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浩浩

悠悠江水,巍巍紅山,故事漫漫,思緒長長……

無論到何地,我都會驕傲地說,我是納西族人,我的故鄉就在當今的旅遊熱門地——雲南麗江。現如今,人們往往會去麗江古城享受那如絲綢般漫漫花香飄入鼻腔,行走於噴香噴香的特色小吃之中,體會那夜市霓虹燈通明而閃爍。但對於我來說,我對故鄉情感還是要從那石鼓渡口說起。

古渡浩浩,石鼓渡口是一個由細沙編織的細膩河岸,我的祖父曾用那勤勞能幹的雙手捧起沙土,用堅實的臂膀扛起樹木,在岸邊搭起一個遮風避雨的納西白房。而我也是在這裡誕生的。

小的時候,父親總是喜歡拉着我的小手到寬闊的江岸邊,堅實有力的大山映照在我小小的黑眼珠中,覆蓋大山的深沉紅土鐫刻在腦海中,那溼潤的南風輕輕地吹拂着我小小的臂膀 ,或許我的性格是那山腰上輕柔而大方的雲朵所教誨的。

記得有一次,父親把我抱到小小的漁船上面,用他的黝黑的臂膀蕩着槳,慢慢地用納西語介紹:“孩子,這就是當年紅軍渡金沙江時的石鼓渡口啊。”他的聲音簡短而低沉,可惜當時的我只顧着用我的小手比畫着江水,從岸這面比畫到岸那邊,試圖丈量那廣闊的江面,並沒有用心去掂量這句話背後的重量。

等到了上學的年紀,我在最喜歡的語文課上聽到了毛主席的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那一刻,我瞬間回憶起那雄壯而渾厚的江面,整個人彷彿置於廣闊的天地之間,處於激烈的炮火之中,而眼前漸漸地現出是那顆紅色的五角星……

其實,石鼓渡口在麗江市玉龍縣的西部,與九河、龍蟠、石頭、仁和、黎明、金莊鄉接壤,自古以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又因在金沙江轉彎處有一面漢白玉雕成的鼓狀石碑,所以才稱之石鼓渡口。而當年紅軍二、六軍團從貴州進入雲南,從這裡渡江。

想起了小的時候經常在繡花的阿奶們身旁玩耍,聽村裡的阿奶說,紅軍阿哥們在這裡渡了整整4天的江水,他們眼神堅定而明亮,紅星也在帽檐上閃耀。而阿奶也驕傲地拍了拍她佝僂的胸膛,笑着說,她也爲紅軍阿哥們貢獻了一艘漁船呢……

如今再次遠眺那江水,我慢慢理解父親的語言爲何那麼深沉,也逐漸知道碧藍天空下的寧靜生活從何而來。咯吱咯吱的縫紉機,古老的納西歌謠傳到雲霄,祖父的勞動的背影、阿奶的驕傲臉龐,父親的低沉聲音,還有那一雙雙堅毅的眼眸……我不曾忘記,我更不敢忘記,這是我的血脈,我的歸處。無論在何方,這浩浩江水是我的靈魂起點,亦是停泊的口岸。歸去歸去,古音蕩蕩;前行前行,江水悠悠。古渡浩浩,而那些堅毅的眼神,那些強壯的臂膀,如今,還都在吧?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