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何時再平衡?瑞銀證券分析師:實質性出清可能要到2026年至2027年

1月6日,瑞銀證券在上海舉行大中華區研討會。瑞銀證券電力及新能源分析師嚴亦舒就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相關做了主題分享。

嚴亦舒認爲,整個光伏產業鏈經過2019年大幅增長之後,2023年開始進入盈利能力非常差甚至全行業虧損的狀態,核心的原因還是供給過剩。其表示,整個行業經過五年、十年的技術擴散,行業技術門檻相對比較低。而光伏行業過去兩三年進行了大規模產能擴張。至2024年底,各個板塊(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超過1200GW(吉瓦),但全球的需求其實只有600GW左右。這是供給接近於需求兩倍的狀態。

供給側:政策+行業自律

目前,市場最關心的是光伏行業何時能實現再平衡,即何時能看到供給出清。嚴亦舒從供給側、需求側行業的政策風險等角度作出分享。

關於供給側,嚴亦舒認爲目前有多個利好消息,包括政府推動主導以及行業協會和企業主導的。

在政府推動主導方面,最重要的政策是能耗損耗標準。2024年11月20日,工信部發布新政策,提高了光伏新增產能的能耗標準。比如多晶硅環節,對已有的多晶硅產能,電耗能限制在60度/公斤以下,即超過60度/公斤的老舊產能不可以再生產。對於新增產能,門檻限制在53度/公斤。2023年,(多晶硅)行業平均能耗是57度/公斤。可以看出,有不少產能是高於上述門檻的。

因此,嚴亦舒表示,預計大概20%左右已有產能可能沒辦法開工,硅料(多晶硅)2025年產能增速可能是18%,另外幾個環節持平甚至下降。

政府推動主導的另一政策是降低光伏產業出口退稅。根據2024年11月15日相關文件,中國政府將光伏產業出口退稅率從13%降低到9%。降低出口退稅,一方面可以降低中國企業對於退稅補貼的依賴,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促進行業出清。因爲這對於小企業來說,相當於把利潤率降了4%,因此現金流、利潤水平都有更大的壓力,但對於龍頭企業,現金水平比較充沛,龍頭企業可能未來有更好的整合能力。

行業協會和企業層面的推進,也就是外界呼籲的配額以及自律減產。嚴亦舒稱,自律減產最終的細節還沒有出來,配額細節也還沒有出,但估計目標是把行業的開工率降到50%以下。但最終的細節以及過程可能還要再等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公告。

嚴亦舒總結稱,有政府、企業、協會相關措施去推動,整個行業應該會加速實現再平衡,所以估計最快在2025年二季度就會看到行業供需出現明顯的好轉。但實質性的出清或者再平衡可能要等到2026年到2027年。

需求側:電網消納能力受關注

關於需求側,嚴亦舒表示,可以看到現在國內及海外,包括歐洲、美國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風險。

國內需求方面,電網的消納能力有瓶頸。因爲風電、光伏本身是間歇性、不穩定的,造成電網不穩定,電網接納能力有限,電網改造也沒有這麼快。因此對於國內光伏裝機是比較大的考驗。

此外,其也指出,現在政府推動電力市場化,電價未來風險是比較大的,這可能也會影響到光伏裝機的IRR(內部收益率)水平。

在這些風險之下,很多投資人預計2025年光伏裝機可能下降。不過,嚴亦舒認爲,2025年(裝機)下降是不太可能的,(預計)可能做到10%左右的增速,即260GW到280GW的裝機水平。這個增長主要來自於地面電站,因爲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很多國央企的“十四五”指標其實還沒有完成,大部分國央企的完成率在60%到70%,2025年要完成剩下的30%到40%,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2025年估計在大基地項目這一塊會看到比較多的增量。

海外方面,嚴亦舒認爲,歐洲的情況不容樂觀,因爲歐洲總體庫存是非常高的,IEA之前的報告稱歐洲現在有40GW到100GW的庫存,取折中也有70GW,接近歐洲一年的裝機水平,所以2025年可能還是以消化庫存爲主。

相比之下,嚴亦舒稱,美國需求一直非常強,有着AI算力、數據中心的驅動,美國地面電站和分佈式都還是比較強的狀態,但美國因爲受到電網的併網和高壓變壓器等元器件短缺影響,所以實際裝機量相對來說也就是在15%到20%左右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