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政策須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爲目標

依據主計總處18日公佈的最新修正數字顯示,臺灣今年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年減3.31%,減幅比4月概估的-3.02%與5月初步統計的-2.87%都大,且連兩季衰退,陷入所謂「技術性衰退」陷阱。儘管第二季經濟表現已止跌反彈,該季GDP年成長率達1.36%,但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則下修至1.61%的近八年來最低。在國內、外經濟機構先後下修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的同時,其背後反映的其實是,經濟政策存在值得檢討改善之空間。

■GDP盲點多,無法反映分配不均現況

雖經濟成長始終是政府最關心的政策目標,但計算經濟成長的GDP盲點頗多;其中,民衆最爲質疑的莫過於其無法反映薪資成長及所得分配。亦即在成長掛帥的經濟政策目標下,產業產值、廠商營收、出口金額爲重要項目,不論是整體產業或個別廠商是否具有長期競爭力、潛力性,以對GDP的貢獻爲前提,這些從多年以來GDP分配中,薪資所得佔比持續降低,導致分配不均問題不斷惡化,或許可發現其端倪。

此外,加上疫情干擾、通膨威脅,在無形中更是讓薪資所得階層普遍有被剝奪的感覺。雖提供就業機會是產業的貢獻之一,但薪資支出卻又是達成產值營收目標的成本,在獲致盈餘達成股東要求下,自然造成所得階層薪資長期偏低原因。很顯然地,經濟成長果實無法普惠,是來自於結構性因素。在此之前,政府以紓困振興爲名義實施「還稅於民」,雖在政治上是最爲安全的作法,但此種短期紓困振興措施根本無法解決結構性因素。

回顧2016年5月政黨再度輪替,政府提出「創新、就業、分配」作爲經濟目標,如果迄今能順利完成這些目標,勢必讓民衆的實質有所感覺。雖近年實質薪資逐年提升,但成長速度卻又頗爲遲緩,一旦通膨發威,隨即反升爲降,導致薪資所得佔GDP比重持續降低。若以就業與分配的目標而言,經濟成長率並非是最好的經濟指標,更好的指標應是「實質薪資的成長率」或是「薪資所得在GDP佔比中的成長率」。

在學理上,經濟目標的設定可以引導經濟政策的選擇。雖然目前政府所採取的經濟政策或許可以促進經濟成長,但卻又抑制薪資的提升與分配的改善。以政府補貼企業基本工資的政策爲實例,調整基本工資本目的在於提高勞工薪資,若較高的勞工薪資是企業經營合理成本,則無法負擔較高薪資企業,必須謀求提高競爭條件,藉此獲致盈利,否則選擇退場。亦即政府以長期補貼無法提高薪資的企業,反而難以達到薪資提高成果。

■幸福感不足,人均GDP超韓也無用

其實,近年以來許多國際組織在觀察各國政府治理經營績效時,逐漸揚棄傳統以GDP作爲唯一指標的模式,嘗試調整以客觀的民衆「幸福感」進行比較,例如世界銀行以購買力平價指數爲指標,觀察各國人均GDP。嚴格來說,這種並非橫空出世「創新」,而是可以較貼近民衆的需求或期待。

儘管透過「幸福感」,以作爲建立政府政策是否符合民衆需求或期待的指標並非易事,然而無法否認的是,民主政治的本質是在於如何落實「民之所欲常在我心」。不過,其問題癥結在於,相對GDP具有較明確的數據作爲「量化」指標,至於幸福感則是屬於「質化」指標,在統計上難以精準呈現真實現象,使得各國政府仍然遵循以GDP作爲察治理經營績效良窳的指標。

在此同時,若政府對提高民衆幸福感的政策無所作爲,始終以冷冰的GDP數據,高調炫耀臺灣人均GDP跨越3萬美元門檻,或是大肆宣揚臺灣在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名列前茅,各項競爭力指標領先競爭對手南韓;相對刻意忽略民衆實質薪資所得呈現停滯,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甚至隨着2024年總統大選即將來臨,罔顧財政紀律、無視公平正義,假借民粹旨意盲目進行各種撒幣補貼,以達到持續執政之目的,則執政再度輪替將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