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新政府需重視專利品質,以提升科技競爭力

圖/本報資料照片

據中央銀行統計,臺灣智財權使用支出的逆差在2011年達到最高峰爲49.5億美元,後來逐年下降到10餘億,不過在2022年又攀升到30億以上。2011年該逆差可能是臺灣智慧手機大量出口,臺廠必須支付給外商高額的4G專利權利金;而2022年逆差的攀升,「兇手」會是5G嗎?這雖有待驗證,但先看看以下華爲的故事。

華爲曾在2020年引用德國業者IPlytics的資料,宣稱該公司在5G專利申請及取得總數已超越三星,總數達3,147件;接着,雖然美國將華爲列爲貿易黑名單,但該禁令無法限制華爲透過智慧財產權,向使用華爲專利的業者收取權利金。在2021年,華爲開始積極與每一家實施5G標準必要專利(5G SEP)公司進行權利金談判,對象包括臺灣的電信商、終端廠商和設備廠商。此舉也顯示華爲深度經營專利佈局,累積了充足的底氣,可以向5G生態系的各業者收取權利金。

回頭來看臺灣,據政府部門的公開資料,臺灣自2016年開始在5G與歐盟合作,並持續以經費支持產研進行5G技術研發,包括小基站技術、核心網路,以及5G專網應用與系統等。另外,據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在2019年所發佈的「5G技術全景報告」所揭露,臺灣整體5G專利共40件、三星1,326件、華爲982件。當然,對於這些數字的解讀,必須注意到時間點,還有投入的研發經費與研發人力規模,以及歷來在無線通訊技術標準組織的參與經驗等,無法直接對比分析。

只是,到了2022年,臺灣業者與華爲在專利數量上的明顯實力差距,導致在與華爲的專利授權金談判上處於相當大的劣勢。

專利件數及佈局的品質,本來就是在科技及產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可惜的是臺灣大多的產、學、研組織將專利視爲迴應爭取政府研發經費後必須符合結案要求的KPI,而不是作爲爭取國際產學合作、進入國際市場及產業供應鏈的優勢來源。

在爭取國際產學合作與進入國際市場方面,從研發到智財佈局的基本功,都可能是實質合作伙伴在規劃洽談時所要檢視的重點。曾有新創業者在參與巴黎VivaTech後,獲得歐盟多家大型業者的青睞,因而有當地的加速器期待能輔導該新創進入歐盟。但該加速器仍按程序,對臺灣新創進行實地查覈而要求提出證據:明確列出所採用核心技術的專利組合,說明專利策略及專利使用自由度,並必須說明新創核心創業者參與開發該核心專利的證據。由於該新創在發展營運模式時,就非常重視研發到智財佈局的各項基本功(如對手專利佈局分析、研發紀錄等),後來也就順利爭取到藉道法國進入歐盟市場的機會。

在爭取國際產業供應鏈方面,優質的專利佈局,也可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一般爭取參與國際產業供應鏈,大多仰賴的是高效率及高品質的製造供應服務。不過,一旦生產技術已相當普及,市場上參與供應鏈競爭程度相當高,品牌業者的採購談判能力,將大力壓低製造供應業者的價格,讓臺廠很難從中獲利。然而,如果臺廠能在產品技術做完整的專利佈局,同時該專利佈局的嚴謹程度,甚至高過於品牌業者,那臺廠就有機會透過管道讓品牌業者知悉,讓品牌業者在訂單數量及價格上有所退讓。

從2023年起,國科會爲了下世代臺灣的發展,依科技白皮書,開始聚焦八大前瞻科研平臺,包括半導體與量子、人工智慧、資安、太空、防疫和高齡科技、淨零碳排、國防等領域,分別挹注產學研部門相當的資源。另外,經濟部也針對產業升級及前瞻技術開發,在半導體、電動車、電池及生醫領域分別補助研究機構及業者。這些研發資源的投入,當然都很重要。除將協助業者開發出新技術,整合成系統產品,協助臺灣業者進入國際市場外,更重要的是他們也都會有智慧財產產出。

當年5G相關研發計劃的投入,在2016~17年時頗具前瞻性,只是到2022~23年,當臺灣業者的5G產品開始進入國際市場時,卻面臨華爲高額權利金的劣勢;這樣的情境,如同是2011年4G的歷史重演。

爲避免歷史重演,現在政府先期整合資源,提前各項前瞻技術的開發時,恐怕不能再容許研發團隊僅提供符合KPI的專利成果而已,而是必須在科技計劃的管理上,設計出一套對專利佈局品質要求的管理流程,搭配臺灣的智財服務業的服務與參與,要求各項前瞻技術的開發成果,必須具有參與國際市場及進入國際供應鏈談判品質的專利佈局。當然,對佔臺灣產業相當高比重的傳統產業,如果能設計機制、誘因與投入資源,加強其專利佈局品質,也將會有機會協助其成功搶佔國際供應鏈的關鍵位置。