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振興三倍券」是政治行銷

工商社論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醞釀,行政院蘇貞昌在6月2日端出「振興三倍券」政策,面對新冠肺炎所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潮,政府已經祭出多種針對特定對象的紓困方案,試圖救急兼救窮,緩解企業倒閉勞工失業的危機;「振興三倍券」不是特定對象的紓困,而是普及全民的送錢,藉着振興券的發放,試圖刺激民間消費,減緩經濟衰退的殺傷力

「消費券」是政府面對重大經濟衰退事件時常用的老招,依據過往的經驗,消費券對於拉動經濟成長的貢獻,其實有限。臺灣上一次使用,是在金融海嘯後的2009年元月發放,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一家四口總共可領14,400元,在農曆年關之前發放,一個星期之內就有將近百分之一百的國民領到消費券。

不過,當年這個方案總共花掉中央政府856億元,財政部舉債支應,成本約佔當年GDP的0.6%,之後政府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調查消費券使用情況,估算實際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只有0.4%。行政院所屬的國發會也自行做了成效評估,結果也是對GDP的貢獻在0.28%至0.43%之間,遠低於政策施行前預估的0.64%。

臺灣經驗跟國外歷次使用消費券的經驗很像,人民拿到消費券,通常花用在日常生活既定的支出,並沒有創造新增的消費。對消費者來說,當年每人3,600元消費券的金額只是每月生活支出的零頭,對整體商家來說,總體800億元的消費券,相較於每季3千億元的綜合商品零售市場(大賣場便利店等的總和),或是2千億元左右的餐飲市場(以上均爲2019年經濟部發布之統計),就算每一張消費券都創造新增消費,也只增加了4%,遑論只用在既有的支出,不論從總體、或是個體層面來看,消費券對於經濟刺激的效用有限。

蘇貞昌院長這次親自站到第一線,而且敲鑼打鼓吸引人民注意,還選在解封前夕發佈的「振興三倍券」,用上買一送二的新技巧,喊出「好領、好用、好刺激」加上對低收入戶溫暖直送1千元的「三好一溫暖」,本質上還是傳統的消費券,就算瞬間發放給2,300萬人民,總計人民出200億元、政府出400億元、加總600億元的規模,遠低於11年前馬總統的消費券規模,實際經濟刺激的效應還是有限。

由此觀之,引用傳統經濟數據來討論「振興三倍券」,恐怕本身就是沒有效益的爭辯。我們認爲,不論是現在的蘇貞昌、當時的馬總統與行政院長劉兆玄、或是推出「全員紓困」,對每位國民發放10萬日圓日本安倍晉三首相、以及發給每人每月1,200美元、持續三個月、而且正要繼續加碼美國朝野兩黨政治領袖,大家打的算盤,都不是傳統的財政與經濟效益,而是政治行銷

中國歷史上每逢重大天災官府都會開倉放糧,實際能救的災民有限,卻傳達出官府悲天憫人、用盡全力拯救災民的訊息。到了今天還是如此,且中外政府皆然,美國、日本、臺灣、中國紛紛針對受到瘟疫傷害最大的交通旅遊部門,給予針對性補貼,進而擴大到增加失業補助金,但是這些都還不夠,最終還是需要「無差別」的全民補貼,用來傳達政府照顧到每一位國民的訊息,這個補貼金額不能大到造成國庫虧空,卻也不能小到人民無感,本質上是精密計算的政治行銷。

蘇貞昌的「振興三倍券」就是一次創新的政治行銷,原本百貨公司的週年慶玩的是「滿千送百」這種10%的折扣行銷,到了蘇貞昌手上,既然要花國庫的錢,而且又有馬英九3,600元的前例可循,索性變身成爲「買一送二」的超級禮券,而且行銷活動從6月2日啓動,有一個半月可以鼓動商家參與,加碼行銷,到7月中才正式發消費券,截止日到年底,話題熱度至少維持三至四個月。

消費券能夠拉動多少消費並不是重點,而是藉着消費券的政治行銷,能不能將勞工失業、經濟衰退的負面情緒,轉移成客廳餐桌會議室裡全民討論的樂觀話題。民進黨政府政治行銷的技巧完勝國民黨,這是近年國民黨節節敗退的原因之一,當國民黨的立委們還沉浸在11年前馬總統「直接發現金」的成功經驗,爭辯消費券到底創造多少GDP的時候,蘇貞昌已經藉着振興經濟的名義,啓動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行銷活動。還有,未來幾個月將會有超過1億張、面額200元或是500元的消費券在2千多萬國民手上流轉,每張都提醒人民「三倍」的政府優惠,這是政府照顧人民最佳的宣傳,一本萬利,效益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