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籲請把振興券轉成慈善捐款

行政院向每位國人發放5千元的五倍振興券。圖/本報資料照片

爲了刺激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受挫的民間消費與經濟景氣,行政院已決定在10月間向每位國人發放5千元的五倍振興券。此方案在討論過程中,除了引發應以消費券或現金之方式發放之爭論外,有不少學者專家曾建議政府在發放對象上應該「排富」,意即將富人排除在外;又若能維持政府發放消費券之總預算金額不變,而將原欲發予富人的消費券轉發予窮人則更佳。

排富是良藥但難入口

此一排富之建議,的確是一個不錯的做法。它可將消費券發放予較有迫切需要的民衆,更有效提高社會中弱勢族羣的生活水準,且可收到改善所得分配不均之效果。此外,政府發放消費券,是對民間的移轉性支出。由於低所得者的邊際消費傾向(即所得增加一單位,所將引發的消費增加量,其數值一般小於1)比高所得者爲高,因此相同的政府移轉支出總金額(即消費券發放總金額)若多發予低所得者,其所能產生的民間消費增量將更高,刺激景氣的效果也就更強。然而,排富在執行層面,必然引發貧與富的界線應如何劃分,以及該由所得面或財富面來制定劃分標準等爭議,社會難有共識,致推動不易。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衝擊下,無數家庭與個人之收入銳減,其中尤以社經地位原就處於劣勢的弱勢族羣爲最,亟需外界的協助。

雪上加霜的是,弱勢族羣平日仰賴甚深,成爲主要奧援之一的社福機構與團體,亦因疫情所導致的企業贊助減少、小額捐款萎縮,以及募款成效受挫等,以致財源驟降。《遠見》雜誌在2020與2021年兩度進行的社福團體疫情影響大調查,即顯示多數社福團體所收到的捐款多有相當程度的下降。在收入減少,對社會各類弱勢族羣提供服務、支持與協助的能力隨而下降,而弱勢族羣對奧援之需求又大幅上升之情況下,社福團體面對的營運困境可以想見。

臺灣的捐款風氣似呈式微

臺灣是個充滿愛心的社會,具有高度慈悲心、樂善好施,經常捐款的個人與企業不計其數。常見國內或國外遭逢天災等重大變故時,國人的捐款即蜂涌而出。不過,根據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CAF)自2010年起所編制發表的歷年全球行善指數(World Giving Index),臺灣民衆的捐款風氣與世界排名自2015年以來似有式微的趨勢。

基金會委託蓋洛普公司,對各國被調查者詢其上個月有無進行慈善捐款。臺灣答有捐款者之比例於2014年達到最高的49%,2016年與2017年降爲35%與33%(2009至2018之平均爲38%),疫情爆發後的2020年則略回升至35%。在每年所調查爲數超過110個以上的國家中,臺灣的國際排名則由2014年的29名,降爲2016與2017的39名與47名(2009-2018平均爲32名),2020年回升爲第39名,都尚屬前或中段班。不過,若加計幫助陌生人以及志工服務兩個衡量指標,臺灣的行善指數總排名,則由2014年的35名,逐年降爲2016與2017的52與64名(2009-2018平均爲48名);2020年在114個國家中甚至跌到可能令國人難以置信、甚至感到汗顏的87名,已淪落至末段班中(此或許與國人嚴格遵守「與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之防疫規定,致使臺灣在上述兩項指標之表現大幅衰退有關)。

雖然CAF之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的疫情可能觸動了民衆的慈悲心,故各國(包括臺灣)捐款者之比例普遍提高,但臺灣每筆捐款之平均金額可能有所萎縮,以致臺灣社福團體的財務陷入困境。

可發起以現金捐贈振興券之運動

臺灣雖然受到新冠疫情之衝擊,但近幾年也受益於中國大陸投資環境惡化、美中貿易戰與疫情所導致的臺商迴流及轉單效應等因素,以致2020年的經濟成長表現近乎笑傲全球;預測2021年之成長率還可能接近6%,創近11年新高。因此,近兩年所得與消費能力並未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甚至還有成長的個人與家庭爲數當不在少數。5千元的振興券對這些個人及家庭而言,可說只是錦上添花,並無必要性;但對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弱勢族羣,則助益相當大。

在不同族羣於臺灣近幾年經濟發展之過程中,獲益呈現兩極化,以及弱勢族羣、社福機構與團體正嗷嗷待哺之情況下,現時社會或可發起一項「我OK,您多用」之捐款運動,鼓勵富有愛心的國人及家庭,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所收到,對自己並無迫切需要的振興券、消費券與紓困金等,全部以現金方式捐贈予社福機構與團體,進而濟助弱勢家庭與族羣。

此一捐款運動若能普遍獲得認同,並付諸實際行動,則政府的未能排富,反予無數民衆留下了發揮愛心、捐款行善的機會,同時也實際達成了等同於排富之效益,毋寧也是好事一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