在實踐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最後,還可以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引入思政課堂,營造沉浸式、體驗式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深度學習,開創新時代思政教育的新局面,真正做到澆花澆根,育人育心。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25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